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预防用淋巴瘘压迫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预防用淋巴瘘压迫器。
技术介绍
[0002]颈清扫术为头颈外科常用的术式,为颈部转移癌等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淋巴瘘为该术式较常见的并发症,淋巴瘘通常是指由于手术等情况导致淋巴管出现损伤,引起淋巴液从淋巴管中流出,淤积在皮下、体腔,或者是流出体外的情况,淋巴瘘在临床上属于淋巴系统常见的异常情况,也属于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淋巴瘘,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国内学者对于该类患者的处理具体方法有所不同,王弘士和殷之平通过模拟试验提倡强力负压吸引治疗该症,他们认为强力负压吸引不仅有利于引流,还有堵塞瘘口、促进胸导管及淋巴导管侧支循环等作用,目前,临床上较简单的压迫方案就是局部纱布或沙袋压迫,但是临床使用中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纱布和沙袋的压迫无法实现实时调节,由于颈部淋巴管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现有的固定方法采用尼龙粘扣带固定,尼龙粘扣带能够快速的完成粘接固定,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尼龙粘扣带容易发生滑移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预防用淋巴瘘压迫器,包括压迫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环(100)的内部设置有气囊(101),所述压迫环(100)的外表面开设有贯穿至其内部并延伸至所述气囊(101)表面的充气管(102),所述充气管(102)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阀(103),所述气囊(10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04),所述安装块(104)的中部开设有槽口A(105),所述槽口A(105)内部安装有弹簧A(106),所述压迫环(100)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07),所述安装块(104)设置在所述插槽(107内部,所述压迫环(100)的内部开设有按槽(108),所述按槽(108)的内部设置有拉杆(109),所述拉杆(109)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垫(110),所述拉杆(109)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B(111),所述弹簧B(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槽(108)的内壁和所述弹簧垫(110)的外表面抵接,所述安装块(10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按槽(108)内部且与所述拉杆(109)的一端抵接,所述拉杆(109)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压迫环(100)的外部;所述压迫环(10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带(200),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带(2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盒(300),所述固定盒(300)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301),所述放置槽(301)的内壁开设有固定槽(302),所述固定盒(300)的内部开设有槽口B(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东,张薇,刘冰,李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