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式民政多部门信息综合救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00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它主要由基层单位子系统、职能审批单位子系统和市领导子系统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民政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实现低保信息的录入、审核、资金发放、报表统计等传统民政基本功能,还能够实现与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共同记录社会救助业务,数据可以共享和集成,实现整个社会救助资源的综合管理,让民政各项业务可通过计算机化及网络化更有效快速地执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兼容性的技术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式民政多部门信 息综合救助平台。
技术介绍
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民政救助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总工会、残联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 会的其他各级部门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方面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 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 行使着国家管理的许多重要职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百姓 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自2004年10月全国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民政部和地方各级 民政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作步伐,积极推进中央和 地方低保信息系统项目立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民政部组织开发的城市低保信息系统软件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 区推广使用。上海、广东、山东、浙江、北京、辽宁等省市先后开发了地方低 保信息系统软件,有的地市也开发了各自的低保信息系统软件。各地低保信息 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逐步趋于成熟,实现了两个转变首先是由单一的低保信 息系统向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平台转变,实现了社会救助业务全方位、平台式的 信息化管理,适应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其次是由分散式的单机操 作向集中式的网络化管理转变,实现了审查、审批等业务流程的网上处理,大 大提高了效率,规范了操作,加强了监管。经过各级民政部门多年不懈的努力 探索和实践,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管 理人才,为低保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救助的信息化可谓是针对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政务问题的应用信息化。 虽然我国社会救助系统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多元性决定了救助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社会救助业务的信息化相对其他业务而言还属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意识比较强的部 分省市现在已经在单位内部使用一些部门级的软件进行管理,各省在近两年来 也陆续布置了一些信息统一管理的平台,但由于各单位的应用基础不同,这些 软件使用效果参差不齐,还没有形成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效果。然而,总体而言,目前的这些救助系统,只处理了一些民政相关的业务, 要实现多个部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区残联、卫生、供水、 计生、教育、文化、建设、房改办、广电、司法、妇联、团委、慈善)协同工 作,共同记录社会救助业务,数据可以共享和集成,实现整个社会救助资源的 综合管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实施上都有更大难度。总的来说,我国社会救助 的电子政务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主要是提供一般的信息简单的事务处理以及有 限的技术复杂程度的第一阶段和进一步发展协同工作,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 初步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的第二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络式民政多部门信息 综合救助平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它主要由基层单位子系统、职 能审批单位子系统和市领导子系统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基层单位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单元、信息采集单元、申 请提交单元、信息查询单元、业务査询单元、统计单元、个性化设置单元、曰 程安排单元、及时通讯单元和系统管理单元。进一步地,所述职能审批单位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单元、职能审批单元、 信息査询单元、业务查询单元、统计单元、个性化设置单元、日程安排单元、 及时通讯单元、角色管理单元、部门管理单元、人员管理单元、信息发放单元 和系统管理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市领导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单元、系统监管单元、査询 统计单元、分析统计单元、个性化设置单元、日程安排单元和系统管理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的网络式民政多部门信息综合救助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民政各个部门的 信息化,实现低保信息的录入、审核、资金发放、报表统计等传统民政基本功 能,还能够实现与多个部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区残联、卫生、供水、计生、教育、文化、建设、房改办、广电、司法、妇联、团委、慈 善)的协同工作,共同记录社会救助业务,数据可以共享和集成,实现整个社 会救助资源的综合管理,让民政各项业务可通过计算机化及网络化更有效快速 地执行2、本专利技术的网络式民政多部门信息综合救助平台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 性和兼容性的技术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总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功能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网络拓扑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子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 得更加明显。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 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该网络式民政多部门信息综合救助平台包括1、应用层,分为统一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其中统一平台包括统一用户管 理平台、统一认证平台和统一信息展示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按照具体的业务要 求分别设有综合救助平台、部门协同平台和办公自动化平台,每个子平台既专 注相应各自的请求又相互联系。统一用户管理平台管理着最完整的用户信息,它的数据来源是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因此信息更新及时、唯一;统一信息平台再把用户信息同步给其他应 用系统。统一认证平台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了统一的认证服务,这种认证服务体现 为以下两种方式a、 单点登录(SS0):用户访问统一信息平台后,可以直接访问其他应用 系统而不需要再次登录(即单点登录功能);b、 认证服务用户登录应用系统时,不在本地认证,而是将认证功能重定 向到统一信息平台,认证通过后返回确认信息。统一信息展示平台作为统一的信息展示平台,将多个系统中的关键信息展示在统一的界面上,提高办公效率;为此,统一信息平台提供了相应的接口方 式,如Web service接口方式、Portlet封装方式等。综合救助平台针对于民政内部多个部门的救助,设有低保救助模块、医疗 救助模块、五保(三无)救助模块、困难户救助模块、边缘户救助模块、临时 救助模块、定期救助模块、优抚救助模块和慈善救助模块等。部门协同平台包括外设多个部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区 残联、卫生、供水、计生、教育、文化、建设、房改办、广电、司法、妇联、 团委、慈善)的信息模块,从而与民政部门协同工作,共同记录社会救助业务, 数据可以共享和集成,实现整个社会救助资源的综合管理。办公自动化平台为用户提供文电管理、日程管理、会议管理、项目管理、 公告管理、知识中心、通讯录、行政事务等八大功能2、 中间层,是基于中间件技术专门为本系统建立的一套完备的应用中间层, 包括通用组件、中间件平台和应用服务器。其中通用组件由目录同步组件、消 息通知组件、集中授权组件和集中监控组件构成。应用服务平台为上层的应用 提供良好的中间层管理工具,同时对上层的各种应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提供用户权限管理、安全管理和网络与系统管理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在有效的 管理和监控之下平稳运行。包括WEB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系统、LDAP服务、 安全认证服务等。目录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基层单位子系统、职能审批单位子系统和市领导子系统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基层单位子系统、职能审批单位子系统和市领导子系统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基层单位子系统包括1) 用户登录单元,用于基层单位用户登录身份验证。2)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救助家庭和人员的基础信息的采集与录入。3) 申请提交单元,用于救助家庭和人员的基础信息的申请上报。4) 信息查询单元,用于随时了解本街道(镇)的所有救助信息,还可随时 査阅本街道(镇)各年度、季度、月度报表。5) 业务査询单元,用于对待处理业务、已办待审业务和已办结业务进行査 询。6) 统计单元,用于对本街道(镇)各种救助类型进行分类统计;还可对本 街道(镇)年度、季度、月度报表进行统计。7) 个性化设置单元,用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界面风格进行设置。8) 日程安排单元,用于用户对自己日程进行设置,并具有到期提醒功能。9) 及时通讯单元,用于向上一级职能单位和同级单位进行咨询、对话;和10) 系统管理单元,用于基层单位用户登录密码。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网络式民政多部门综合救助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职能审批单位子系统包括1) 用户登录单元,用于职能审批单位用户登录身份验证。2) 职能审批单元,用于对基层单位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批。3) 信息査询单元,用于在审核过程中査询、审核相关的家庭信息、人员信 息、救助信息及历史救助记录;查阅各年度、季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奉秋林欧阳华李海陆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思锐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