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08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涉及储能电源散热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储能电源,所述外壳组件的侧面安装有吸热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导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包括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贯穿于外壳组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换热设备配合上降温组件对内部的硅油材质进行低温换热,随后通过循环泵配合循环管将其输送至吸热管的内侧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了对储能电源提供了吸热效果,进而有利于对储能电源通过物理与化学配合的方式进行快速的吸热,完成高效率的散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源就是一个大容量的移动电源,一种可以储存电能的机器。其工作原理,交流220V输出,可驱动小功率电饭煲,煮饭,可带咖啡机煮咖啡,可用于照明,可使用电源插座,可为多种电器充电。不仅具备在线式UPS的全部功能,为关键负载提供稳定的电源保护,优化UPS性能,合理节省油泵、无功补偿设备和稳压设备的资金投入。便携式储能电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户外旅行、应急备灾等场景的大型充电宝,带电量通常为0.2

2kWh,输出功率100

2200W,具有多种数据接口,支持移动用电场景下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冰箱等多种产品的充电,匹配光伏板使用可以实现储能装置的充电。由多个单体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串并联组成模块,再由多个模块串并联组成一定电压和容量的电池组,放在一个密封的箱体内部形成电池包。高倍率电池一般指的是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高倍率电池,它主要依赖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由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机能电池的代表。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6250890U的“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池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均匀设置有四组储能电池,还包括安装腔和隔热板,所述安装腔共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安装腔均匀设置在箱体内,四组所述安装腔由三组隔热板分隔而成,三组所述隔热板均匀平行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四组所述安装腔内分别设置四组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上固定套设有导气组件,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冷风组件,所述冷风组件的两组输出端分别与同侧设置的两组安装腔底端固定连通,四组所述安装腔的上方均设置有排热组件,四组所述排热组件传动配合连接有动力组件,本技术可使得电池包的散热效果更好,电池包的散热效率更高。
[0004]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储能电源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散热功能,但是现有的散热组件仅通过冷风机与散热孔进行散热,在针对气温较高或高温拢聚的情况时,则会出现散热效果不够理想,进而影响到该电源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时储能电源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散热功能,但是现有的散热组件仅通过冷风机与散热孔进行散热,在针对气温较高或高温拢聚的情况时,则会出现散热效果不够理想,进而影响到该电源的使用寿命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其能够满足单纤维或者束纤维在水浴环境下进行断裂、伸长弹性、负荷弹性、松弛、蠕变等试验测试要求,并且具有结构紧凑、智能化程度高以及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储能电源,所述外壳组件的侧面安装有吸热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导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包括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贯穿于外壳组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均匀分布在外壳组件的内侧,所述吸热管设置在储能电源的外侧,通过将吸热组件安装在外壳组件的侧面,并在吸热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换热设备,在换热设备的顶部安装有降温组件并均匀分布有多个降温管,在降温组件的顶部两端则通过循环泵连接有循环管,且循环管均贯穿于外壳组件的内侧连接有吸热管,将吸热管均匀套设在储能电源的外侧,并利用框体分隔,从而方便了通过换热设备配合上降温组件对内部的硅油材质进行低温换热,随后通过循环泵配合循环管将其输送至吸热管的内侧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了对储能电源提供了吸热效果,进而有利于对储能电源通过物理与化学配合的方式进行快速的吸热,完成高效率的散热效果;
[0008]所述储能电源的外侧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设置有四个导热相变板,所述导热相变板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聚乙二醇条,所述吸热管套设于框体的外侧,通过在通风导热组件的顶部安装有通风板并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通风槽,在通风板的顶部还安装有两个通风罩并在内侧设置有高速风扇,在通风板的底部分布有多个插接柱进行安装,且在储能电源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聚乙二醇条并连接上导热相变板,且通过框体套在外侧,在聚乙二醇条的侧面则贯穿开设有多个导热孔,从而方便了在储能电源进行高倍率储能的过程中,通过聚乙二醇条自身有机相变特性,对储能电源所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效的热传导,同时导热孔可有利于增加热量流通,进一步通过高速风扇在顶部,配合上热气上升的原理,进而实现了热量从顶部排出,实现了全方位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性能。导热相变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热管理材料,其具有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的特性,并目可以通过相变来实现传热,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和环促效果。PCM分为有机相变材料和无机相变材料两大类,其中有机相变材料包括脂肪酸聚二醇等,无机相变材料则包括硅油,盐等。PCM的数感词特点就是在相变时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得温度的变化得到控制。能源储存是导热相变材料的另一项重要应用领域,由于PCM在相变时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可以将其用干实现低温蓄热,从而存储能量,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储能方式更加高效环保。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导热组件的顶部安装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通风罩,所述通风罩的内侧设置有高速风扇,通过通风板可提供了通风效果,通过通风罩进而配上高速风扇,在进行顶部吹风散热,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利用通风罩快速排出热量,实现了热气上升,快速冷却散热。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外壳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侧护条,所述顶盖的内侧设置有防尘垫,所述防尘垫的顶部安装有聚氨酯棉块,所述聚氨酯棉块的顶部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蜂窝槽,所述防尘垫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卡扣,通过顶盖在顶部可提供了封盖以及防护的作用,在防护的同时利用在顶部开设有多个壳体进而可实现了有效地散热通风处理功能,通过侧护条则可在侧面增加了外壳体的强度,同时壳体和侧护条等采用了聚乙二醇等利用散热的材料,从而可有效地提升了散热性,通过设置有
防尘垫,通过将防尘垫安装在顶盖的内侧,在防尘垫的顶部安装有聚氨酯棉块,在防尘垫的顶部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蜂窝槽,在防尘垫的内侧还分布有多个防护条,从而方便了在电源顶部的通槽位置利用聚氨酯棉块和蜂窝槽的配合在散热的同时还提供了有效地防尘效果,方便了将灰尘阻挡在外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的顶部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通过散热槽则可方便了在顶部提供了通风空间,进而有利于内部的空气流动,实现了气流通畅的散热性能,通过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包括外壳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储能电源(106),所述外壳组件(1)的侧面安装有吸热组件(2),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导热组件(3),所述吸热组件(2)包括换热设备(201),所述换热设备(20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循环泵(204),所述循环泵(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205),所述循环管(205)的一端贯穿于外壳组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管(206),所述吸热管(206)均匀分布在外壳组件(1)的内侧,所述吸热管(206)设置在储能电源(106)的外侧;所述储能电源(106)的外侧设置有框体(308),所述框体(308)的内壁设置有四个导热相变板(306),所述导热相变板(306)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聚乙二醇条(307),所述吸热管(206)套设于框体(308)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导热组件(3)的顶部安装通风板(301),所述通风板(30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通风罩(303),所述通风罩(303)的内侧设置有高速风扇(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好的高倍率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01),所述外壳组件(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壳体(102),所述壳体(102)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侧护条(103),所述顶盖(101)的内侧设置有防尘垫(401),所述防尘垫(401)的顶部安装有聚氨酯棉块(402),所述聚氨酯棉块(402)的顶部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通风槽(403),所述防尘垫(40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防护条(404),所述防护条(40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卡扣。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兵周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和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