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盖形带垫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72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松盖形带垫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该螺母本体具有相连为一体的帽体和座体,座体底部中间制有内凹孔,该内凹孔的周壁上制有至少五圈规格范围为M3至M100的螺纹齿体;座体面端制有接触环圈,该接触环圈的端面制有至少六条等弧度布置的锯齿状防松齿,并且该防松齿的旋向与螺纹齿体的旋向相反设置;在螺母本体的接触环圈自制有防松齿,将防松齿直接设置于螺母本体上,改变了原有盖形螺母光滑端面的结构,其自锁性较好;在中间的过渡体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体,适合各种扳手的配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紧固件的
,特别涉及一种防松盖形带垫螺母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盖形螺母,其连接端面多为平面型如专利号为ZL02219028. 7的中国 专利技术专利《盖形螺母》(公告号为CN2527772Y)就是此类设计;包括螺母体和盖帽,其技 术解决方案是螺母体和盖帽为分体结构,两者通过焊接连接。该类设计的螺母体的端面 一般设计成光滑的平面体,其与其他件连接时多借助于弹簧垫片,否则螺母本身不具备 自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锁能力 强及能与配套性强的防松盖形带垫螺母。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防松盖形带垫螺母,包括螺母本体, 该螺母本体具有相连为一体的帽体和座体,座体底部中间制有内凹孔,该内凹孔的周壁上制有至少五圈规格范围为M3至M100的螺纹齿体;座体面端制有接触环圈,该接触环圈的端面制有至少六条等弧度布置的锯齿状防松齿,并且该防松齿的旋向与螺纹齿体的旋向相反设置;接触环圈与帽体之间制有过渡体。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等边六角形体的第一结构 体;该第一结构体制有的第一帽体为球形体,第一结构体制有的第一座体面端与第一帽 体相连为一体;第一座体制有的第一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一接触环圈制有的第 一防松齿为至少十条;第一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一接触环圈与第一帽体之间的第 一过渡体的周圈制有等边六角形体。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方形体的第二结构体;该 第二结构体制有的第二帽体为球形体,第二结构体制有的第二座体面端与第二帽体相连 为一体;第二座体制有的第二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二接触环圈制有的第二防松 齿为至少十条;第二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二接触环圈与第二帽体之间的第二过渡 体的周圈制有方形体。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滚丝形体的第三结构体; 该第三结构体制有的第三帽体为球形体,第三结构体制有的第三座体面端与第三帽体相 连为一体;第三座体制有的第三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三接触环圈制有的第三防 松齿为至少十条;第三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三接触环圈与第三帽体之间的第三过 渡体的周圈制有滚丝形体。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四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五角形体的第四结构体; 该第四结构体制有的第四帽体为球形体,第四结构体制有的第四座体面端与第四帽体相 连为一体;第四座体制有的第四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四接触环圈制有的第四防 松齿为至少十条;第四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四接触环圈与第四帽体之间的第四过4渡体的周圈制有五角形体。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五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三角形体的第五结构体;该第五结构体制有的第五帽体为球形体,第五结构体制有的第五座体面端与第五帽体相连为一体;第五座体制有的第五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五接触环圈制有的第五防松齿为至少十条;第五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五接触环圈与第五帽体之间的第五过渡体的周圈制有三角形体。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六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八角形体的第六结构体;该第六结构体制有的第六帽体为球形体,第六结构体制有的第六座体面端与第六帽体相连为一体;第六座体制有的第六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六接触环圈制有的第六防松齿为至少十条;第六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六接触环圈与第六帽体之间的第六过渡体的周圈制有八角形体。上述的螺母本体的第七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螺母本体为十二角形体的第七结构体;该第七结构体制有的第七帽体为球形体,第七结构体制有的第七座体面端与第七帽体相连为一体;第七座体制有的第七接触环圈为锥环体,并且该第七接触环圈制有的第七防松齿为至少十条;第七防松齿为二十条;上述的第七接触环圈与第七帽体之间的第七过渡体的周圈制有十二角形体;上述的第七过渡体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第七过渡体尖角处的夹角值为120度。上述的第七过渡体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第七过渡体尖角处的夹角值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本体具有相连为一体的帽体和座体,座体底部中间制有内凹孔,该内凹孔的周壁上制有至少五圈规格范围为M3至M100的螺纹齿体;座体面端制有接触环圈,该接触环圈的端面制有至少六条等弧度布置的锯齿状防松齿,并且该防松齿的旋向与螺纹齿体的旋向相反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螺母本体的接触环圈自制有防松齿,将防松齿直接设置于螺母本体上,改变了原有盖形螺母光滑端面的结构,其自锁性较好;在中间的过渡体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体,适合各种扳手的配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半剖视示意图la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lb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l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三维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半剖视示意图2a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2b是图2的右视示意图2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三维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半剖视示意图3a是图3的左视示意图3b是图3的右视示意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三维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半剖视示意5图4a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4b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4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三维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半剖视示意图5a是图5的左视示意图5b是图5的右视示意图5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三维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半剖视示意图6a是图6的左视示意图6b是图6的右视示意图6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三维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半剖视示意图7a是图7的左视示意图7b是图7的右视示意图7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三维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半剖视示意图8a是图8的左视示意图8b是图8的右视示意图8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三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l至图8c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第一结构体ll,第一帽体lla,第一座体 llb,第一接触环圈llc,第一防松齿lld,第一过渡体lle,第二结构体12,第二帽体 12a,第二座体12b,第二接触环圈12c,第二防松齿12d,第二过渡体12e,第三结构 体13,第三帽体13a,第三座体13b,第三接触环圈13c,第三防松齿13d,第三过渡体 13e,第四结构体14,第四帽体14a,第四座体14b,第四接触环圈14c,第四防松齿14d, 第四过渡体14e,第五结构体15,第五帽体15a,第五座体15b,第五接触环圈15c,第 五防松齿15d,第五过渡体15e,第六结构体16,第六帽体16a,第六座体16b,第六接 触环圈16c,第六防松齿16d,第六过渡体16e,第七结构体17,第七帽体17a,第七座 体17b,第七接触环圈17c,第七防松齿17d,第七过渡体17e。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松盖形带垫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该螺母本体具有相连为一体的 帽体和座体,座体底部中间制有内凹孔,该内凹孔的周壁上制有至少五圈规格范围为M3 至M100的螺纹齿体;座体面端制有接触环圈,接触环圈的端面制有至少六条等弧度布 置的锯齿状防松齿,并且该防松齿的旋向与螺纹齿体的旋向相反设置;接触环圈与帽体 之间制有过渡体。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l、图la、图lb和图lc所示;螺母本体为等边六角形体的 第一结构体11;该第一结构体11制有的第一帽体l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松盖形带垫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的螺母本体具有相连为一体的帽体和座体,所述的座体底部中间制有内凹孔,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凹孔的周壁上制有至少五圈规格范围为M3至M100的螺纹齿体;所述的座体面端制有接触环圈,所述的接触环圈的端面制有至少六条等弧度布置的锯齿状防松齿,并且该防松齿的旋向与所述的螺纹齿体的旋向相反设置;所述的接触环圈与帽体之间制有过渡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颂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港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