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050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包括:三维建模单元根据设计需求,使用CAD软件建立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所述三维建模单元采用爆炸的方式分解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与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各虚拟零部件;特征提取单元用于获取爆炸的方式分解的工装夹具的各虚拟零部件的参数化特征,构建包含第一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第一BOM表并暂存;实物匹配单元用于构建包含第二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实物的第二BOM表;装配验证单元依照第二BOM表装配并生成验证三维模型,检查所述装配验证单元构建的验证三维模型内是否干涉、尺寸或者间隙异常的现象;输出单元,输出符合要求的实物及验证三维模型。输出符合要求的实物及验证三维模型。输出符合要求的实物及验证三维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订单自我验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装夹具设计时,往往是借助三维CAD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形成工作夹具的三维模型后,再导出该工装夹具的平面图纸与原始的零部件清单,平面图纸用于指示该工装夹具的各零部件的具体细节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而原始的零部件清单,即BOM(Bill Of Material)。这些BOM既可以是手动输入的,也可以是三维CAD软件自动生成的,但是手动输入的BOM表工作量大,而且人工连续输入容易出错,采用三维CAD软件自动生成BOM虽然速度较快,但是仅包括零件号、零部件名称、材料和重量等信息,信息不够完整、不规范,往往还需要人工来完善补充相关规格型号内容。
[0003]另外,受限于零部件加工工艺、组装方法、形位公差等内容,BOM表仅反映了构成工作夹具的零部件的清单,客户在获取到BOM及其对应的零部件以后,因为零部件实物与三维CAD软件设计的零部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不能直观的获取零部件之间的先后装配次序与干涉验证过程,导致装配过程以及装配后得到的工装夹具的状态是不可预知的。如工装夹具装配后的偏差较大,则可能有导致批量加工不良的风险,尤其是在精细加工的光纤加工、手术器械方面,潜在危害更大。
[0004]综上所属,开发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能够为工装夹具的设计的三维模型生产BOM表,并根据BOM表获取对应的实物的型号及其特征,并核对实物的装配关系,验证三维模型对应的实物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对设计软件生成的工装夹具零部件进行匹配和验证功能的智能BOM管理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包括:
[0007]三维建模单元,根据设计需求,使用CAD软件建立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所述三维建模单元采用爆炸的方式分解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与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各虚拟零部件;
[0008]特征提取单元,用于获取爆炸的方式分解的工装夹具的各虚拟零部件的参数化特征,构建包含第一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第一BOM表并暂存;
[0009]实物匹配单元,用于从供应商处获取供货清单,从供货清单中提取与第一三维模型的形状特征和第一BOM表的特征字段和特征值匹配的实物,构建包含第二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实物的第二BOM表;
[0010]装配验证单元,依照第二BOM表的第二特征字段和第二特征值,装配并生成验证三维模型,检查所述装配验证单元构建的验证三维模型内是否干涉、尺寸或者间隙异常的现象;
[0011]输出单元,输出符合要求的实物及验证三维模型。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三维建模单元使用CAD软件建立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是按照世界坐标系内的放置方式,按照从下至顶、由外至内的方式,分别获取构成第一三维模型的各虚拟零部件的三维图,通过对各虚拟零部件的三维图进行装配构成完整的第一三维模型,记录并保存相邻的各虚拟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0013]优选的,所述特征提取单元构建包含第一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第一BOM表并暂存,是特征提取单元对获取的第一三维模型的各虚拟零部件,分别构建各虚拟零部件的虚拟物料编码;每个虚拟物料编码内包括若干顺次设置的第一特征字段,每个第一特征字段具有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将所有的虚拟零部件的对应的第一特征字段和第一特征值根据填充规则进行虚拟物料编码补完,形成完整的第一BOM表并暂存。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将所有的虚拟零部件的对应的第一特征字段和第一特征值根据填充规则进行虚拟物料编码补完,具体是令虚拟物料编码包括至少如下顺序设置的第一特征字段:第一三维模型包含的组合体的个数、虚拟零部件在所在的组合体内的安装顺序号、虚拟零部件的来源、虚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码、当前虚拟零部件与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的组装方式、当前虚拟零部件与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的组装公差、虚拟零部件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总数以及虚拟零部件的材质;相邻的第一特征字段之间用特殊符号进行分隔;各第一特征字段用字母或者数字表示相应的内容;对所有的虚拟零部件,从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一BOM表中提取第一特征字段和第一特征值的识别、填充。
[001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特征字段中的安装顺序号,是按照工装夹具的水平或者高度的延伸方向作为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的方向为第二预设方向,沿着第一预设方向进行虚拟零部件的顺次逐个编制顺序号,如第一预设方向的当前虚拟零部件在第二预设方向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相邻的虚拟零部件,则暂停对第一预设方向上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编制顺序号,待完成对当前虚拟零部件上所有相邻的第二预设方向的虚拟零部件编制顺序号以后,再返回第一预设方向上进行相邻的零部件的顺序号编制;第二预设方向上与当前第一预设方向的虚拟零部件距离越近的虚拟零部件的编制顺序号越小。
