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免排气、防护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04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免排气、防护输液器,特别适用于严峻环境下的输液需求,具有免排气缩短输液准备时间、预防空气栓塞出现排气不当导致输液管中存在空气的情况,同时连接安全型留置针,达到安全回收锐气预防针刺伤的目的,包括穿刺器(1)、墨菲式滴管(3)、输液器软管(11)及安全留置针(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1)与墨菲式滴管(3)之间的头段软管(12)上设置有排气孔(2),安全留置针(10)与墨菲式滴管(3)之间的输液器软管(11)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夹(6),在墨菲式滴管(3)上设置有可夹闭膜(4)。在墨菲式滴管(3)上设置有可夹闭膜(4)。在墨菲式滴管(3)上设置有可夹闭膜(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免排气、防护输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麻醉技术、气道表面麻醉技术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体式免排气、防护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有研究表明,受创所形成的创伤中,出血是伤员死亡的首要原因。医疗队在救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出血,开发快速输血、补液手段可能会提高出血伤员的生存率。输液装置不仅要满足院内救护常规治疗,还应满足院前急救和野战急救这类特殊环境下的救护。
[0003]现代战场,武器杀伤力大。容易造成伤员伤情复杂、种类繁多、病情危重;根据战创伤急救原则——MARCH,其中以大出血为战创伤死亡中稳居首位。失血性休克抢救的首要措施为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为伤员输注扩容液体,维持有效血容量,保证微循环的有效灌输。目前在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在野战救治机构中仍沿用普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不适用于紧急环境下,在静脉输液中提高时效性,缩短排液时间。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是为伤病员供给液体和药的途径:快速准确的为战场伤病员建立静脉通路,是缓解伤情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步骤。在严峻环境中,枪击、炮弹危险因素包围下、卫生救护人员心理压力大影响静脉输液排气出现气泡,将管道中的液体排除将会增加时间成本和伤员空气栓塞的风险。目前市场存在精密输液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可将进入下管道的空气自动过滤,防止进入人体产生不良危害,即使有空气过滤器的存在,产生的气泡存在于管道内,伤病员对输液器材认识不足,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0004]目前的静脉输液器临床应用中,还未开发出见即能免排气、便于伤病员转运的输液器同时又能有效的保护救护员,开发和改进此类输液器存在很大的必要性。
[0005]在现目前的输液器中结合输液反应、输液器的优缺点现目前多数推荐精密过滤输液器;但未出现预充式输液器。在临床中静脉输液为常规治疗手段,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住院患者多,医护床位比明显不足,为减轻临床压力,改进输液器为预充式、免排气迫在眉睫。静脉输液过程中转运患者,在医院外,特别在120出诊、地震、野战等特殊环境下,在转移正在输液的病人时,护士需要高举着输液瓶,利用重力的作用为患者输液,但院外往往道路崎岖,护士并不能保证墨菲氏管时时保持直立状态,空气栓子随时都有可能在墨菲式滴管倾倒时进入到患者体内,增加了院外救援的危险因素。在野战医疗队演练中发现,野战环境下伤病员急救就、下送、转运过程中,静脉输液受时间紧迫、路途颠簸、光线弱等的影响,输液质量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0006]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是为伤病员供给液体和药的途径:快速准确的为战场伤病员建立静脉通路,是缓解伤情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步骤。建立静脉通路的目的:(1)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0007]临床中静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
