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25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该装置通过前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和固定座等相结合,将患者前臂和上臂分别进行捆绑固定,并利用乳胶拉力绳进行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治疗肘关节僵硬时用牵引模式,调整好固定座、前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紧固板、绑带等,使肘关节处于当前最大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肘关节伸展活动度时,利用前臂侧拉力绳的牵引力使患者感到肘关节处于紧张状态或可耐受的疼痛。改善患者肘关节屈曲活动度时,利用上臂侧拉力绳的牵引力使患者感到肘关节处于紧张状态或可耐受的疼痛。均以前臂吊带托起固定座以减轻上臂负重。患者根据治疗要求调整牵引的强度和时间,可小剂量长时间的牵引也可大剂量短时间的牵引。大剂量短时间的牵引。大剂量短时间的牵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肘关节僵硬根据病因可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创伤性因素包括肘关节骨折、脱位等,可直接导致肘关节面破坏并引起肘关节的活动受限,若患者关节长期制动及不良愈合也可引起肘关节活动受限。一般认为,术后制动超过2周即可发生肘关节僵硬。非创伤性因素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滑膜炎、血友病、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0003]保守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石膏矫正、支具固定、康复锻炼等。现有治疗方式可促使肘关节不同程度的恢复活动范围,但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①
石膏固定治疗时间长,舒适度较差,且长时间固定会形成废用性肌萎缩。
[0005]ꢀ②
肘关节牵引装置只能短时间在医疗机构内使用,效果有限。
[0006]ꢀ③
支具治疗可通过牵拉改善活动度,但其造价较为昂贵,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且不能同时进行有效的主动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0008]包括固定座、上臂固定板和前臂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两侧设有调节按钮,在固定座两侧分别设有供调节按钮穿过的限位孔;伸缩板的末端通过固定件与上臂固定板的前端相连;在上臂固定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与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伸缩杆前端伸入前臂固定板内,前臂固定板前端横向设有把手,前臂固定板末端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等距离排列的限位孔,伸缩杆上设有调节按钮,该调节按钮可插入该限位孔内;
[0009]还包括紧固板,该紧固板为若干个,一个紧固板置于上臂处,其余紧固板分前后分别置于前臂处;
[0010]在固定座和紧固板的顶部分别固定锁绳装置,上臂侧拉力绳的一端通过安装在上臂的紧固板锁绳装置固定,另一端与靠近上臂的前臂紧固板锁绳装置固定;前臂侧拉力绳的一端通过固定座上的锁绳装置固定,另一端与远离上臂的另一前臂紧固板的锁绳装置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板和上臂固定板形状均为半弧形,紧固板和上臂固定板的左右两外侧均一体设有绑带穿孔,上臂绑带穿过绑带穿孔将一个紧固板、上臂固定板和患者上臂进行固定;前臂绑带穿过两紧固板的绑带穿孔并绕前臂固定板将患者前臂固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锁绳装置包括锁环和锁紧螺栓,锁环底部与固定座或者紧固板固
定连接,锁环中间为锁孔,锁紧螺栓纵向穿过锁环,且与锁环螺纹连接;拉力绳的一端穿过锁孔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
[0013]进一步地,调节按钮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贯穿在限位孔的侧部对伸缩板或者伸缩杆进行定位。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为若干个,左右两侧对称布置;调节按钮左右对称。
[0015]进一步地,所述拉力绳为高弹力乳胶拉力绳。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该装置通过前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和固定座等相结合,将患者前臂和上臂分别进行捆绑固定,并利用乳胶拉力绳进行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针对患者有两种治疗模式,牵引模式和训练模式。当治疗肘关节僵硬时用牵引模式,调整好固定座、前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紧固板、绑带等,使肘关节处于当前最大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肘关节伸展活动度时,利用前臂侧拉力绳的牵引力使患者感到肘关节处于紧张状态或可耐受的疼痛。改善患者肘关节屈曲活动度时,利用上臂侧拉力绳的牵引力使患者感到肘关节处于紧张状态或可耐受的疼痛。最后均以前臂吊带托起固定座以减轻上臂负重。患者可根据治疗要求调整牵引的强度和时间,可进行小剂量长时间的牵引也可进行大剂量短时间的牵引。
[0017]当治疗肘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时用训练模式,调整好固定座、前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紧固板、绑带等。当患者进行屈曲运动训练时,抵抗前臂拉力绳的作用力进行抗阻训练,当患者进行伸展运动训练时,抵抗上臂拉力绳的作用力进行抗阻训练。
[0018]结合以上两种治疗模式,牵引与训练相结合,可同时改善患者的肌肉与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僵硬的治愈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
[0021]图3为本技术仰视图;
[0022]图4为图1
‑‑
A部放大图;
[0023]图5为紧固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侧视图;
[0025]图7为图1安装拉力绳后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所示,1固定座,2伸缩板,3上臂固定板,4伸缩杆,5前臂固定板,6紧固板,6

