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71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包括路基坡道,所述路基坡道上贯穿式铺设有一个排水套管,且所述路基坡道上浇筑有一个供所述排水套管一端穿进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顶部安装有一个锌铁盖板,所述锌铁盖板上均匀布置有漏水孔,所述集水井内部设有滤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路面积水引排采用路基“跟管成孔”排水法,作业次数由原来每月一次变为发现堵塞时清理或定期清理,并且定期清理可结合其他超车道作业同时进行,实现减少封道清理次数及人力物力的输出,作业时间由原来清理时间也大大降低,大大减少了人员安全隐患,保证了高速公路的畅通,集水井内部设有滤杂组件便于阻拦树叶等杂物。件便于阻拦树叶等杂物。件便于阻拦树叶等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属于路面积水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部分高速路段处于超高路段,路面横坡较缓,暴雨天气时排水缓慢,造成路面积水现象,路面积水对行车带来的安全影响,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加事故发生,广大司乘人员的安全风险系数大大降低。
[0003]传统的路面积水引排难点在于将路面开槽把水引排至中分带排水沟处,而路面开槽处置方法槽沟及中分带排水沟会经常堵塞,导致排水功能失效,至少需要每月进行清理水沟一次方可保证排水畅通,每次清理需业需要进行二类封道,作业时间较长、人力资源相应消耗大,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包括路基坡道,所述路基坡道上贯穿式铺设有一个排水套管,且所述路基坡道上浇筑有一个供所述排水套管一端穿进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顶部安装有一个锌铁盖板,所述锌铁盖板上均匀布置有漏水孔,所述集水井内部设有滤杂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滤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框架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安装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内部布置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安装框架内部布置有第二过滤网。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组副过滤组件,所述副过滤组件均包括呈交叉状的第三安装框架,交叉状的所述第三安装框架上均有四个布置槽,每个所述布置槽内均设有第三过滤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外侧顶部上固定设有一圈的密封气囊,且所述密封气囊上具有充气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外侧壁上均固定设有一个插入长杆,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入长杆相匹配的插入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内壁两侧均水平嵌入有支撑所述固定板的一排支撑条,所述集水井内壁另外两侧均水平嵌入有支撑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一排副支撑条,所述集水井内壁嵌入式固定设有与所述密封气囊相匹配的密封钢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高速公路超车道积水路段路基“跟管成孔”排水法的工艺流程,施工前准备工作,工人根据现场情况对坡面进行清表,清表后平台搭设及定位放样,在路基外侧通过钻孔设备对坡面钻孔,拔出钻孔钻头后将排水套管预留在路基段,校验钻孔位置,路缘带纵向切泄水槽并进行光面,然后在泄水槽内浇筑集水井,并做好防渗处理,通过排水套管将集水井积
水引流排到路基外侧。
[0013]钻孔完成后退出钻头,将排水套管预留在路基中,防止塌孔,并将排水套管作为集水井向路基外侧排水的排水管。
[0014]路面积水引排采用路基“跟管成孔”排水法,作业次数由原来每月一次变为发现堵塞时清理或定期清理,并且定期清理可结合其他超车道作业同时进行,实现减少封道清理次数及人力物力的输出,作业时间由原来清理时间也大大降低,大大减少了人员安全隐患,保证了高速公路的畅通,集水井内部设有滤杂组件便于阻拦树叶等杂物。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的集水井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的滤杂组件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的密封气囊示意图。
[0020]图中:1、路基坡道;2、排水套管;3、集水井;4、锌铁盖板;5、漏水孔;6、固定板;7、第一安装框架;8、第二安装框架;9、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11、第三安装框架;12、第三过滤网;13、第一盖板;14、第二盖板;15、密封气囊;16、插入长杆;17、插入槽;18、支撑条;19、副支撑条;20、密封钢槽;21、充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包括路基坡道1,所述路基坡道1上贯穿式铺设有一个排水套管2,且所述路基坡道1上浇筑有一个供所述排水套管2一端穿进的集水井3,所述集水井3顶部安装有一个锌铁盖板4,所述锌铁盖板4上均匀布置有漏水孔5,所述集水井3内部设有滤杂组件。
[0023]参阅图3

4,所述滤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框架7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安装框架8,所述第一安装框架7内部布置第一过滤网9,所述第二安装框架8内部布置有第二过滤网10,所述第一安装框架7和所述第二安装框架8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组副过滤组件,所述副过滤组件均包括呈交叉状的第三安装框架11,交叉状的所述第三安装框架11上均有四个布置槽,每个所述布置槽内均设有第三过滤网12,排的水进入集水井3内,然后通过第一过滤网9、第二过滤网10、第三过滤网12进行层层的过滤,对树叶等杂物进行精细的过滤。
[0024]参阅图4,所述固定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盖板13和第二盖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6外侧顶部上固定设有一圈的密封气囊15,且所述密封气囊15上具有充气头21,所述第一盖板13和所述第二盖板14外侧壁上均固定设有一个插入长杆16,所述固定板6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入长杆16相匹配的插入槽17,插入长杆16插入插入槽17内,因此第一盖板13和第二盖板14布置在固定板6之间,然后通过螺杆从固定板6侧面插入并且相抵插入长杆16,因
此固定第一盖板13和所述第二盖板14,固定板6和第一盖板13、第二盖板14内部组成一个空间,便于对第一安装框架7、第二安装框架8包裹安装,便于滤水。
[0025]参阅图1,所述集水井3内壁两侧均水平嵌入有支撑所述固定板6的一排支撑条18,所述集水井3内壁另外两侧均水平嵌入有支撑所述第一盖板13和所述第二盖板14的一排副支撑条19,所述集水井3内壁嵌入式固定设有与所述密封气囊15相匹配的密封钢槽20,在浇筑集水井3过程中将支撑条18和副支撑条19进行插入,集水井3固化后支撑条18和副支撑条19也就跟着固定,两侧的每排支撑条18支撑固定板6,两侧的每排副支撑条19分支撑第一盖板13和第二盖板14,滤杂组件整体重量稳定支撑在支撑条和副支撑条19上,然后利用充气筒对准充气头21,对密封气囊15内部充气,密封气囊15涨大可伸入密封钢槽20内,并且密封气囊15涨大同时,密封气囊15的部分内侧可很好的紧密的贴合盖板顶部,密封气囊15对固定板6和盖板顶部进行密封包裹,保证流水很好的导入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坡道(1),所述路基坡道(1)上贯穿式铺设有一个排水套管(2),且所述路基坡道(1)上浇筑有一个供所述排水套管(2)一端穿进的集水井(3),所述集水井(3)顶部安装有一个锌铁盖板(4),所述锌铁盖板(4)上均匀布置有漏水孔(5),所述集水井(3)内部设有滤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框架(7)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安装框架(8),所述第一安装框架(7)内部布置第一过滤网(9),所述第二安装框架(8)内部布置有第二过滤网(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积水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7)和所述第二安装框架(8)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组副过滤组件,所述副过滤组件均包括呈交叉状的第三安装框架(11),交叉状的所述第三安装框架(11)上均有四个布置槽,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钦刘伟水小平罗梦鑫纪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