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737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是由下水回收单元、曝气处理单元、压滤单元和给药蒸馏单元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基于下水回收单元对雨水进行收集、杂质打碎以及排放工作,曝气处理单元执行曝气除杂处理,达成对沉淀物的曝气功能,并对杂质进行过滤回收,压滤单元基于施压原理与多层滤膜结构配合,达成进一步过滤效果,药蒸馏单元用于对水体进行施药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蒸馏工作,达成对水体最终处理效果,以全自动化的处理手段,实现对于园林范围内因大气运作落于地面雨水的完善处理效果,避免水体内杂质、污垢残留,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污染的情况发生。污染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处理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回收处理方法,是一种对随大气运作雨水效应回流至地面雨水的专业回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基于水处理手段,达成对于雨水的充分回收利用功能,避免淡水资源浪费情况发生,进而达成环境保护治理的效果。
[0003]在雨水回收处理方法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常规类型雨水回收处理方法,其原理一般是通过搭建雨水收集塔进行过滤回收工作,而落于地面的水只能随地下水流通,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且在园林范围内,雨水落于地面往往会夹带枯叶、碎砂等进行排放,对于水体的处理工作造成阻碍,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是由下水回收单元、曝气处理单元、压滤单元和给药蒸馏单元组成;所述下水回收单元之间相连通,所述下水回收单元的末端与曝气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下水回收单元用于对园林中含有落叶、杂草等杂质水体进行回收处理;所述曝气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压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曝气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曝气除杂处理,达成对沉淀物的曝气处理功能,并对杂质进行过滤回收;所述压滤单元的输出端与给药蒸馏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压滤单元具体是基于施压原理与多层滤膜结构配合,达成进一步过滤效果;所述给药蒸馏单元用于对水体进行施药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蒸馏工作,达成对水体最终处理效果,确保水体内杂质、污垢被充分过滤。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水回收单元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顶端装有下水井体,所述下水井体的井口位置内侧装有铁丝网,所述下水井体的井口位置内侧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上表面等距开设有通槽,所述三通管的内侧等距安装有打碎机构,所述打碎机构包括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固定安装在三通管的上端内侧,所述锥形管的内侧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装有刀盘,所述三通管的底部两端均装有软胶管,所述三通管之间通过抱箍、弯管、管道三通、通水直管相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曝气处理单元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所述第一齿轮泵的输入端与三通管之间通过通水管相连通,所述蓄水池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装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底端装有防溢阀,所述防溢阀的输出端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贯穿至蓄水池的内
侧并与蓄水池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等距安装有曝气接口,所述蓄水池的内侧靠第二齿轮泵一端装有水体监测仪,所述蓄水池的顶端两侧均装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内侧传动连接有行程架,所述行程架的内侧传动连接有电驱动轴,所述电驱动轴的外表面装有叶轮组,所述叶轮组由多组导水叶轮构成,所述行程架的两侧均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装有滤水框,所述滤水框转动连接在行程架的内侧,所述行程架的前端底部装有支杆,所述滤水框的底部与支杆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滤水框的内侧装有振动电机,所述行程架的内侧装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内侧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收集框与滤水框相贴合,所述收集框的后端装有排污软管,所述排污软管末端可装配涡轮泵导出污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滤单元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上三通和下三通,所述上三通的其中一端装有引流泵,所述引流泵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泵的输出端之间通过通水管相连通,所述上三通的其中另一端装有增压泵,所述下三通的其中一端装有排流阀,所述下三通的其中另一端装有排气折弯管,所述排气折弯管的顶端装有排气阀,所述上三通和下三通之间设置有过滤膜组件,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通水筒体,所述通水筒体的内侧装有超细滤膜,所述通水筒体之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其中两组所述通水筒体分别与上三通和下三通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座的后端顶部装有后套壳,所述后套壳的前端一侧转动连接有前套壳,所述前套壳与后套壳之间通过卡扣相连接,所述后套壳与前套壳套设在过滤膜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后套壳的内侧顶部装有气囊套,所述气囊套的输入端装有电控风机,所述电控风机固定安装在后套壳的顶端,所述气囊套套设在滤膜组件的外表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给药蒸馏单元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装有外支架,所述上筒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装有抽送泵、给药箱,所述抽送泵与排流阀之间通过通水管相连通,所述抽送泵的表面装有液体流量计,所述给药箱的表面装有控制器,所述液体流量计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底端装有通水接头,所述通水接头的中段位置装有电控阀,所述下筒体的内侧底部装有导电片,所述下筒体的内侧装有内罐体,所述内罐体与通水接头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内罐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内部填充有铁氧体,所述通水接头的底部外表面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设置为多段折弯结构。
