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82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包括收集舱、动力推进机构、腔室一、腔室二、腔室三、腔室四、垃圾收集机构、滤水机构、软质垃圾处理机构、硬质垃圾处理机构、连接板、控制处理器和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半圆形的隔离板,且在隔离板设置过滤部,在收集海面各种垃圾的同时还可以对海面油污进行吸附;通过设置滤水机构、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和硬质垃圾处理机构,可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软质塑料垃圾中的水分排尽后收集,减小负重,节约能源;对硬质塑料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减小硬质垃圾的空间占用率,提高收集效率。集效率。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海洋生物保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生活面积的不断扩张以及原油开采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对海洋造成了各式各样的污染,其中包括石油污染和海面垃圾的泛滥。
[0003]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海洋。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迁移、转化。油类可沾附在鱼鳃上,使鱼窒息,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破坏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产品质量。油膜形成可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0004]人类向海洋丢弃了很多塑料袋和其他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不但破坏海洋环境,而且经常会被海洋生物吞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命,每年海洋生物因人类向大海中排放的废物污染海面环境而致死或伤亡的个体数以亿计,这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需要及时收集清理。
[0005]公开号为CN114633846B的一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面垃圾清理无人船,涉及无人船领域,包括船体与推进桨,所述船体的两侧通过安装架连接有浮板,所述船体的上方设置有贯穿至船体下方的进料仓,所述推进桨的内部设置有与船体相连的动力机构,所述进料仓的内壁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方设置有与动力机构相连的刮板机构,所述船体的顶端安装有贯穿至进料仓内部的水力机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并配合刮板机构,可对附着在导向板上的垃圾进行有效清理,防止垃圾无法有效进入收集仓内部;通过设置水利机构与调节机构,对排出的海水动力进行利用,即可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初步破碎,还可以在需要时调节船体的方向与速度。
[0006]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下述问题:无法清理海面油污,且收集过程中由于海面垃圾存在多种多样,该装置在收集垃圾时无法根据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置半圆形的隔离板,且在隔离板设置过滤部,在收集海面各种垃圾的同时还可以对海面油污进行吸附;通过设置滤水机构、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和硬质垃圾处理机构,可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软质塑料垃圾中的水分排尽后收集,减小负重,节约能源;对硬质塑料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减小硬质垃圾的空间占用率,提高收集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收集舱,收集舱的轮廓呈流线型,收集舱的底部设有动力推进机构;收集舱内设有腔室一、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收集舱的顶部设有垃圾收集机构,收集舱内设有滤水机构、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和硬质垃圾处理机构;
动力推进机构包括推进电机和与推进电机的转轴相连的螺旋桨;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半圆形的隔离板,隔离板水平放置,隔离板的凹面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竖直设置,连接管与收集舱的内部相连通;隔离板设有浮条,浮条设于隔离板的凸面;滤水机构包括履带和多个设于履带内的转杆,多个转杆均匀等距设置,转杆的外壁套设有套筒,套筒与转杆之间设有限位卡;套筒的外壁均匀设有多个扇叶;套筒的一端设有齿轮,齿轮的直径大于扇叶的长度;履带的内壁设有齿条,齿条和齿轮相啮合,履带设有多个穿过履带的厚度方向的滤水孔;滤水机构设于腔室一的上方,腔室一的底壁设有电控阀一;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转动辊,两个转动辊相向转动,两个转动辊均位于腔室二的上方,腔室二的两侧壁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收集桶;硬质垃圾处理机构包括通道,通道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有多个搅碎叶;硬质垃圾处理机构设于腔室三内;腔室二的侧壁的顶部与通道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倾斜设置;腔室四内设有控制处理器和蓄电池,推进电机、电控阀一和旋转电机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推进电机、电控阀一和旋转电机均与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0009]进一步,隔离板设有过滤部,过滤部位于浮条的底部,过滤部包括过滤层和油污吸附层。
