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07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涉及温室设备领域,包括大棚主体和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密封盖,且大棚主体的内壁连接有保温层,所述大棚主体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大棚主体的内壁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大棚主体的后端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上连接有输送罩,所述输送罩的前端设置有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转动辊、保温垫和配重杆,电机运行带动输出端的转动辊转动,使保温垫放卷后,保温垫在端部配重杆的垂直拉动下,下移,此时两个保温垫分别位于植物两侧,在热量进入后,可隔绝热量,可有效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保证此位置的植物处于较高温度。从而保证此位置的植物处于较高温度。从而保证此位置的植物处于较高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温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5380253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至单片机中,单片机根据温度来控制保温灯是否开启,从而可以自动调节大棚本体内的温度,但CN215380253U的专利在使用时,现有的温室大棚可对进行自动调温,但大棚中若种植不同植物时,不同植物的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不同,相同的温度则会影响不同植物的健康生长,为此亟需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以解决现有的的温室大棚可对进行自动调温,但大棚中若种植不同植物时,不同植物的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不同,相同的温度则会影响不同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大棚中用于通风散热的窗户一般由工作人员手动开启或关闭,而工作人员无法随时在大棚中守护,使得通风具有延缓性,无法在室内低压时,及时打开窗户通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密封盖,且大棚主体的内壁连接有保温层,所述大棚主体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大棚主体的内壁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大棚主体的后端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上连接有输送罩,所述输送罩的前端设置有加热管。
[0006]所述大棚主体上开设有通风窗台,所述通风窗台的内侧活动卡合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的内壁固定有推动架,所述推动架的右侧安装有气缸,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安装有气压传感器。
[0007]优选地,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电机、转动辊、活动架、保温垫和配重杆,且大棚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端部设置有活动架,且转动辊的外壁连接有保温垫,所述保温垫的端部固定有配重杆。
[0008]优选地,所述电机与大棚主体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所述转动辊与安装板通过活动架转动连接,所述保温垫与转动辊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垫的数量为八个。
[0009]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与大棚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与大棚主体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且鼓风机与加热管通过输送罩活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鼓风机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大棚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窗台,所述玻璃窗与通风窗台滑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玻璃窗与推动架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且玻璃窗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气缸与大棚主体通过支架固定安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转动辊、保温垫和配重杆,电机运行带动输出端的转动辊转动,使保温垫放卷后,保温垫在端部配重杆的垂直拉动下,下移,此时两个保温垫分别位于植物两侧,在热量进入后,可隔绝热量,可有效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保证此位置的植物处于较高温度;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气压传感器、气缸、推动架和玻璃窗,气压传感器对大棚主体中的气压进行检测,在气压超过预定值时,则控制气缸运行,气缸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气缸运行后,则带动输出端的推动架向右侧移动,推动架移动时,通过连接块带动三个玻璃窗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得玻璃窗打开,可使外部的气流通过通风窗台进入到大棚主体中,实现通风,舒缓气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保温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通风窗台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图6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大棚主体;2、密封盖;3、保温层;4、保温结构;401、电机;402、转动辊;403、活动架;404、保温垫;405、配重杆;5、温度传感器;6、安装板;7、加热管;8、输送罩;9、鼓风机;10、通风窗台;11、玻璃窗;12、推动架;13、气缸;14、安装杆;15、气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5,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和保温结构4,其特征在于:大棚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密封盖2,且大棚主体1的内壁连接有保温层3,大棚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且大棚主体1的内壁位于温度传感器5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板6,大棚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鼓风机9,鼓风机9上连接有输送罩8,输送罩8的前端设置有加热管7,保温结构4包括电机401、转动辊402、活动架403、保温垫404和配重杆405,且大棚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电机401,电机40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辊402,转动辊402的端部设置有活动架403,且转动辊402的外壁连接有保温垫404,保温垫404的端部固定有配重杆405,电机401与大棚主体1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转动辊402与安装板6通过活动架403转动连接,保温垫404与转动辊402外壁固定连接,保温垫404的数量为八个,加热管7与大棚主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鼓风机9与大棚主体1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且鼓风机9与加热管7通过输送罩8活动连接,事先根据大棚主体1中所种植的植物生长条件,确定植物需要的环境温度,若有部分植物要求低温,部分植物要求较高温度,则控制需要较高温度植物两侧的电机401运行,电机401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电机401运行后,则带动输出端的转动辊402在活动架403的支撑下进行转动,并在转动时带动外壁的保温垫404放卷,使得保温垫404放卷后,在端部配重杆405的垂直拉动下,下移,完全放卷后,此时两个保温垫404分别位于植物两侧,然后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大棚主体1中处于低温时,则控制鼓风机9运行,鼓风机9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鼓风机9运行后则带动外部的气流通过输送罩8输送至加热管7上,气流经过加热管7的加热后,形成热气流,而对大棚主体1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大棚主体1中保持恒温,而植物两侧的保温垫404可隔绝热量,可有效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保证此位置的植物处于较高温度,两侧没有保温垫404隔绝的植物,则热量流失较快,处于较低温度的环境。
[0026]请参阅图1和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和保温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密封盖(2),且大棚主体(1)的内壁连接有保温层(3),所述大棚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且大棚主体(1)的内壁位于温度传感器(5)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板(6),所述大棚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上连接有输送罩(8),所述输送罩(8)的前端设置有加热管(7);所述大棚主体(1)上开设有通风窗台(10),所述通风窗台(10)的内侧活动卡合有玻璃窗(11),所述玻璃窗(11)的内壁固定有推动架(12),所述推动架(12)的右侧安装有气缸(13),所述安装板(6)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的底端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4)包括电机(401)、转动辊(402)、活动架(403)、保温垫(404)和配重杆(405),且大棚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电机(401),所述电机(40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辊(402),所述转动辊(402)的端部设置有活动架(403),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志李炳海纪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双福福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