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22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定位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包括能够承载患者的移动托板,所述移动托板两侧设有测距块,所述测距块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测量移动距离的测距装置,且所述移动托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能够减少移动摩擦以提高移动精度的轴承;该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能够基于设有的轴承减少移动定位过程中的摩擦,能够减少磨损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该定位结构主要通过螺杆驱动,能够实现移动托板的往复移动,同时能够配合位于板体两侧测距块处安装的测距装置测量移动距离,能够便于获得准确的定位移动。确的定位移动。确的定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核磁共振定位结构
,具体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0003]目前医疗用核磁共振设备需要将患者推入内部核磁线圈所处的位置处进行扫描,目前的主流核磁共振扫描仪的床板均设有能够可拆卸安装头颅线圈、胳膊线圈等设备的固定位点,患者需要佩戴头颅线圈、胳膊线圈等设备以便于扫描;最后需要能够移动用于承载患者的床板,使得头颅线圈、胳膊线圈等设备到达扫描位置处实现定位,需要获得一种能够实现移动以便于快速定位扫描的结构。鉴于此,我们提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包括能够承载患者的移动托板,所述移动托板两侧设有测距块,所述测距块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测量移动距离的测距装置,且所述移动托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能够减少移动摩擦以提高移动精度的轴承。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托板移动方向的板体上设有转动孔,且两侧所述转动孔内可转动的安装有螺杆。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任意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杆另一端并位于对应位置所述转动孔的外侧处设有能够防止脱轨的防脱块。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托板下方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咬合槽,且所述移动托板包括能够滑动安装在所述咬合槽内的咬合块。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螺纹通道,所述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通道内。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托板与所述升降座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转动槽和滚动槽,且多个所述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内并能够与所述滚动槽槽壁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测距块内侧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模块或设备,能够测量移动距离以完成定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能够基于设有的轴承减少移动定位过程中
的摩擦,能够减少磨损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该定位结构主要通过螺杆驱动,能够实现移动托板的往复移动,同时能够配合位于板体两侧测距块处安装的测距装置测量移动距离,能够便于获得准确的定位移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移动托板剖切面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0020]1、移动托板;101、咬合块;102、转动槽;103、轴承;104、转动孔;105、测距块;2、升降座;201、螺纹通道;202、滚动槽;203、咬合槽;3、驱动电机;4、螺杆;401、防脱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详述上述技术方案:
[0024]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包括能够承载患者的移动托板1,移动托板1两侧设有测距块105,测距块105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测量移动距离的测距装置,且移动托板1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能够减少移动摩擦以提高移动精度的轴承103。
[0025]移动托板1移动方向的板体上设有转动孔104,且两侧转动孔104内可转动的安装有螺杆4,螺杆4左端与驱动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螺杆4另一端并位于对应位置转动孔104的外侧处设有能够防止脱轨的防脱块401,能够避免丝杆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托板1滑出,起到限位作用。
[0026]移动托板1下方设有升降座2,升降座2上设有咬合槽203,且移动托板1包括能够滑动安装在咬合槽203内的咬合块101,升降座2上设有螺纹通道201,螺杆4螺纹安装在螺纹通道201内。如图3和图4所示,起到限位移动的作用,能够固定螺杆4,避免移动托板1发生转动,使其能基于丝杆运动带动移动托板1的移动。
[0027]移动托板1与升降座2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转动槽102和滚动槽202,且多个轴承103可转动的安装在转动槽102内并能够与滚动槽202槽壁接触,减少摩损,便于定位。
[0028]测距块105内侧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模块,能够测量移动距离以完成定位,本实施
例激光测距模块具体采用TOF 400F 4M激光测距传感器模块,便于根据不同的扫描部位调节移动定位距离。
[0029]本实施例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以患者检测头颅扫描成像为例,首先将头颅扫描感应头盔固定安装在移动托板1设有的头部位点上,接着患者躺入佩戴,该扫描部位相对于移动托板1已经完成定位,接着根据核磁共振扫描仓的扫描线圈位置或距离,控制驱动电机3转动,带动移动托板1移动,移动过程中TOF 400F 4M激光测距传感器模块测距,移动至对应位置后停止移动完成定位,能够直接将所需扫描部位移动定位至扫描范围内。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包括能够承载患者的移动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板(1)两侧设有测距块(105),所述测距块(105)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测量移动距离的测距装置,且所述移动托板(1)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能够减少移动摩擦以提高移动精度的轴承(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板(1)移动方向的板体上设有转动孔(104),且两侧所述转动孔(104)内可转动的安装有螺杆(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任意一端与驱动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杆(4)另一端并位于对应位置所述转动孔(104)的外侧处设有能够防止脱轨的防脱块(4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黄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深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