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折叠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可调节座椅是一种椅座与椅背之间所夹角度可以进行调节的新型座椅,应用场景有客货两用的地铁,保证载货时椅座折叠释放车厢内空间;以及影院或大型会议室内,使散场时椅座能够折叠便于人员疏散。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座椅通常利用阻尼转轴实现椅座折叠与平展,但是阻尼转轴仅能实现椅座与椅背之间所夹角度的改变,在椅座平展时不能保持固定状态,在椅座折叠时不能保持锁紧状态;或是利用弹簧实现椅座折叠,但是弹簧卡合机构在经过多次折叠开启后容易卡死损坏,使用寿命短,并且弹簧卡合机构的零件容易卡手或划伤操作者手臂,安全性有待商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可调节座椅固定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有效固定位置的可调节座椅。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座椅,包括:
[0006]椅背,适于与外部支撑固定;
[0007]椅座,一端经由转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1),适于与外部支撑固定;椅座(2),一端经由转轴(3)可转动地悬接在所述椅背(1)上;所述转轴(3)内设有棘轮(31);卡合机构(4),包括凹槽(41)和设置于所述凹槽(41)槽内的卡榫(42);所述凹槽(41)由所述棘轮(31)边缘缺口形成,所述凹槽(41)槽壁延伸有第一凸起(43)与第二凸起(44);所述椅座(2)具有使所述第二凸起(44)自锁在所述卡榫(42)内的平展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凸起(43)自锁在所述卡榫(42)内的折叠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5),所述扶手(5)一端经由扶手转动轴(51)可转动的悬接在所述椅背(1)上;联动机构(8),包括主动轮(81)、从动轮(82)、惰轮(83)、传动带(84)与限位块(85);所述主动轮(81)套设于所述棘轮(31)外周;所述从动轮(82)套设于所述扶手转动轴(51)外周;所述惰轮(83)包括带齿惰轮(831)与无齿惰轮(832);所述传动带(84)环绕套设在所述主动轮(81)与所述从动轮(82)上,所述带齿惰轮(831)固定在所述椅背(1)上并与所述传动带(84)啮合以传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玉钤,王晓平,陈洺浩,鲁玮,王锋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物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