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箱及净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20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水箱及净饮机。原水箱包括水箱主体和提手,设置提手与水箱主体转动连接,提手的两端设有转轴且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台,水箱主体两端壁面上开设有转轴孔且转轴孔径向向外延伸出与第一凸台相匹配的卡槽;在转轴扣入转轴孔后,能够使得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部分重叠,以使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以第一干涉量部分重叠,能够防止出现当用户转动提手时,提手的凸台结构容易卡在卡槽内而出现无法转动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饮机存在原水箱的提手容易被损坏并脱落的问题。提手容易被损坏并脱落的问题。提手容易被损坏并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水箱及净饮机


[0001]本技术涉及净饮机
,尤其涉及一种原水箱及净饮机。

技术介绍

[0002]净饮机作为一种新型净水产品,将净水、饮水、制冷、制热功能融于一体,最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便捷、安全、健康的饮水需求。净饮机内置原水箱,使其能够直接添加自来水,让消费者彻底告别笨重的桶装水,而一体化的设计更是弥补了传统的饮水机与水桶联合使用所带来的不便捷性。
[0003]目前市面上的净饮机中的原水箱结构,均为可拆卸式的,一般采用侧向开口并在开口处增设滑动槽用于安装具有凸台结构的提手的方法,使提手与原水箱转动连接。由于开口处的滑动槽比提手的凸台结构稍宽,当用户转动提手到滑动槽的位置时,提手的凸台结构容易卡在滑动槽内无法转动,若用户继续用力则会使凸台断裂,导致提手容易损坏并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水箱及净饮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净饮机存在原水箱的提手轻易损坏并脱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原水箱,所述原水箱包括水箱主体和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水箱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提手的两端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台,所述水箱主体两端壁面上开设有转轴孔且所述转轴孔径向向外延伸出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匹配的卡槽;所述转轴扣入所述转轴孔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卡槽的边缘以第一干涉量部分重叠。
[0006]优选地,所述卡槽的边缘设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所述下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二预设夹角。
[0007]优选地,所述上端面设有顺延部,所述顺延部的厚度中间大并沿两端逐渐变小。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靠近所述水箱主体一端的截面沿远离所述水箱主体一端逐渐减小。
[0009]优选地,所述原水箱还包括水位提醒组件,所述水位提醒组件包括安装罩、浮球和浮子盖,所述安装罩弯曲并与所述水箱主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滑动槽,所述浮球设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浮子盖与所述安装罩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罩的侧壁设有滑动缺口,所述浮球的侧壁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卡设于所述滑动缺口中,并可沿所述滑动缺口滑动。
[0010]优选地,所述浮子盖盖设于所述滑动槽的槽口,所述提手抵接所述浮子盖,使得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卡槽的边缘以第二干涉量部分重叠,其中,所述第二干涉量大于所述第一干涉量。
[0011]优选地,所述浮子盖包括连接部和盖合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盖合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盖合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沿所述浮子盖的盖合方向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的厚度沿远离所述盖合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3]优选地,所述原水箱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原水箱主体分隔为彼此独立的原水腔和废水腔两个腔体;所述原水箱主体的底壁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对应所述原水腔设置,所述进水口对应所述废水腔设置。
[001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净饮机,所述净饮机包括上述的原水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水箱及净饮机,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设置提手与水箱主体转动连接,提手的两端设有转轴且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台,水箱主体两端壁面上开设有转轴孔且转轴孔径向向外延伸出与第一凸台相匹配的卡槽;在转轴扣入转轴孔后,能够使得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部分重叠,以使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以第一干涉量部分重叠,能够防止出现当用户转动提手时,提手的凸台结构容易卡在卡槽内而出现无法转动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饮机存在原水箱的提手容易被损坏并脱落的问题。