1紧固板I,6

2紧固板II,6

3紧固板III,7限位孔,8调节按钮,9锁绳装置,10扶手,11绑带穿孔,12铰接轴,13固定螺栓,14锁紧螺栓,15锁环,16锁孔,17连接杆I,18连接杆II,19螺母,20前臂侧拉力绳,21上臂侧拉力绳。
实施方式
[0027]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1、上臂固定板3和前臂固定板5,固定座为框形,形状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内部中空,固定座的右侧设有伸缩板2,伸缩板的一端可伸缩的设置在固定座内,沿伸缩板伸缩方向,且在固定座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等距离排列的限位孔7,且两侧的限位孔两两相互对称。在伸缩板两
侧分别设有调节按钮8,调节按钮与限位孔相匹配。调节按钮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贯穿在限位孔的侧部对伸缩板进行定位,调节按钮插入限位孔时,伸缩板与固定座相对固定。
[0028]伸缩板的末端一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II18,上臂固定板的前端一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I17,连接杆I与连接杆II上分别对应设有螺栓孔,固定螺栓13穿过螺栓孔并使用匹配螺母19将连接杆I和连接杆II固定连接。
[0029]上臂固定板整体为半弧形,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凹槽处由伸缩杆4的一端插入,并通过铰接轴12将上臂固定板和伸缩杆转动连接。上臂固定板中间两外侧分别设有绑带穿孔11,该绑带穿孔共四个,左右两侧分别两两对称。
[0030]前臂固定板5整体为“凵”型,两侧分别内部中空,且端部开口,两个伸缩杆前端分别伸入前臂固定板5的开口处,两侧之间设有扶手10。沿前臂固定板长度方向,且在前臂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等距离排列的限位孔,两伸缩杆前端外侧分别设有调节按钮,调节按钮与限位孔相匹配。调节按钮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贯穿在限位孔的侧部对伸缩杆进行定位,调节按钮插入限位孔时,伸缩杆与前臂固定板相对固定。
[0031]还包括若干紧固板6,该紧固板为3个,分别为紧固板I6

1、紧固板II6

2和紧固板III6

3。紧固板I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上臂固定板和前臂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两侧设有调节按钮,在固定座两侧分别设有供调节按钮穿过的限位孔;伸缩板的末端通过固定件与上臂固定板的前端相连;在上臂固定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与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伸缩杆前端伸入前臂固定板内,前臂固定板前端横向设有把手,前臂固定板末端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等距离排列的限位孔,伸缩杆上设有调节按钮,该调节按钮可插入该限位孔内;还包括紧固板,该紧固板为若干个,一个紧固板置于上臂处,其余紧固板分前后分别置于前臂处;在固定座和紧固板的顶部分别固定锁绳装置,上臂侧拉力绳的一端通过安装在上臂的紧固板锁绳装置固定,另一端与靠近上臂的前臂紧固板锁绳装置固定;前臂侧拉力绳的一端通过固定座上的锁绳装置固定,另一端与远离上臂的另一前臂紧固板的锁绳装置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肘关节屈伸牵引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侯立波郑遵成阴涛葛宣宣李光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