[0016]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虚拟零部件的来源,包括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所述虚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码,是对非标准件对应的虚拟零部件两端部分的截面形状及其中间过渡部分的描述,虚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码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结构为:结构特征码起始特殊字符+起始端的轮廓形状代码+起始端轮廓形状法线方向的尺寸+起始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代码+起始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所偏离的尺寸+终止端的轮廓形状代码+终止端轮廓形状法线方向的尺寸+终止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代码+终止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所偏离的尺寸+起始端与终止端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过渡段的形状及尺寸+起始端轮廓形状中心与终止端轮廓形状中心在第一预设方向或者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距离+虚拟零部件的理论质量+结构特征码结束特殊字符。
[0017]再进一步优选的,实物匹配单元所述从供货清单中提取与第一三维模型的形状特征和第一BOM表的特征字段和特征值匹配的实物,构建包含第二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实物的第二BOM表,是构建包含至少如下顺序设置的第二特征字段的实物物料编码的第二BOM表;第一三维模型包含的组合体的个数、实物在所在的组合体内的安装顺序号、实物的来源、实物的结构特征码、当前实物与相邻的实物的组装方式、当前实物与相邻的实
物的组装公差、实物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总数以及实物的材质;各第二特征字段具有相应的第二特征值;各第二特征字段的第二特征值的结构与第一特征值的结构对应相同;
[0018]建立各实物的第二三维模型,将第一三维模型的各虚拟零部件的面与各实物的第二三维模型进行一一对应映射,然后将第一BOM表中的第一三维模型包含的组合体的个数、虚拟零部件在所在的组合体内的安装顺序号、当前虚拟零部件与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的组装方式、当前虚拟零部件与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的组装公差和虚拟零部件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总数的第一特征字段,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复制到第二BOM表中,并作为第二BOM表中的第一三维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建模单元,根据设计需求,使用CAD软件建立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所述三维建模单元采用爆炸的方式分解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与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各虚拟零部件;特征提取单元,用于获取爆炸的方式分解的工装夹具的各虚拟零部件的参数化特征,构建包含第一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第一BOM表并暂存;实物匹配单元,用于从供应商处获取供货清单,从供货清单中提取与第一三维模型的形状特征和第一BOM表的特征字段和特征值匹配的实物,构建包含第二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实物的第二BOM表;装配验证单元,依照第二BOM表的第二特征字段和第二特征值,装配并生成验证三维模型,检查所述装配验证单元构建的验证三维模型内是否干涉、尺寸或者间隙异常的现象;输出单元,输出符合要求的实物及验证三维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建模单元使用CAD软件建立工装夹具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是按照世界坐标系内的放置方式,按照从下至顶、由外至内的方式,分别获取构成第一三维模型的各虚拟零部件的三维图,通过对各虚拟零部件的三维图进行装配构成完整的第一三维模型,记录并保存相邻的各虚拟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单元构建包含第一特征字段和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第一BOM表并暂存,是特征提取单元对获取的第一三维模型的各虚拟零部件,分别构建各虚拟零部件的虚拟物料编码;每个虚拟物料编码内包括若干顺次设置的第一特征字段,每个第一特征字段具有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将所有的虚拟零部件的对应的第一特征字段和第一特征值根据填充规则进行虚拟物料编码补完,形成完整的第一BOM表并暂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有的虚拟零部件的对应的第一特征字段和第一特征值根据填充规则进行虚拟物料编码补完,具体是令虚拟物料编码包括至少如下顺序设置的第一特征字段:第一三维模型包含的组合体的个数、虚拟零部件在所在的组合体内的安装顺序号、虚拟零部件的来源、虚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码、当前虚拟零部件与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的组装方式、当前虚拟零部件与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的组装公差、虚拟零部件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总数以及虚拟零部件的材质;相邻的第一特征字段之间用特殊符号进行分隔;各第一特征字段用字母或者数字表示相应的内容;对所有的虚拟零部件,从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一BOM表中提取第一特征字段和第一特征值的识别、填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字段中的安装顺序号,是按照工装夹具的水平或者高度的延伸方向作为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的方向为第二预设方向,沿着第一预设方向进行虚拟零部件的顺次逐个编制顺序号,如第一预设方向的当前虚拟零部件在第二预设方向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相邻的虚拟零部件,则暂停对第一预设方向上相邻的虚拟零部件编制顺序号,待完成对当前虚拟零部件上所有相邻的第二预设方向的虚拟零部件编制顺序号以后,再返回第一预设方向上进行相邻的零部件的顺序号编制;第二预设方向上与当前第一预设方向的虚拟零部件距离越近的
虚拟零部件的编制顺序号越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BOM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零部件的来源,包括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所述虚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码,是对非标准件对应的虚拟零部件两端部分的截面形状及其中间过渡部分的描述,虚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码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结构为:结构特征码起始特殊字符+起始端的轮廓形状代码+起始端轮廓形状法线方向的尺寸+起始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代码+起始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所偏离的尺寸+终止端的轮廓形状代码+终止端轮廓形状法线方向的尺寸+终止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代码+终止端轮廓的进一步变形或者延伸所偏离的尺寸+起始端与终止端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过渡段的形状及尺寸+起始端轮廓形状中心与终止端轮廓形状中心在第一预设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孙海静佘保江陈襄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诚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