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42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购物装置领域的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的智能购物组件,充电座的一端为充电端,充电座背向充电端的另一端为供电端,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壳,限位壳的一端为限位部,限位壳的另一端为用于安装接电部的导向部,导向部内安装有直线轴承和穿过直线轴承的导杆,导杆可沿直线轴承进行伸缩活动,导杆远离限位部的一末端连接安装有活动前盖,使活动前盖与导杆实现同步活动,活动前盖与导向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双头连接更稳定,充电更安全,各连接位置相对应,可避免出现误接触,活动前盖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形成一级缓冲,弹性导电针构成的接电部形成二级缓冲。弹性导电针构成的接电部形成二级缓冲。弹性导电针构成的接电部形成二级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购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购物车是一种集导购、自助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购物车,智能购物车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我们在很多超市都能看到有搭载平板电脑,支持货物识别和即时支付功能的智能购物车,智能购物车上一般设置有智能购物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0003]智能购物装置直接安装于购物车上,智能购物装置通常具备显示屏、扫码器和充电座,充电座用于解决智能购物装置充电的问题。充电座包含用于进行充电的充电触点和用于进行供电的电极片,当相邻两台智能购物车接合时,使充电触点与电极片接触,即可通过充电座实现供电、充电。
[0004]现有充电座的充电触点通常采用铜制的导电金属,导电金属直接固定安装在与电极片相对应的位置,在充电过程中,导电金属与电极片直接进行硬性碰撞,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为解决硬性碰撞的问题,现也有采用插针式的充电结构,插针具备一定的弹性,但整体缓冲效果不佳,也还会存在硬性碰撞的问题,且设置插针需要与插针完全配对的带定位孔的电极片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的智能购物组件,智能购物组件包括平板电脑和扫码器,机壳的中部设有用于横向穿入且固定于购物车推杆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机壳包括充电座和用于放置平板电脑的显示座,充电座的一端为充电端,充电座背向充电端的另一端为供电端,充电端包括结构对称的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供电端包括结构对称的正极供电端和负极供电端,充电座内设有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接电部、接电板、储电池和主控电路板,平板电脑、扫码器、接电部和储电池均与主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均设有接入开口,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壳,限位壳的一端为限位部,限位部固定在充电端的内部,限位壳的另一端为用于安装接电部的导向部,导向部沿接入开口往外延伸,导向部内安装有直线轴承和穿过直线轴承的导杆,直线轴承固定在导向部内,导杆可沿直线轴承进行伸缩活动,导杆远离限位部的一末端连接安装有活动前盖,使活动前盖与导杆实现同步活动,活动前盖与导向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接电部由正极弹性导电针和负极弹性导电针构成,正极弹性导电针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正极充电端内的接电板上,正极弹性导电针的另一端延伸穿过位于正极充电端内的活动前盖,并固定在位于正极充电端的活动前盖上,负极弹性导电针的一端固定在位于负极充电端内的接电板上,负极弹性导电针的另一端延伸穿过位于负极充电端内的活动前盖,并固定在位于负极充电端的活动前盖上,正极供电端背向活动前盖的端面设有正极电极片,负极供电端背向活动前盖的端面设有负极电极片,正极电极片与正极弹性导电针的位置相对应,负极电极片与负极弹性导电针的位置相对应,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与主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供电端和负极供电端上均设有供电后盖,正极电极片固定安装在位于正极供电端的供电后盖上,负极电极片固定安装在位于负极供电端的供电后盖上,供电后盖和活动前盖相背向的外侧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两块以上且用于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科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