[0008]根据调查临床中使用输液器主要分为两大类;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普通输液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一种选用双层过滤介质结构的输液器,纳污能力强,过滤梢度高,微粒滤过率达9%,药物吸附率低,可有效的阻止微粒对人体的伤害,并减少药物制品对血管的刺激,提高所输液体的纯度,从而减少穿刺部位的疼痛、外渗、血管壁受刺激致血管痉挛,避免输液中断。精密过滤输液器与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的不同是过滤器的材料和工艺不同。前者采用核孔滤膜,后者为纤维素滤膜核孔滤膜较纤维素溥膜具有双层过滤介质结构、滤孔规则、均匀、过滤精度高(可过滤3umm的颗粒〕、不产生异物脱落、对药液吸附性小等优点。因此对微粒可有效过滤,减少局部刺激,防止局部疼痛和静脉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消除不良反应具有突出的功效。在现目前的输液器中结合输液反应、输液器的优缺点现目前多数推荐精密过滤输液器,但在临床中静脉输液为常规治疗手段,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住院患者多,医护床位比明显不足,为减轻临床压力,改进输液器为预充式、免排气迫在眉睫。
[0009]野战情况下静脉输液器使用现状:
[0010]我军现目前在野战情况下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一种新型可控性野战输液装置、利用弹簧弹性势能对软包装输液袋进行卡压式加压的装置,如赖茂生的专利(申请号200520200100)、林荣华的专利(申请号200620059179)、万荣的专利(专利号:2006200694210)。这些装置的输液速度仅依靠输液器的流速调节伐控制,无法准确控制输注速度。利用物理加压达到将药液压输注到人体,当弹簧弹性势能耗尽时输液就无法正常进行。在这些专利技术专利中并没有解决人工排气排液的问题;而且为保证安全转运,墨菲式滴管在转运中必须保持直立,避免出现气泡。静脉输液过程中转运患者,在医院外,特别在120出诊、地震、野战等特殊环境下,在转移正在输液的病人时,护士需要高举着输液瓶,利用重力的作用为患者输液,但院外往往道路崎岖,护士并不能保证墨菲式滴管时时保持直立状态,空气栓子随时都有可能在墨菲式滴管倾倒时进入到患者体内,增加了院外救援的危险因素。在野战医疗队演练中发现,野战环境下伤病员急救就、下送、转运过程中,静脉输液受时间紧迫、路途颠簸、光线弱等的影响,输液质量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0011]静脉输液中防职业暴露的发生:锐器伤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产生皮肤损伤及黏膜损伤的现象[6]。在职业暴露中,锐器伤属于常见的类型。研究表明锐器伤致血源性职业暴露类型中,输液器/注射器针头(50.00%)占比最高,显著高于刀割伤(14.29%)、缝合针(10.71%)、玻璃(10.71%)、剪刀(7.14%)和其他锐器伤(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有关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锐器受伤率高达90.3%,多种病原体可通过刺伤进行传播。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锐器伤原因及预防的进展研究中,表明物品设置不足产生锐器伤护理人员自身操作不当、锐器盒放置高度和锐器伤具有很大的相关性[1]。
[0012]静脉输液法常见并发症空气栓塞:静脉输液引起空气栓塞临床相对少见,但其具有极大严重性,当气体进入循环系统达到60~150mL时,足以在短时间内致患者死亡[4]。因此发生空气栓塞必须即刻停止输液,患者左侧卧、抬高足,以免肺动脉口阻塞。预防空气栓塞需加强输液管理监护,尤其是加压输液,避免空气输入;穿刺前严格按照要求排尽空气,检查针头与针管连接是否牢固[2]。静脉输液中所出现气泡情况也类似与静脉注射时,静脉输液排气时时患者静脉常会出现少量空气,可经其肺动脉至肺小动脉,于其肺毛细血管中
打散与吸收,一般而言,损害程度较轻。但若患者静脉输液排气不当产生气泡较多,空气进入次数频繁,静脉中聚集多个小气泡并形成大气泡,对患者动脉口有阻塞影响,一旦血液无法肺内循环,会致使患者出现空气栓塞问题,病死率较高。此外,若静脉输液过程中导致少量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均会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进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严重时可能有医患纠纷风险[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免排气、防护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墨菲式滴管(3)、输液器软管(11)及安全留置针(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1)与墨菲式滴管(3)之间的头段软管(12)上设置有排气孔(2),安全留置针(10)与墨菲式滴管(3)之间的输液器软管(11)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夹(6),在墨菲式滴管(3)上设置有可夹闭膜(4),在墨菲式滴管(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