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工业标准信号4
‑
20mA,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根据相关仪表运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二线制、三线制及四线制仪表。其中二线制与四线制技术运用更为广阔。二线制仪表为只有两根线,一根为电源线,一根为信号线。四线制仪表有四根线,两根为电源线,两根为信号线,电源线与信号线独立。三线制仪表有三根线,一根电源线,一根信号线,一根公共地线。由于该信号种类多样,因此需要相关采集模块具有兼容所有信号类型的采集能力。现有技术基本都是对4
‑
20mA信号采集口预留四个,将信号输入接口与电源输出接口完全分开,根据所要用的仪表类型,连接不同的信号接口。
[0003]针对现状,测量设备的每个采集通道都预留了四个信号采集口,具有独立的电源接线口与信号接线口。这样会大量占用系统设备空间,造成空间上的浪费。如对于16通道的信号采集模块,需要16*4个接线端子。实际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信号采集口、信号采集控制电路(30)、信号数字转换电路(40)、DCDC隔离电源(10)和磁隔离器(50),所述信号采集口包括保护电路、信号线制切换电路(23)、第一高压放电电路(25)、第二高压放电电路(26)、信号处理电路(24)、信号输入接口A和信号输入接口B,所述信号输入接口A与二线制的正极线或者四线制的信号负极线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口B与二线制的负极线或者四线制的信号正极线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口A经第一高压放电电路(25)与所述信号线制切换电路(23)连接,所述信号线制切换电路(23)经保护电路与所述DCDC隔离电源(10)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口B通过第二高压放电电路(26)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24)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24)与所述信号采集控制电路(30)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控制电路(30)与所述信号数字转换电路(40)连接,所述信号数字转换电路(40)经所述磁隔离器(50)输出采集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限流电路(22)和防反接电路(21),所述信号线制切换电路(23)与所述限流电路(22)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21)与所述防反接电路(21)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21)与所述DCDC隔离电源(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2及二级管D3,电感L1一端与DCDC隔离电源(10)正极输出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与二级管D3阳极及电容C2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DCDC隔离电源(10)负极输出端连接,二级管D3阴极作为防反电路正极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22)包括MOS管Q5、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3、稳压二级管DZ1和稳压二级管DZ2,MOS管Q5漏极与二级管D3阴极连接,MOS管Q5栅极与稳压二级管DZ1阴极连接,MOS管Q5栅极与信号SWA连接,电阻R12与稳压二级管DZ1并联,MOS管Q5源极与电阻R10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第二端与电容C3第一端连接,电容C3第二段与DCDC隔离电源(10)负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1两端分别连接MOS管Q5源极及DCDC隔离电源(10)负极输出端,电阻R13与电阻R11并联,稳压二级管DZ2阴极与电容C3第一端连接,稳压二级管DZ2阴极作为限流电路(22)输出端正极,稳压二级管DZ1阳极及稳压二级管DZ2阳极均与DCDC隔离电源(10)负极输出端连接,稳压二级管DZ2阳极作为所述限流电路(22)输出端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切换线制的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22)还包括信号SWA电路,所述信号SWA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及三极管Q6,电阻R14第一端与直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创勋,井俊宝,施忠民,程优清,蔡丽娜,宛帅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