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配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746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7
一种自动配液系统,包括安装支架、移液器、移液头装置、取液转盘和注液转盘;安装支架的顶部设有竖直滑槽,竖直滑槽内设有移液器;移液器的下方设有移液头装置;移液头装置包括承托盒、移液头、水平滑槽、收纳盒;移液头设置于承托盒上,水平滑槽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承托盒与水平滑槽滑动连接;收纳盒设置于水平滑槽的一端,水平滑槽的另一端位于移液器的下方;安装支架的底部为支架底座,注液转盘设置于支架底座上;取液转盘设置于注液转盘的上方,并与注液转盘同轴;注液转盘上设有多个注液管;取液转盘上设有取液管。本技术中自动配液系统相比于人工进行配液的方式更加精准与高效,也不易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易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易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配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配置
,尤其是涉及自动配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溶液配制可以说是实验室分析人员最基础的一门技术,也是每天工作中的必选项。液体溶液的配置包括溶质的计算、移液、定容等基础操作,还包括一些混合溶液的前后加入顺序及利用一些试剂自身的化学性质,掌握了溶液配制的技巧,可以大大缩短配置时间,提高实验效率。移液器是实验室配液常用的小型工具,目前实验室在液体的取样、配液混合等操作中,基本是通过人工操作移液器完成。
[0003]人工配液的方式在进行多个样本、多个实验条件的液体配置时,配液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样品加错的情况,对于一些有毒易挥发液体试剂的吸取,人工手动配液还存在着对人员安全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配液系统,以缓解人工配液的方式在进行多个样本、多个实验条件的液体配置时,配液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样品加错的情况,对于一些有毒易挥发液体试剂的吸取,人工手动配液还存在着对人员安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配液系统,包括安装支架、移液器、移液头装置、取液转盘和注液转盘;
[0007]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移液器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内,且所述竖直滑槽与所述移液器之间设有第一动力装置;
[0008]所述移液头装置设置于所述移液器的下方;所述移液头装置包括承托盒、移液头、水平滑槽、收纳盒;多个所述移液头设置于所述承托盒上,所述水平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承托盒与所述水平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水平滑槽与所述承托盒之间设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收纳盒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的一端,所述水平滑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液器的下方;所述收纳盒设有入口,所述承托盒可沿所述水平滑槽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收纳盒内;
[0009]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为支架底座,所述注液转盘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取液转盘设置于所述注液转盘的上方,并与所述注液转盘同轴;所述注液转盘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取液转盘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注液转盘与所述取液转盘均为大割圆结构;所述注液转盘上设有多个注液管,多个所述注液管均匀分布于同一条弧线上;所述取液转盘上设有多个取液管,多个所述取液管均匀分布于同一条弧线上,且一个所述取液管位于一个所述注液管的上方;
[0010]所述移液器分布于同一条弧线上;所述移液器所在弧线位于所述取液管所在弧线的上方,并与所述取液管所在弧线和所述注液管所在弧线同轴且等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杠;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的顶端,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杠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竖直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的后侧,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丝母;所述移液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母连接;
[0012]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杠连接;所述第二丝杠水平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的底部,所述第二丝杠设有第二丝母;所述承托盒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丝母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移液器上设有移液头拆卸组件;所述移液头拆卸组件包括连接板、打杆和卸料板;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的顶端,所述打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且所述打杆竖直向下;所述移液器的外部设有罩壳,所述罩壳上开设有卸料板滑槽,且所述卸料板滑槽竖直向下;所述打杆设置于所述罩壳的内部,且所述打杆的顶端设有第三滑块;所述打杆通过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卸料板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打杆上还设有打块,所述打块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打块设置于所述罩壳的外部,且所述打块位于所述打杆的正下方。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移液头收集盒,所述移液头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且所述移液头收集盒位于所述移液器的下方。
[0015]进一步地,移液器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丝杠、活塞杆、套筒和套筒外壳;第三丝杠的顶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的顶端与第三丝杠的底端连接,套筒套设于活塞杆的外部,且活塞杆与套筒滑动连接;套筒外壳套设于套筒的外部。
[0016]进一步地,移液器还包括气泵,气泵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连接有气阀;套筒的侧壁设有接口,气泵通过气阀与接口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移液器设置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移液器、第二移液器和第三移液器;所述第一移液器的取液范围为100