[0010]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下水回收单元布设于园林内部各排水位置,基于下水回收单元对雨水进行收集、杂质打碎以及统一排放工作;S2:曝气处理单元执行曝气除杂处理,达成对沉淀物的曝气处理功能,并对杂质进行过滤回收;S3:压滤单元基于施压原理与多层滤膜结构配合,达成进一步过滤效果;S4:药蒸馏单元用于对水体进行施药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蒸馏工作,达成对水体最终处理效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所述基于下水回收单元对雨水进行收集、杂质打碎以及统一排放工作的步骤具体为:S101:雨水水流汇集,通过井盖的通槽进入下水井体内侧,基于铁丝网阻隔大颗粒
物,并沿下水井体进入三通管上端;S102:以锥形管进行水流的进一步聚集工作,使得水体能够与刀盘充分接触;S103:通过微型电机的运作带动刀盘旋转,对水流中颗粒物进行打碎,避免三通管堵塞情况发生,确保水体流通的顺畅性;S104:三通管之间通过抱箍、弯管、管道三通、通水直管相连接,构建管道流通结构,对多位置雨水进行汇集,统一位置排放。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所述曝气处理单元执行曝气除杂处理,达成对沉淀物的曝气处理功能,并对杂质进行过滤回收的步骤具体为:S201:基于第一齿轮泵运作,引入三通管所统一排放水体,进入蓄水池;S202:通过鼓风机的运作,将外部气流引入送气管,并通过分流管表面曝气接口排出微气泡,执行曝气处理,在鼓风机停止运作时,基于防溢阀避免水流倒灌;S203:通过电动滑轨运作,对行程架位置进行调节,并在过程中基于电驱动轴的运作,带动叶轮组旋转,基于多组导水叶轮,达成引流效果,使得因曝气处理浮在水体表面的杂质,通过滤水框进行收集;S204:基于驱动电机运作带动滤水框翻转,开启振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是由下水回收单元(1)、曝气处理单元(2)、压滤单元(3)和给药蒸馏单元(4)组成;所述下水回收单元(1)之间相连通,所述下水回收单元(1)的末端与曝气处理单元(2)相连接,所述下水回收单元(1)用于对园林中含有落叶、杂草等杂质水体进行回收处理;所述曝气处理单元(2)的输出端与压滤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曝气处理单元(2)用于执行曝气除杂处理,达成对沉淀物的曝气处理功能,并对杂质进行过滤回收;所述压滤单元(3)的输出端与给药蒸馏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压滤单元(3)具体是基于施压原理与多层滤膜结构配合,达成进一步过滤效果;所述给药蒸馏单元(4)用于对水体进行施药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蒸馏工作,达成对水体最终处理效果,确保水体内杂质、污垢被充分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回收单元(1)包括三通管(101),所述三通管(101)的顶端装有下水井体(102),所述下水井体(102)的井口位置内侧装有铁丝网(103),所述下水井体(102)的井口位置内侧设置有井盖(104),所述井盖(104)的上表面等距开设有通槽,所述三通管(101)的内侧等距安装有打碎机构,所述打碎机构包括锥形管(105),所述锥形管(105)固定安装在三通管(101)的上端内侧,所述锥形管(105)的内侧装有微型电机(106),所述微型电机(106)的输出端装有刀盘(107),所述三通管(101)的底部两端均装有软胶管(108),所述三通管(101)之间通过抱箍、弯管、管道三通、通水直管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处理单元(2)包括蓄水池(201),所述蓄水池(201)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泵(202)和第二齿轮泵(203),所述第一齿轮泵(202)的输入端与三通管(101)之间通过通水管相连通,所述蓄水池(201)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204),所述鼓风机(204)的输出端装有送气管(205),所述送气管(205)的底端装有防溢阀(206),所述防溢阀(206)的输出端装有分流管(207),所述分流管(207)贯穿至蓄水池(201)的内侧并与蓄水池(201)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207)的外表面等距安装有曝气接口(208),所述蓄水池(201)的内侧靠第二齿轮泵(203)一端装有水体监测仪(209),所述蓄水池(201)的顶端两侧均装有电动滑轨(210),所述电动滑轨(210)的内侧传动连接有行程架(211),所述行程架(211)的内侧传动连接有电驱动轴(212),所述电驱动轴(212)的外表面装有叶轮组(213),所述叶轮组(213)由多组导水叶轮构成,所述行程架(211)的两侧均装有驱动电机(214),所述驱动电机(214)的输出端装有滤水框(215),所述滤水框(215)转动连接在行程架(211)的内侧,所述行程架(211)的前端底部装有支杆,所述滤水框(215)的底部与支杆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滤水框(215)的内侧装有振动电机(216),所述行程架(211)的内侧装有收集框(217),所述收集框(217)的内侧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收集框(217)与滤水框(215)相贴合,所述收集框(217)的后端装有排污软管(218),所述排污软管(218)末端可装配涡轮泵导出污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单元(3)包括上支撑座(301)和下支撑座(302),所述上支撑座(301)与下支撑座(302)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上三通(303)和下三通(306),所述上三通(303)的其中一端装有引流泵(304),所述引流泵(304)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泵(203)的输出端之间通过通水管相连通,所
述上三通(303)的其中另一端装有增压泵(305),所述下三通(306)的其中一端装有排流阀(307),所述下三通(306)的其中另一端装有排气折弯管(308),所述排气折弯管(308)的顶端装有排气阀(309),所述上三通(303)和下三通(306)之间设置有过滤膜组件,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通水筒体(310),所述通水筒体(310)的内侧装有超细滤膜(311),所述通水筒体(310)之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其中两组所述通水筒体(310)分别与上三通(303)和下三通(306)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座(302)的后端顶部装有后套壳(312),所述后套壳(312)的前端一侧转动连接有前套壳(315),所述前套壳(315)与后套壳(312)之间通过卡扣相连接,所述后套壳(312)与前套壳(315)套设在过滤膜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后套壳(312)的内侧顶部装有气囊套(313),所述气囊套(313)的输入端装有电控风机(314),所述电控风机(314)固定安装在后套壳(312)的顶端,所述气囊套(313)套设在滤膜组件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蒸馏单元(4)包括上筒体(401)和下筒体(402),所述上筒体(401)和下筒体(402)之间装有外支架(403),所述上筒体(4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盖(404),所述顶盖(404)的上表面装有抽送泵(405)、给药箱(407),所述抽送泵(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宝文林涛李肃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孟子居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