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768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制造领域,包括:获得产品的基础信息,生成产品的管理流程,获得第一工位下的预设时间阈值;对产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其中,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第一图像为产品进入第一工位图像,第二图像为产品离开第一工位图像;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采集时间差值,计算和预设时间阈值的比值获得第一工位的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将第一图像集合输入特征分析处理模型,得第一滞留时长影响参数;得预警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监督过程,导致存在难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的技术问题。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的技术问题。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实业发展的支持,工厂的自动化进程逐步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半自动化工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依赖人工操作,但在产品质量监督方面仍有很大不足。
[0003]目前对于产品质量问题主要依产品制作完成后依靠人工进行质检,此种方法可以查验出不合格的产品,却不容易了解具体原因。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监督过程,导致存在难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监督过程,导致存在难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的技术问题。通过读取产品的生产流程数据,采集产品进入和离开每一个工位时的图像数据及时间节点,计算时间节点差值,和产品在该工位加工的理论预设时间作比得到滞留时长参数,通过多方企业工厂联合训练的智能化模型分析产品进入该工位的加工图像,得到造成滞留时间影响的因素,综合比较滞留时长参数和造成滞留时间影响的因素,对实际造成滞留影响的因素进行预警,并依据预警信息对工位管理,消除对应的影响因素,达到了基于监督产品生产过程,及时发现生产问题的技术效果。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自动化产线管理系统,所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产品的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管理流程;根据所述管理流程获得第一工位下的预设时间阈值;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产品进入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产品离开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获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采集时间差值,基于所述采集时间差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比值获得所述第一工位的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将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输入特征分析处理模型,获得第一滞留时长影响参数;基于所述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和所述第一滞留影响参数生成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工位的预警信息;基于所述预警信息对所述产品进行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0008]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获得产品的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管理流程;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管理流程获得第一工位下的预设时间阈值;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产品进入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产品离开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时间阈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采集时间差值,基于所述采集时间差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比值获得所述第一工位的产品滞留时长参数;特征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输入特征分析处理模型,获得第一滞留时长影响参数;预警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和所述第一滞留影响参数生成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工位的预警信息;任务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对所述产品进行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0009]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获得产品的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管理流程;根据所述管理流程获得第一工位下的预设时间阈值;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产品进入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产品离开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获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采集时间差值,基于所述采集时间差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比值获得所述第一工位的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将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输入特征分析处理模型,获得第一滞留时长影响参数;基于所述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和所述第一滞留影响参数生成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工位的预警信息;基于所述预警信息对所述产品进行产线的自动化管理的技术方案,通过读取产品的生产流程数据,采集产品进入和离开每一个工位时的图像数据及时间节点,计算时间节点差值,和产品在该工位加工的理论预设时间作比得到滞留时长参数,通过多方企业工厂联合训练的智能化模型分析产品进入该工位的加工图像,得到造成滞留时间影响的因素,综合比较滞留时长参数和造成滞留时间影响的因素,对实际造成滞留影响的因素进行预警,并依据预警信息对工位管理,消除对应的影响因素,达到了基于监督产品生产过程,及时发现生产问题的技术效果。
[001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在第一工位中的质检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在进入第二工位前的质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信息提取模块11,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模块12,图像采集模块13,时间阈值确定模块14,特征分析处理模块15,预警信息生成模块16,任务执行模块17。
实施方式
[001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监督过程,导致存在难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的技术问题。通过读取产品的生产流程数据,采集产品进入和离开每一个工位时的图像数据及时间节点,计算时间节点差值,和产品在该工位加工的理论预设时间作比得到滞留时长参数,通过多方企业工厂联合训练的智能化模型分析产品进入该工位的加工图像,得到造成滞留时间影响的因素,综合比较滞留时长参数和造成滞留时间影响的因素,对实际造成滞留影响的因素进行预警,并依据预警信息对工位管理,消除对应的影响因素,达到了基于监督产品生产过程,及时发现生产问题的技术效果。
[0015]申请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实业发展的支持,工厂的自动化进程逐步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半自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自动化产线管理系统,所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产品的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管理流程;根据所述管理流程获得第一工位下的预设时间阈值;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产品进入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产品离开所述第一工位的图像;获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采集时间差值,基于所述采集时间差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的比值获得所述第一工位的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将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输入特征分析处理模型,获得第一滞留时长影响参数;基于所述产品滞留时长参数和所述第一滞留影响参数生成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工位的预警信息;基于所述预警信息对所述产品进行产线的自动化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协作系统获得预设特征分析处理模型;将所述第一工位下的所述产品的图像集合输入所述预设特征分析处理模型,获得第一训练参数;将所述第一训练参数反馈至所述协作系统,通过所述协作系统获得第一整合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整合参数为所述协作系统整合k个训练参数后获得,所述k个训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训练参数,且k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所述第一整合参数对所述预设特征分析处理模型进行参数更新,获得所述特征分析处理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二图像采集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结果为图像集合;构建所述第一工位下的用户特征和时间、设备特征和时间的影响关系集合;基于所述影响关系集合对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结果进行特征遍历,获得特征遍历结果;基于所述特征遍历结果对所述产品进行产线的自动化管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特征遍历结果获得用户遍历特征值和设备遍历特征值;基于所述用户遍历特征值和所述设备遍历特征值进行人机影响度占比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基于所述用户遍历特征值、所述设备遍历特征值和所述影响关系集合对所述产品的滞留进行解析和标识,获得第一标识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结果和所述分析结果对所述产品进行产线的自动化管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庆茂谢海章程紫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