1000μl,所述第二移液器取液范围为10

100μl,所述第三移液器的取液范围为0.5

10μl。
[0018]进一步地,所述承托盒包括承托底板、顶罩、承托支架、扭片卷和阻尼条;
[0019]所述承托支架设置于所述承托底板的上方,且所述承托支架上开设有七组平行的第一槽道;所述扭片卷具有七组,且七组所述扭片卷同轴;一组所述扭片卷设置于一组所述第一槽道的一端;所述顶罩罩设于所述承托支架与所述扭片卷的外部,且所述顶罩上开设有七组平行的第二槽道,一组所述第二槽道位于一组所述第一槽道的正上方;一组所述扭片卷的自由端位于一组所述第一槽道与一组所述第二槽道之间,且所述扭片卷的自由端设有四个安装孔位,一个所述移液头设置于一个所述安装孔位内,且所述移液头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槽道的上方,所述移液头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槽道的下方;所述阻尼条设置于所述扭片卷上,并位于所述扭片卷与所述顶罩之间。
[0020]进一步地,第二槽道的靠近扭片卷的一端设有定位挡板。
[0021]进一步地,移液头装置还包括紫外灯,一个紫外灯设置于收纳盒内,一个紫外灯设置于承托底板上。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自动配液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3](1)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方案中,移液器可通过第一动力装置带动其沿竖直
滑槽移动,在移动至竖直滑槽的底端时,移液器的底端插入其下方的移液头并进行自动安装,移液头安装完成后,承托盒承载着剩余的移液头在第二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沿水平滑槽移动至收纳盒内,此时取液转盘在第二旋转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至移液器的下方,多组移液器从取液转盘上的取液管内进行取液,在完成取液步骤之后,取液转盘转动至原位,注液转盘在第一旋转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至移液器的下方,再向注液转盘上的注液管内分别进行注液配置;多组移液器可根据使配液需求同时从多个不同的取液管内进行取液,也可多组移液器逐一进行多次取液,注液时多组移液器可同时向多个不同的注液管内进行注液,也可多组移液器逐一向同一注液管内进行注液,这样可实现同时配置多组相同的溶液,也能够同时配置多种不同的溶液,实现自动配液的多样化需求,且自动配液系统相比于人工进行配液的方式更加精准,效率较高,也不易因一些特殊液体的化学特性对人员的安全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移液器、移液头装置、取液转盘和注液转盘;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移液器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内,且所述竖直滑槽与所述移液器之间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移液头装置设置于所述移液器的下方;所述移液头装置包括承托盒、移液头、水平滑槽、收纳盒;多个所述移液头设置于所述承托盒上,所述水平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承托盒与所述水平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水平滑槽与所述承托盒之间设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收纳盒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的一端,所述水平滑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液器的下方;所述收纳盒设有入口,所述承托盒可沿所述水平滑槽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收纳盒内;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为支架底座,所述注液转盘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取液转盘设置于所述注液转盘的上方,并与所述注液转盘同轴;所述注液转盘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取液转盘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注液转盘与所述取液转盘均为大割圆结构;所述注液转盘上设有多个注液管,多个所述注液管均匀分布于同一条弧线上;所述取液转盘上设有多个取液管,多个所述取液管均匀分布于同一条弧线上,且一个所述取液管位于一个所述注液管的上方;所述移液器分布于同一条弧线上;所述移液器所在弧线位于所述取液管所在弧线的上方,并与所述取液管所在弧线和所述注液管所在弧线同轴且等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杠;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的顶端,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杠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竖直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的后侧,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丝母;所述移液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母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杠连接;所述第二丝杠水平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的底部,所述第二丝杠设有第二丝母;所述承托盒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丝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上设有移液头拆卸组件;所述移液头拆卸组件包括连接板、打杆和卸料板;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于所述竖直滑槽的顶端,所述打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且所述打杆竖直向下;所述移液器的外部设有罩壳,所述罩壳上开设有卸料板滑槽,且所述卸料板滑槽竖直向下;所述打杆设置于所述罩壳的内部,且所述打杆的顶端设有第三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莹周宇杨新宇李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