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11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包括采集N个用户在轮流佩戴同一光滑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一脑电信号、第一心电信号及第一肌电信号,以及采集N个用户在轮流佩戴同一粗糙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二脑电信号、第二心电信号及第二肌电信号;根据N个第一脑电信号及N个第二脑电信号,在N个用户中,得到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根据N个第一心电信号、N个第一肌电信号、N个第二心电信号及N个第二肌电信号,在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中,得到符合预定终筛条件的用户并输出。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确保人群筛选的准确性,从而排除了以往着装接触舒适性检测中人群未经分类就进行实验所造成的来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触觉敏感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早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神经电生理学的着装接触舒适性研究工作就已展开。在这些研究工作的早期,由于计算能力有限,数据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对较低。这些技术壁垒致使基于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的实验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果,从而阻碍了这方面研究的持续性发展。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检测设备的成本显著下降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这方面研究的可行性也随之提升。然而,大多数近期的研究都将被试视作具有相似的神经电生理学特征,进而开展研究。由于这一研究前提直接导致实验结果的巨大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采用最先进的高精度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系统,借以得出更具意义和标志性的结果。
[0003]目前,基于人体神经电生理反应的着装接触舒适性研究将被试视作统一的人群样本,从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无法得出稳定且可靠的舒适性评测结论。而这类差异又往往被作为随机误差处理,进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事实上,不预先根据人与人之间触觉敏感度的差异对人群进行分类即展开的着装接触舒适性实验,往往会造成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即来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此时,已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中敏人群能够提供最为稳定可靠的织物接触舒适性判定结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中敏感性人群筛选方法,能够排除以往着装接触舒适性检测中人群未经分类就进行实验所造成的来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通过分类筛选出中敏感性人群,然后针对这一类人群开展后续的接触舒适性检测实验,才能大大提高这类实验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其实验结果也才真正具有统计学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能够确保人群筛选的准确性,从而排除了以往着装接触舒适性检测中人群未经分类就进行实验所造成的来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采集N个用户在轮流佩戴同一光滑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一脑电信号、第一心电信号及第一肌电信号,以及采集所述N个用户在轮流佩戴同一粗糙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二脑电信号、第二心电信号及第二肌电信号;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0008]根据所采集到的N个第一脑电信号及N个第二脑电信号,在所述N个用户中,得到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
[0009]根据所采集到的N个第一心电信号、N个第一肌电信号、N个第二心电信号及N个第二肌电信号,在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中,进一步得到符合预定终筛条件的用户并输出。
[0010]其中,所述预定初筛条件为同一用户中第一脑电信号的α波能量百分比大于第二脑电信号的α波能量百分比。
[0011]其中,所述第一脑电信号的α波累积能量的一阶导数曲线随时间变化而逐步下降;所述第二脑电信号的α波累积能量的一阶导数曲线在起始阶段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随后直接处于持续平稳状态。
[0012]其中,所述预定终筛条件为同一用户中第一心电信号的心率变异系数小于第二心电信号的心率变异系数,且第一肌电信号的肌电波形平均值小于第二肌电信号的肌电波形平均值及第一肌电信号的肌电波形面积小于第二肌电信号的肌电波形面积。
[0013]其中,所述第二心电信号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活跃度高于所述第一心电信号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活跃度。
[0014]其中,所有信号均通过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设备来采集到的;其中,
[0015]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设备为MindAngel UBR08生理信号采集设备,具有8通道,最高采样率1000Hz,共模抑制比125db,本底噪声小于0.1微伏。
[0016]其中,所述N个用户未服用促进或抑制神经的药物,实验前一天睡眠充足。
[0017]其中,所述实验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温度25℃
±
1.4℃,相对湿度31
±
4.5%,每个用户在进入气候室30分钟后再进行实验,用户全程保持静止、闭眼,并保持放松、清醒状态,用以避免在测量脑电信号时噪声、眨眼、昏睡、情绪紧张等所造成的影响。
[0018]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比同一用户与光滑织物及粗糙织物动态接触时分别产生的脑电信号、心电信号及肌电信号来确定中敏感性的用户,从而能够确保人群筛选的准确性,排除了以往着装接触舒适性检测中人群未经分类就进行实验所造成的来自被试人群本身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中实验范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中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在光滑织物

皮肤动态接触时的脑电信号时域分析图;其中,(a)α波的时域信号图;(b)α波的累积能量曲线图;(c)α波的累积能量曲线的一阶导数曲线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中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在粗糙织物

皮肤动态接触时的脑电信号时域分析图;其中,(a)α波的时域信号图;(b)α波的累积能量曲线图;(c)α波的累积能量曲线的一阶导数曲线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中符合预定终筛条件的用户(即中敏感性人群)在光滑织物

皮肤动态接触时的心电分析图;其中,(a)实时心率图;(b)R

R间值直方图;(c)庞加莱散点连线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中符合预定终筛条件的用户(即中敏感性人群)在粗糙织物

皮肤动态接触时的心电分析图;其中,(a)实时心率图;(b)R

R间值直方图;(c)庞加莱散点连线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中符合预定终筛条件的用户(即中敏感性人群)先后与两种不同织物

皮肤动态接触时的α波能量百分比参数对比折线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N个用户在轮流佩戴同一光滑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一脑电信号、第一心电信号及第一肌电信号,以及采集所述N个用户在轮流佩戴同一粗糙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二脑电信号、第二心电信号及第二肌电信号;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所采集到的N个第一脑电信号及N个第二脑电信号,在所述N个用户中,得到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根据所采集到的N个第一心电信号、N个第一肌电信号、N个第二心电信号及N个第二肌电信号,在符合预定初筛条件的用户中,进一步得到符合预定终筛条件的用户并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初筛条件为同一用户中第一脑电信号的α波能量百分比大于第一脑电信号的α波能量百分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的α波累积能量的一阶导数曲线随时间变化而逐步下降;所述第二脑电信号的α波累积能量的一阶导数曲线在起始阶段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随后直接处于持续平稳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织物触觉感知为中敏感性的人群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终筛条件为同一用户中第一心电信号的心率变异系数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婷邱夷平金晨怡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