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代娟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04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生儿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冲奶腔,所述瓶体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冲奶腔相连通,所述瓶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栓接有螺纹杆,所述冲奶腔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盘、螺纹杆、升降板和活动管的设置,能够根据医护人员每次的冲奶量,对奶瓶内部的容量进行调节,冲奶完成后将奶瓶内的多余空气排出,而且通过固定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安装筒和遮挡板的设置,能够对奶液的流出量进行控制,对新生儿进行保护,有效降低新生儿呛奶的可能,解决了目前新生儿在使用奶瓶喝奶时容易出现呛奶的问题。喝奶时容易出现呛奶的问题。喝奶时容易出现呛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生儿用具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呛奶是由于婴儿吃奶过程或吐奶后,奶汁误入气道所致。呛奶常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呛奶多于母乳喂养者。表现为喂养后婴儿出现频繁剧烈的刺激性咳嗽,随之吐出大量奶汁,严重呛奶时会将奶汁呛入气管,阻塞呼吸道,造成缺氧导致窒息,若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0003]目前在使用奶瓶对新生儿进行喂奶时,现有的奶瓶大多不具备防呛奶功能,新生儿在吃奶时,奶瓶内部的空气过多容易造成呛奶情况出现,或者奶液的流量过大,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呛奶的情况,无法在新生儿吃奶过程中对新生儿进行保护,降低呛奶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其能够根据医护人员每次的冲奶量,对奶瓶内部的容量进行调节,冲奶完成后将奶瓶内的多余空气排出,而且能够对奶液的流出量进行控制,对新生儿进行保护,有效降低新生儿呛奶的可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冲奶腔,所述瓶体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冲奶腔相连通,所述瓶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栓接有螺纹杆,所述冲奶腔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延伸至活动管的内部并与活动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管,且瓶体的顶部延伸至固定管的内部并与固定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管内壁的下方栓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固定管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安装筒,且安装筒的顶部设置有奶嘴本体,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遮挡板,且遮挡板与安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管两侧的下方均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遮挡板呈半圆形设置,且遮挡板的直径与固定板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分别设置在固定板顶部前方的两侧,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均匀分布在固定板顶部表面的后方。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嵌设有磁吸块,且遮挡板与磁吸块之间配合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表面粘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呈环形设置在升降板的表面,且密封条的材质为医用级硅橡胶。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内壁的上方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安装筒表面的下方固定有导
向环,且导向环位于导向槽的内部并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旋转盘、螺纹杆、升降板和活动管的设置,能够根据医护人员每次的冲奶量,对奶瓶内部的容量进行调节,冲奶完成后将奶瓶内的多余空气排出,而且通过固定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安装筒和遮挡板的设置,能够对奶液的流出量进行控制,对新生儿进行保护,有效降低新生儿呛奶的可能,解决了目前新生儿在使用奶瓶喝奶时容易出现呛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瓶体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管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管的剖面图。
[0017]图中:1、瓶体;2、冲奶腔;3、固定槽;4、旋转盘;5、螺纹杆;6、升降板;7、活动管;8、固定管;9、固定板;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安装筒;13、奶嘴本体;14、遮挡板;15、限位槽;16、限位块;17、密封条;18、导向槽;19、导向环;20、磁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1,瓶体1的顶部开设有冲奶腔2,瓶体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3,且固定槽3与冲奶腔2相连通,瓶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盘4,旋转盘4的顶部栓接有螺纹杆5,冲奶腔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6,且升降板6的底部固定有活动管7,活动管7延伸至固定槽3的内部并与固定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杆5的顶端延伸至活动管7的内部并与活动管7的内壁滑动连接,瓶体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管8,且瓶体1的顶部延伸至固定管8的内部并与固定管8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管8内壁的下方栓接有固定板9,且固定板9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固定管8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安装筒12,且安装筒12的顶部设置有奶嘴本体13,固定板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遮挡板14,且遮挡板14与安装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遮挡板14呈半圆形设置,且遮挡板14的直径与固定板9的直径相同,第一通孔10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分别设置在固定板9顶部前方的两侧,第二通孔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均匀分布在固定板9顶部表面的后方,遮挡板14在旋转至固定板9顶部的前侧或者后侧时,通过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的分布,以对奶液流出的量进行控制,本技术通过旋转盘4、螺纹杆5、升降板6和活动管7的设置,能够根据医护人员每次的冲奶量,对奶瓶内部的容量进行调节,冲奶完成后将奶瓶内的多余空气排出,而且通过固定板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安装筒12和遮挡板14的设置,能够对奶液的流出量进行控制,对新生儿进行保护,有效降低新生儿呛奶的可能,解决了目前新生儿在使用奶瓶喝奶时容易出现呛奶的问题。
[0020]固定槽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5,活动管7两侧的下方均栓接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槽15的内部并与限位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医护人员转动旋转盘4时,螺纹杆5转动,能够对活动管7进行限位,使活动管7在螺纹杆5旋转过程中能够在螺纹杆5的表面进行上下方向移动,以便对升降板6的所在位置进行调节。
[0021]固定板9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嵌设有磁吸块20,且遮挡板14与磁吸块20之间配合使用,当遮挡板14旋转至相应位置后,便能够对遮挡板14的位置进行简单固定,以便后续进行喂奶操作。
[0022]升降板6的表面粘接有密封条17,密封条17呈环形设置在升降板6的表面,且密封条17的材质为医用级硅橡胶,增加升降板6的密封效果,防止升降板6上升时奶液流至升降板6的下方。
[0023]固定管8内壁的上方开设有导向槽18,安装筒12表面的下方固定有导向环19,且导向环19位于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顶部开设有冲奶腔(2),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3),且固定槽(3)与冲奶腔(2)相连通,所述瓶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盘(4),所述旋转盘(4)的顶部栓接有螺纹杆(5),所述冲奶腔(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6),且升降板(6)的底部固定有活动管(7),所述活动管(7)延伸至固定槽(3)的内部并与固定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延伸至活动管(7)的内部并与活动管(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管(8),且瓶体(1)的顶部延伸至固定管(8)的内部并与固定管(8)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管(8)内壁的下方栓接有固定板(9),且固定板(9)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所述固定管(8)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安装筒(12),且安装筒(12)的顶部设置有奶嘴本体(13),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遮挡板(14),且遮挡板(14)与安装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代娟
申请(专利权)人:姚代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