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73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包括外主体、内调节垫和填充物,所述外主体呈弧形设置,所述外主体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外主体另一端呈外凸型包裹设置,所述内调节垫设于外主体内壁,所述内调节垫呈双层袋状设置,所述内调节垫大小与外主体内壁相匹配,所述内调节垫上设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贯穿内调节垫双层袋状结构,所述填充物设于内调节垫双层袋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定支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满足手指受伤康复所需,提高接诊效率,减轻康复师的工作量,能够根据需用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并能够适用于不同病症、不同需用者所需的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支具。支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


[0001]本技术属于固定支具
,尤其涉及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

技术介绍

[0002]手指是日常生活活动中重要的人体组成部分,人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手指的活动,也正是因为手指的使用频繁,手指的受伤频率也非常之高,主要包括了手指骨折固定、手指断裂嵌入钢钉、手指功能弯曲受限、手部肌腱损伤、手部烧伤、手指变形、指关节炎等,对于手指骨折,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给手指骨骼一个安全的生长恢复时间;在手指断裂嵌入钢钉后,需要对钢钉进行保护,防止外力影响钢钉所在位置,且给需用者造成疼痛;人在生活中,手部动作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对于手部受伤的需用者来说,受伤的手指,就需要特别的保护,辅助康复,减少二次伤害的可能性,手功能弯曲受限的需用者,需要提供辅助弯曲,并加以训练;手部肌腱损伤的需用者,则需要根据需用者一方面需要保护受伤部位不受外力二次损伤,另一方面也需要适时的进行指部活动康复训练;手指变形的需用者,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制作功能位,根据需用者至节能够承受力,去做弯曲,便于手指矫正,恢复手指正常功能,目前主要依靠康复医师对需用者进行一对一的手工制作,耗时较长,手工制作的成品是否合格,较为考研康复医师的经验水平,当需用者人数较大时,时效很低,且部分很多需用者,后期需要多次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或者需要需用者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恢复程度,自行调整功能位位置,手工制作的支具,不能够根据需用者后期恢复状况,进行修改调整,不能很好地实现康复训练的功能,暨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满足手指受伤康复所需,能够提高接诊效率,提高康复效果的,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需用者,适用不同康复方案的,指部康复固定支具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具有能够提高接诊效率,减轻康复师的工作量,能够根据需用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并能够适用于较多病症不同需用者所需的有益效果。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包括外主体、内调节垫和填充物,所述外主体呈弧形设置,所述外主体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外主体另一端呈外凸型包裹设置,所述内调节垫设于外主体内壁,所述内调节垫呈双层袋状设置,所述内调节垫大小与外主体内壁相匹配,所述内调节垫上设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贯穿内调节垫双层袋状结构,所述填充物设于内调节垫双层袋状内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线包括横定线和纵定线,所述内调节垫包括侧调节区、中部调节区、侧填充口和上填充口,所述纵定线呈对称设置,所述纵定线设于内调节垫中部,所述横定线呈多组设置与纵定线呈交叉设置,所述侧调节区呈对称设于纵定线外侧,所述中部调节区设于纵定线之间,所述侧填充口设于侧调节区远离纵定线一侧开口,所述上填充口设于中部调节区一侧端口,所述上填充口设于远离外主体呈开口设置的一端端口。通过横
定线和纵定线将手指指节功能进行分区,能够根据不同的需用者针对性的进行康复位调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纵定线呈直线型设置,直线型设置能够便于填充物的置入,对于指背中部需要大面积康复设置的需用者,便于医生放入填充物。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纵定线呈波浪型设置,波浪型能够便于使填充物定位,对于指背中部小面积康复设置的需用者,医生能够较好的控制填充物的位置,在需用者佩戴康复过程中,不会偏移。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主体上壁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呈均匀间隔设置,固定块的设置能够便于医生用绑带固定,绑带不会再外主体上壁上滑动,影响支具的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上壁设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呈c字型设置,上横梁能使医生在进行绑带捆绑时更加便捷,在调整内调节垫中的填充物时,能够临时固定绑带。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上壁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呈L型设置,L型缺口能够便于医生通过缺口使绑带快速穿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主体两侧侧壁呈对称设置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呈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扣中部设有固定孔,固定扣能够辅助支具的固定,尤其需要较为紧固的固定时,通过绳带穿过固定孔,能够起到更为紧固的效果,且不易偏移松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主体呈外凸型包裹设置的一侧端面中部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内壁设有挡板,避让口的设置,能够增加手指背面的透气性,能够通过避让口观察手指指背情况。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通过内调节垫及通过固定线形成的不同的调节区域,能够便于医生根据不同需用者的需要,调整填充物及填充位置和数量,实现预期的效果,通过固定梁和固定块,便于医生固定绑定支具,使支具位置更加稳定,通过固定扣,能够实现将支具较为紧固的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为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的内调节垫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的上横梁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的避让口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的直线型固定线结构示意图。
[0021]在附图中:1、外主体,2、内调节垫,3、固定线,4、横定线,5、纵定线,6、侧调节区,7、中部调节区,8、侧填充口,9、上填充口,10、固定梁,11、固定块,12、上横梁,13、缺口,14、固定扣,15、固定孔,16、填充物,17、避让口,1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4]如图1

2所示,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包括外主体1、内调节垫2和填充物16,外主体1呈弧形设置,外主体1一端呈开口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主体、内调节垫和填充物,所述外主体呈弧形设置,所述外主体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外主体另一端呈外凸型包裹设置,所述内调节垫设于外主体内壁,所述内调节垫呈双层袋状设置,所述内调节垫大小与外主体内壁相匹配,所述内调节垫上设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贯穿内调节垫双层袋状结构,所述填充物设于内调节垫双层袋状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型指部康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包括横定线和纵定线,所述内调节垫包括侧调节区、中部调节区、侧填充口和上填充口,所述纵定线呈对称设置,所述纵定线设于内调节垫中部,所述横定线呈多组设置与纵定线呈交叉设置,所述侧调节区呈对称设于纵定线外侧,所述中部调节区设于纵定线之间,所述侧填充口设于侧调节区远离纵定线一侧开口,所述上填充口设于中部调节区一侧端口,所述上填充口设于远离外主体呈开口设置的一端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泽敏王克邵漠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弼圣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