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热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66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热管结构,包括左端板、右端板、筒体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卡接组件、弹簧、两个第一支撑块和第一翘板,卡接组件与筒体固定连接,且卡接组件自身可进行转动连接,卡接组件还与对应的卡接套体卡接,第一翘板的一端与卡接组件联动,通过卡接机构对左端板与右端板进行卡接固定,再通过卡接套体与移动槽进行定位,有效地解决了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具对筒体的左端盖和右端盖进行拆卸,该拆卸过程十分的费时费力,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螺栓与螺母并不能一次性对准,从而在对接螺母上浪费了许多时间的问题。了许多时间的问题。了许多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热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热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感应加热器采用电磁感应方式加热流体介质,传统的电磁感应加热器的感应加热采用螺旋线圈用于对流体介质的加热,如水、气体、油等介质。金属导磁体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又称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加热金属外筒18内的流体介质。这种结构的感应加热器在加热流体介质时存在问题如下:流体介质与金属外筒接触面积小,加热不均匀;功率越大,要求螺旋线圈的电感量就越小,金属导磁体接触面积功率分布越不均匀,因此难于实现大功率流体介质感应加热,电阻加热器,主要结构为电热管,利用电阻的原理对介质进行加热,它是在金属管中放入电热元件,并在空隙部分紧密填充有绝缘体。工作时电热元件发出的热量经过绝缘体和金属管的热传导来加热周围的流体介质。电阻加热流体介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电热元件在电热管的中心,不与加热介质直接接触,因此,它的温度高,热效率低。特别是加热水时,易在金属管表面结垢后使传热效率降低,使其局部温度升高而烧坏,安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0003]现有技术专利CN206522915U公开了一种蜂窝式电磁热管加热器,包括外筒、发热体、安装在外左右外端的左端盖和右端盖,其中外筒内设置有蜂窝式电磁发热体,外筒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蜂窝式电磁发热体的左端板和右端板密封连接,蜂窝式电磁发热体结构如下:呈蜂窝式布置的电磁热管安装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本技术转换效率高、换热面积大、热量分布均匀,无电磁辐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
[0004]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筒体的左端盖和右端盖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当工作人员对蜂窝式电磁发热体进行维护与保养时,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具对筒体的左端盖和右端盖进行拆卸,该拆卸过程十分的费时费力,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螺栓与螺母并不能一次性对准,从而在对接螺母上浪费了许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热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筒体的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当工作人员对蜂窝式电磁发热体进行维护与保养时,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具对所述筒体的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进行拆卸,该拆卸过程十分的费时费力,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螺栓与螺母并不能一次性对准,从而在对接螺母上浪费了许多时间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配电柜,包括左端板、右端板、筒体和卡接机构,所述左端板与所述右端板的前端均滑动设置有四个卡接套体,且四个所述卡接套体分别呈十字对称设置,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具有四个移动槽,且四个所述移动槽分别呈十字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槽的一侧接通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下方接通有活动槽,所述活动
槽的后侧具有滑动槽,所述左端板与所述筒体卡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右端板与所述筒体卡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且四个所述卡接套体分别与所述筒体卡接,并通过对应的所述移动槽滑动至对应的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四个所述卡接机构,且位于对移动所述活动槽内,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组件、弹簧、两个第一支撑块和第一翘板,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卡接组件自身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卡接组件还与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卡接,并位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弹簧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卡接组件的下方,且抵持所述卡接组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分别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卡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翘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翘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接组件联动,并位于所述卡接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翘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槽。
[0007]其中,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把手和抵持块,所述把手与所述抵持块,并位于所述抵持块上,所述抵持块与所述筒体滑动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抵持块抵持所述第一翘板的另一端。
[0008]其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块、两个第二支撑块和第二翘板,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翘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翘板的一端,且所述卡块还与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卡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分别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翘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且所述第二翘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翘板联动,并位于所述第一翘板的下方。
[0009]其中,所述电磁热管结构还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筒体接通,并位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流体入口一端。
[0010]其中,所述筒体包括多个电磁热管和筒体本体,多个所述电磁热管分别与所述筒体本体固定连接,并均匀分布于所述筒体本体内,所述左端板与所述筒体本体卡接,所述右端板与所述筒体本体卡接,所述抵持块与所述筒体本体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分别与所述筒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筒体本体接通,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筒体本体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热管结构,通过按压对应的所述第一翘板,所述翘板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进行运动,使所述第一翘板的一端对所述卡接组件进行向上推动,所述卡接组件受到推力,使所述卡接组件的一端进行向上运动,同时所述卡接组件另一端向下进行运动,使所述卡接组件从对应的所述卡接槽内移出,从而使所述卡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分离,同时所述卡接组件受到所述弹簧的作用自动向上运动至所述卡接槽内,再通过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使所述卡接套体从所述卡接槽内移动至所述移动槽内,即可对所述左端板与所述右端板进行拆卸,当需要安装时,只需将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插入对应的所述移动槽内,再滑动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使所述卡接套体进入对应的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卡接套体推动所述卡接组件,使所述卡接组件向下进行运动,当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卡接套体的卡槽进行相遇时,所述卡接组件受到弹簧的作用,自动向上进行运动,从而使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卡接套体进行卡接,以此方式解决了由于所述筒体的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当工作人员对蜂窝式电磁发热体进行维护与保
养时,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具对所述筒体的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进行拆卸,该拆卸过程十分的费时费力,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螺栓与螺母并不能一次性对准,从而在对接螺母上浪费了许多时间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热管结构,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筒体,所述左端板与所述右端板的前端均滑动设置有四个卡接套体,且四个所述卡接套体分别呈十字对称设置,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具有四个移动槽,且四个所述移动槽分别呈十字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槽的一侧接通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下方接通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后侧具有滑动槽,所述左端板与所述筒体卡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右端板与所述筒体卡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且四个所述卡接套体分别与所述筒体卡接,并通过对应的所述移动槽滑动至对应的所述卡接槽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机构;所述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四个所述卡接机构,且位于对移动所述活动槽内,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组件、弹簧、两个第一支撑块和第一翘板,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卡接组件自身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卡接组件还与对应的所述卡接套体卡接,并位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弹簧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卡接组件的下方,且抵持所述卡接组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分别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卡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翘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翘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接组件联动,并位于所述卡接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翘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顺李明哲李鹏郭建伟陈宠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上哲筑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