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及安全带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02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安全带限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安全带限位装置和座椅本体,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用于附接至所述座椅本体,以及,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接合部,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与车载安全带的肩带部可拆卸地接合,以对所述肩带部施加向下的牵引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安全座椅及安全带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安全带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安全带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带扣与座椅上的插扣卡接,带扣将车载安全带区分为肩带部和腰带部,肩带部沿对角线方向斜跨过乘客的胸部和一侧肩膀,腰带部横向跨过乘客的腰部。在儿童达到一定的年龄、身高后,乘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儿童可以通过车载安全带固定。车载安全带一方面将儿童固定在儿童安全座椅中,另一方面将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车辆的座椅上。
[0003]由于车载安全带的尺寸是根据成人的身体条件作为基准设计的,儿童安全座椅虽然能够将乘坐在其中的儿童垫高以适应车载安全带的尺寸,但是车载安全带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例如,当车辆受到冲击时,束缚于儿童(尤其是较为瘦小的儿童)身上的肩带部会较容易地向上滑移,可能对儿童的脖颈部及脸部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安全带限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儿童安全座椅在使用时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安全带限位装置和座椅本体,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用于附接至所述座椅本体,以及,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接合部,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与车载安全带的肩带部可拆卸地接合,以对所述肩带部施加向下的牵引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同时与所述肩带部和所述车载安全带的腰带部可拆卸地接合,以对所述肩带部和所述腰带部施加向下的牵引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合部为挂扣或环形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附接至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位部和靠背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包括所述座位部的侧部和所述靠背部的侧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一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带还配置有第二接合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合部和所述连接件中的一者为公插头,另一者为母插座,所述连接件通过织带安装于所述靠背部的侧部;和/或,所述座椅本体配置有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用于收纳所述连接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的侧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接合部选择性地与一侧的所述侧部上的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肩带部接合,所述第一牵引带张紧,所述车载安全带的肩带部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牵引带之间形成
上夹角,其中,所述上夹角的角度范围在60
°
至120
°
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二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二牵引带与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配置有两个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两个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二牵引带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的侧部上;两个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一接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肩带部接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位部和靠背部,所述座位部的中部设置有胯带安装部;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三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三牵引带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牵引带与所述胯带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的胯带,所述胯带上安装有第一扣具,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接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四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四牵引带连接,所述第四牵引带安装有第二扣具,所述第二扣具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卡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牵引带的长度能够调节。
[0021]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一端,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二端具有第三扣具,所述第三扣具用于和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卡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配置有收纳结构,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从所述第一扣具取下后适于容纳在所述收纳结构中。
[0023]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位部的正面或所述靠背部的正面的凹槽。
[0024]进一步地,所述座位部还设置有适于收纳所述第一扣具的收纳槽。
[0025]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配置有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所述第一肩带配置有第一子扣,所述第二肩带配置有第二子扣,所述第一子扣和所述第二子扣适于和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卡接;所述靠背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其中,当所述第一子扣、所述第二子扣和所述第一扣具卡接时,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任一者中;当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扣具接合时,所述第一子扣适于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二子扣适于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0026]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的胯带和胯带护片,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与所述胯带护片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为一体成型件并固定于所述胯带护片上。
[0028]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所述主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三接合部;所述胯带护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接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为彼此配合的魔术贴;或者,所述第三接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为彼此配合的拉链;或者,所述第三接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为彼此配合的
磁吸件;或者,所述第三接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为彼此配合的按扣;或者,所述第三接合部和所述连接部为彼此配合的纽扣和纽扣孔。
[0030]进一步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卡板,所述卡板的中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壁体上形成有卡孔;所述连接部包括在所述胯带护片的背侧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套,所述卡板的两端适于插入所述两个定位套中,所述插槽位于所述两个定位套之间;所述第三接合部包括弹性臂和设置在所述弹性臂上的卡块,所述弹性臂适于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卡块适于与所述卡孔卡接。
[003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胯带护片的内部的容纳凹部,所述容纳凹部具有顶部开口;所述第三接合部包括自所述主体朝着相反方向横向延伸的两个凸耳,所述两个凸耳处的宽度大于所述顶部开口的宽度,所述两个凸耳适于通过所述顶部开口倾斜地进入所述容纳凹部中。
[0032]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限位装置,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用于附接至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本体,以及,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限位装置和座椅本体,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用于附接至所述座椅本体,以及,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接合部,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与车载安全带的肩带部可拆卸地接合,以对所述肩带部施加向下的牵引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同时与所述肩带部和所述车载安全带的腰带部可拆卸地接合,以对所述肩带部和所述腰带部施加向下的牵引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为挂扣或环形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附接至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位部和靠背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包括所述座位部的侧部和所述靠背部的侧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一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带还配置有第二接合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可拆卸地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部和所述连接件中的一者为公插头,另一者为母插座,所述连接件通过织带安装于所述靠背部的侧部;和/或,所述座椅本体配置有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用于收纳所述连接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的侧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接合部选择性地与一侧的所述侧部上的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肩带部接合,所述第一牵引带张紧,所述车载安全带的肩带部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牵引带之间形成上夹角,其中,所述上夹角的角度范围在60
°
至120
°
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二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二牵引带与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配置有两个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两个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二牵引带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的侧部上;两个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一接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肩带部接合。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位部和靠背部,所述座位部的中部设置有胯带安装部;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三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三牵引带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牵引带与所述胯带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胯带安装部连接的胯带,所述胯带上安装有第一扣具,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接合。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包括第四牵引带,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四牵引带连接,所述第四牵引带安装有第二扣具,所述第二扣具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卡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牵引带的长度能够调节。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一端,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的第二端具有第三扣具,所述第三扣具用于和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卡接。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配置有收纳结构,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从所述第一扣具取下后适于容纳在所述收纳结构中。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位部的正面或所述靠背部的正面的凹槽。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还设置有适于收纳所述第一扣具的收纳槽。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配置有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所述第一肩带配置有第一子扣,所述第二肩带配置有第二子扣,所述第一子扣和所述第二子扣适于和所述第一扣具可拆卸地卡接;所述靠背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其中,当所述第一子扣、所述第二子扣和所述第一扣具卡接时,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适于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任一者中;当所述安全带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扣具接合时,所述第一子扣适于容纳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