[0017]2、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卡槽的边缘设有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下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二预设夹角。下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二预设夹角设置,能够使安装提手过程中,第一凸台在塞进与之相匹配的卡槽中时,卡槽具有足够的空间宽度使第一凸台能够成功装配卡入;上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一预设夹角设置,能够使提手装配成功后在自然状态下增强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重叠抵接的稳固性。
[0018]3、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在卡槽的边缘的上端面设有顺延部,将顺延部的厚度设置为中间大并沿两端逐渐变小,使得用户在转动提手时,能够减小提手因转动产生的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使提手的转动更顺畅并且更省力。
[0019]4、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设置第一凸台靠近水箱主体一端的横截面沿远离水箱主体一端逐渐减小,以使第一凸台形成喇叭口形状,该喇叭口形状结构增强第一凸台与卡槽边缘以第一干涉量部分重叠抵接的稳固性,有效地避免提手的转轴卡进水箱主体的转轴孔中的情况出现,从而防止提手被损坏而脱离。
[0020]5、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原水箱还包括水位提醒组件,水位提醒组件包括安装罩、浮球和浮子盖,安装罩弯曲并与水箱主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滑动槽,将浮球设于滑动槽中,浮子盖与安装罩可拆卸连接;安装罩的侧壁设有滑动缺口,浮球的侧壁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卡设于滑动缺口中,并可沿滑动缺口滑动,能够使第二凸台被限制在滑动缺口中滑动,从而将浮球限制在滑动槽内滑动。当水箱主体的废水腔中液体不断增加时,浮球受到浮力上升,同时第二凸台在缺口内上升,使用户可以通过浮球上升位置来判断废水腔中的废水量,当第二凸台上升至滑动缺口顶部与浮子盖抵接而无法继续上升时,能够提醒用户需要及时排出废水。
[0021]6、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浮子盖盖设于滑动槽的槽口,提手抵接浮子盖,使得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以第二干涉量部分重叠,其中,第二干涉量大于第一干涉量,安装完浮子盖后能够将提手与浮子盖抵接的部位往水箱主体的开口方向上被抬高上移,同时增大第一凸台与卡槽的边缘部分重叠的干涉量,并且能够增强提手的第一凸台与水箱主体
两端的卡槽之间的装配的稳固性,进一步避免提手的第一凸台卡在卡槽内而出现无法转动的情况。
[0022]7、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浮子盖包括连接部和盖合部,设置连接部与盖合部连接,连接部开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的设置能够给连接部塞进滑动槽时提供让位空间,从而防止在装配过程中连接部出现断裂的情况,增强浮子盖与滑动槽之间可拆卸装配的简便性,并能够增强浮子盖盖合后的稳定性。此外,盖合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当滑动槽和废水腔中灌满液体后,透气孔用于滑动槽内的空气流通,能够在浮球下滑时避免滑动槽内因液体填满使浮球与安装罩内壁形成相对真空状态,进而避免浮球因相对真空状态导致被卡于安装罩内壁而无法浮动。
[0023]8、本技术所提供的原水箱中,连接部的外侧沿浮子盖的盖合方向设置有导向凸条,将连接部塞进滑动槽中来进行浮子盖的装配时,通过设置导向凸条的厚度沿远离盖合部的方向逐渐减小,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辅助连接部轻易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包括水箱主体和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水箱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提手的两端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凸台,所述水箱主体两端壁面上开设有转轴孔且所述转轴孔径向向外延伸出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匹配的卡槽;所述转轴扣入所述转轴孔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卡槽的边缘以第一干涉量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边缘设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所述下端面的边缘线与水平线形成第二预设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设有顺延部,所述顺延部的厚度中间大并沿两端逐渐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靠近所述水箱主体一端的截面沿远离所述水箱主体一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还包括水位提醒组件,所述水位提醒组件包括安装罩、浮球和浮子盖,所述安装罩弯曲并与所述水箱主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滑动槽,所述浮球设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浮子盖与所述安装罩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罩的侧壁设有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贝曾敏炽龚圆杰张涛何海张兴致周栋范婷李树安朱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