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61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一种驱动电磁铁,该驱动电磁铁包括静铁心、动铁心和线圈,静铁心呈上部具有一开口的框体状构造,线圈设置在静铁心腔内并且套置在动铁心上,所述动铁心包括柱体、柱头和颈部,柱体构成为所述动铁心的下端,颈部构成于柱体与柱头之间,而柱头构成为所述动铁心的上端并且位于所述静铁心腔的外部;在所述柱头上构成有一第一斜磁极面,而在所述静铁心上构成有与第一斜磁极面相配合的第二斜磁极面。优点:通过设置第一斜磁极面以及与第一斜磁极面相配合的第二斜磁极面,在磁铁内部增加了一路磁路,使驱动电磁铁的驱动力得以显著增大,并且避免驱动电磁铁体积以及成本的增大。驱动电磁铁体积以及成本的增大。驱动电磁铁体积以及成本的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磁铁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磁铁。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电磁铁的输出力,目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往往以增加驱动电磁铁体积来满足要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技术措施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所谓的顾此即为驱动电磁铁输出力基本上得到了保证,所谓的失彼即为驱动电磁铁体积大以及驱动电磁铁成本显著增加。基于前述情形,对于如何在增大驱动电磁铁驱动力与避免驱动电磁铁体积过大以及避免增大成本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显著增大电磁铁驱动力,又有利于避免驱动电磁铁体积以及成本的增大。
[0004]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驱动电磁铁,该驱动电磁铁包括静铁心、动铁心和线圈,静铁心呈上部具有一开口的框体状构造,线圈设置在静铁心腔内并且套置在动铁心上,所述动铁心包括柱体、柱头和颈部,柱体构成为所述动铁心的下端,颈部构成于柱体与柱头之间,而柱头构成为所述动铁心的上端并且位于所述静铁心腔的外部;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磁铁,该驱动电磁铁(1)包括静铁心(11)、动铁心(12)和线圈(13),静铁心(11)呈上部具有一开口(114)的框体状构造,线圈(13)设置在静铁心腔(115)内并且套置在动铁心(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心(12)包括柱体(121)、柱头(122)和颈部(123),柱体(121)构成为所述动铁心(12)的下端,颈部(123)构成于柱体(121)与柱头(122)之间,而柱头(122)构成为所述动铁心(12)的上端并且位于所述静铁心腔(115)的外部;在所述柱头(122)上构成有一第一斜磁极面(1221),而在所述静铁心(11)上构成有与第一斜磁极面(1221)相配合的第二斜磁极面(1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心(11)的静铁心腔(115)由静铁心(11)的底壁(111)、侧壁(112)和顶壁(113)共同围合构成,所述开口(114)以及所述第二斜磁极面(1131)构成于所述顶壁(11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头(122)构成为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的斜契形状,所述开口(114)构成为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的斜契形状,并且当所述柱体(121)向下位移至所述柱头(122)与所述开口(114)相配合时,所述第一斜磁极面(1221)与所述第二斜磁极面(1131)彼此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体(121)的下方延伸有一用于对所述动铁心(12)导向的导向柱(1211),在所述静铁心(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影陈琳刘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