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67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包括锁体,锁体上设置有静脉识别器、电路板和锁舌,锁舌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丝杆和传动件,锁舌通过驱动装置在锁体上伸缩,静脉识别器和驱动装置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静脉识别器转动嵌设在锁体上,且一端也连接有传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静脉识别器转动嵌设在锁体上,并连接有传动件,这样使得准备开启此锁具前,传动件带动静脉识别器上的镜头漏出在锁体上,由静脉识别器接收手部的静脉信号,再由电路板确认身份后,这时传动件再次带动静脉识别器,让静脉识别器的背面漏出在锁体上,即可防止受到灰尘沾附以及轻微的恶意损坏。及轻微的恶意损坏。及轻微的恶意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


[0001]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为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红外生物识别技术,它是根据静脉血液中脱氧血色素吸收近红外线或人体辐射远红外线的特性,用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相机摄取手部的静脉分布图,通过归一化、去噪等预处理后进行滤波增强与静脉纹路分割、细化修复,然后提取其特征,再与预先注册到数据库或储存在IC卡上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0003]目前通过将静脉识别技术融合在电子锁具上,即通过静脉识别技术确定开启人的身份并启动锁舌伸缩来实现锁止效果。而现有静脉识别锁具与指纹锁具一样均是接收端暴露在外,这样使得极其受到环境中灰尘的沾附,导致开启时识别效果差,需在手动清洁接收端,且长时间的暴露容易让接收端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以解决现有静脉识别安全锁具缺少隐藏接收端结构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静脉识别器、电路板和锁舌,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和传动件,所述锁舌通过驱动装置在锁体上伸缩,所述静脉识别器和驱动装置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接收判断静脉信息来控制驱动装置工作,所述静脉识别器转动嵌设在锁体上,且一端也连接有传动件,所述静脉识别器通过传动件可转动将其背面漏出在锁体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正面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尺寸大于静脉识别器的尺寸,且能够承载静脉识别器在其内部竖向转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清洁条。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脉识别器两侧中部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均贯穿容纳槽分别与锁体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静脉识别器上的传动件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轴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正面安装嵌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的一侧与锁体一体连接有拉手,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背面边缘外延有安装边,其中部嵌设有电池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槽用于置放锂电池,并与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所述安装边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外套设有导向槽,所述锁舌定向置于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开口漏出锁体;所述丝杆一端与锁舌传动连接;
[0011]所述传动件包括大齿轮、小齿轮和马达,所述大齿轮套设在丝杆的另一端上,且与
小齿轮啮合,所述马达安装在小齿轮上;
[0012]所述静脉识别器上的传动件与驱动装置上的传动件结构一致。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通过将静脉识别器转动嵌设在锁体上,并连接有传动件,这样使得准备开启此锁具前,传动件带动静脉识别器上的镜头漏出在锁体上,由静脉识别器接收手部的静脉信号,再由电路板确认身份后,这时传动件再次带动静脉识别器,让静脉识别器的背面漏出在锁体上,即可防止受到灰尘沾附以及轻微的恶意损坏。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的静脉识别置于容纳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的内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的锁舌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锁体;2、静脉识别器;3、电路板;4、锁舌;5、丝杆;6、容纳槽;7、弹性清洁条;8、转轴;9、安装边;10、电池安装槽;11、触控屏;12、拉手;13、大齿轮;14、小齿轮;15、马达;16、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包括锁体1,锁体1上设置有静脉识别器2、电路板3和锁舌4,锁舌4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丝杆5和传动件,锁舌4通过驱动装置在锁体1上伸缩,静脉识别器2和驱动装置均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电路板3通过接收判断静脉信息来控制驱动装置工作,静脉识别器2转动嵌设在锁体1上,且一端也连接有传动件,静脉识别器2通过传动件可转动将其背面漏出在锁体1上。
[0022]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对红外光的吸收,并根据红外光的强度显示手指的静脉信息。因此,为了识别身份,手指必须是活体,这使得手指静脉难以伪造。
[0023]再与预先注册到数据库或储存在IC卡上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0024]而本案中静脉识别器2即为静脉成像的静脉信息录取端,具体的是一种成像设备感光传感器,为CMOS传感类型,因CMOS集成度较高,功耗也低,虽然在成像的质量上没有CCD优秀,但是CMOS的光谱敏感范围在近红外线段中比可见光的高出5到6倍,更加适合在红外光线下采集图像,所以总体来说COMS更为合适。
[0025]接收静脉信息后则由电路板3去噪处理、图像区域裁剪、尺寸或灰度归一化、图像增强、滤波处理、图像分割、位置校准、细化,因此电路板3具有图像处理功能,同时还具备数
据储存功能,具体由集成IC卡来实现,通过事先将开启人的静脉信息导入即可。
[0026]这样由静脉识别器2录取的静脉信息与电路板3上IC卡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0027]锁体1的正面安装嵌设有触控屏11,触控屏11的一侧与锁体一体连接有拉手12,且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
[0028]通过触控触控屏11来通过启动静脉识别器2转动,让静脉识别器2的镜头转动漏出在锁体1上,随后经过静脉信息的识别使锁舌收缩,即开启此锁具,最后通过拉手12即可让此锁具附着的载体打开。
[0029]锁体1正面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容纳槽6,容纳槽6的尺寸大于静脉识别器2的尺寸,且能够承载静脉识别器2在其内部竖向转动,容纳槽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清洁条7。静脉识别器2两侧中部均安装有转轴8,两个转轴8一端均贯穿容纳槽6分别与锁体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静脉识别器2上的传动件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轴8上。
[0030]静脉识别器2上的传动件与驱动装置上的传动件结构一致。
[0031]具体静脉识别器2转动的原理为:
[0032]传动件的马达15受电路板3控制,通过小齿轮14带动大齿轮13转动,而小齿轮14和小齿轮13的配合起到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上设置有静脉识别器(2)、电路板(3)和锁舌(4),所述锁舌(4)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5)和传动件,所述锁舌(4)通过驱动装置在锁体(1)上伸缩,所述静脉识别器(2)和驱动装置均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3)通过接收判断静脉信息来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识别器(2)转动嵌设在锁体(1)上,且一端也连接有传动件,所述静脉识别器(2)通过传动件可转动将其背面漏出在锁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正面的上半部分开设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的尺寸大于静脉识别器(2)的尺寸,且能够承载静脉识别器(2)在其内部竖向转动,所述容纳槽(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清洁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识别安全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识别器(2)两侧中部均安装有转轴(8),两个所述转轴(8)一端均贯穿容纳槽(6)分别与锁体(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静脉识别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欣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