[0010]进一步,连接管背离隔离板的一端设有缺口。
[0011]进一步,连接管内设有移动管,移动管的外径和连接管的内径相适配,移动管的底端的侧面开口,移动管的底部连接有伸缩电机。
[0012]进一步,限位卡包括限位块,转杆的外壁设有供限位块放置的凹槽,限位块为弧形,限位块与铰接于凹槽的槽壁,限位块与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套筒的外壁设有可挡住限位块的挡板。
[0013]进一步,收集桶的底部镂空设置。
[0014]进一步的,腔室一内的底端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电连接,腔室一和腔室二之间设有电控阀二,电控阀二与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腔室一的顶壁开口,腔室一的顶壁设有可覆盖开口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把手。
[0016]进一步的,扇叶的横截面为弧形。
[0017]进一步的,两个转动辊的外壁均设有防滑垫。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装置置于海水中时,在浮条的浮力作用下,隔离板中的过滤部正好位于海面,隔离板设置为弧形,一是增大垃圾的收集范围,二是提高装置稳定性,使装置在停止前进时不会歪斜;过滤部包括过滤层和油污吸附层,使本装置可以在前进过程中对海面漂浮的油污进行吸附处理;收集舱位于海水中,收集舱设置成流线型,可以减小海水阻力,节约能源;滤水机构在滤除水的过程中以滤除的水为动力撞击扇叶使套筒转动,套筒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履带移动,从而带动履带上的垃圾移动至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套筒的转动
方向通过限位卡限定,使履带仅能朝向软质垃圾处理机构的方向移动。
[0019]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在收集处理软质塑料的同时还可对垃圾进行分类,软质垃圾经两收集辊落入腔室二中,硬质塑料继续移动经连接板落入通道内进行搅碎处理,其中,收集辊的外壁设有防滑层,该防滑层的设置可以避免因不断打滑导致部分软质塑料垃圾始终停留在两转动辊的上方;搅拌叶设置为风扇扇叶的形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风力,负压带动剩余的硬质塑料垃圾经连接板进入通道搅碎处理。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个可同时对油污和海面垃圾进行收集处理的海面清理装置,且清理效率高,垃圾处理过程中利用滤除的水作为动力带动垃圾移动至下一环节,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的主视图的结构图;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履带的俯视图的部分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齿轮处的结构图;图7是图6中B处的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转动辊的结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收集桶的结构图。
[0022]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1、收集舱;2、腔室一;3、腔室二;4、腔室三;5、腔室四;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舱(1),所述收集舱(1)的轮廓呈流线型,所述收集舱(1)的底部设有动力推进机构;所述收集舱(1)内设有腔室一(2)、腔室二(3)、腔室三(4)和腔室四(5),所述收集舱(1)的顶部设有垃圾收集机构,所述收集舱(1)内设有滤水机构、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和硬质垃圾处理机构;所述动力推进机构包括推进电机(6)和与推进电机(6)的转轴相连的螺旋桨(7);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半圆形的隔离板(8),所述隔离板(8)水平放置,所述隔离板(8)的凹面设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管(9)与收集舱(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隔离板(8)设有浮条(10),所述浮条(10)设于隔离板(8)的凸面;所述滤水机构包括履带(11)和多个设于履带(11)内的转杆(12),多个所述转杆(12)均匀等距设置,所述转杆(12)的外壁套设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与转杆(12)之间设有限位卡;所述套筒(13)的外壁均匀设有多个扇叶(14);所述套筒(13)的一端设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的直径大于扇叶(14)的长度;所述履带(11)的内壁设有齿条(16),所述齿条(16)和齿轮(15)相啮合,所述履带(11)设有多个穿过履带(11)的厚度方向的滤水孔(17);所述滤水机构设于腔室一(2)的上方,所述腔室一(2)的底壁设有电控阀一(18);所述软质垃圾处理机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转动辊(19),两个转动辊(19)相向转动,两个所述转动辊(19)均位于腔室二(3)的上方,所述腔室二(3)的两侧壁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0),两个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设有收集桶(21);所述硬质垃圾处理机构包括通道(22),所述通道(22)设有旋转电机(23),所述旋转电机(23)的转轴连接有多个搅碎叶(24);所述硬质垃圾处理机构设于腔室三(4)内;所述腔室二(3)的侧壁的顶部与通道(22)之间设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倾斜设置;所述腔室四(5)内设有控制处理器(26)和蓄电池(27),所述推进电机(6)、电控阀一(18)和旋转电机(23)均与蓄电池(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艳李凡陈玮徐炳庆苏博王秀霞张孝民李少文孙春晓苏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