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丁爽专利>正文

一种钓鱼浮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12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浮漂应用于溪流钓时不易被观察或稳定性较差的弊端,提供一种钓鱼浮漂结构,属于渔具技术领域,包括钓鱼主线,钓鱼主线上套设有浮漂座和至少一个水下浮漂,水下浮漂位于浮漂座和钓鱼主线下端之间,浮漂座的两侧设有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上的太空豆,所述浮漂座上固定有立式浮漂。该钓鱼浮漂结构能够应用于溪流钓,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容易被观察,有利于提升溪流钓的渔获。有利于提升溪流钓的渔获。有利于提升溪流钓的渔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钓鱼浮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渔具
,具体涉及一种钓鱼浮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浮标等,是钓鱼的重要渔具之一,用于传递鱼吞食钓饵的信息、表明钓饵的位置、使饵钩处于不同水层、显示水的深浅等功能。
[0003]溪流钓相对于池塘垂钓,水流更快,一般采用长条浮标或者七星漂,其中,七星漂在溪流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溪流钓中采用较多,但是七星漂使用时,七星漂的多颗浮子中,大部分位于水下,少部分直接漂浮在水面上,且七星漂的浮子一般为橄榄球形结构,且体积十分小,即使有少量浮子漂浮在水面上,仍旧不易被钓鱼者观察。而立式浮漂的稳定性较差,一般仅能应用于较为平稳的水面,应用于溪流中时容易受到水流影响,产生假性咬饵的现象,容易使钓鱼者产生误判。因此,需要一种在溪流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易观察的浮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浮漂应用于溪流钓时不易被观察或稳定性较差的弊端,提供一种钓鱼浮漂结构,该钓鱼浮漂结构能够应用于溪流钓,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容易被观察,有利于提升溪流钓的渔获。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钓鱼浮漂结构,包括钓鱼主线,钓鱼主线上套设有浮漂座和至少一个水下浮漂,水下浮漂位于浮漂座和钓鱼主线下端之间,浮漂座的两侧设有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上的太空豆,所述浮漂座上固定有立式浮漂。
[0006]作为优选,所述立式浮漂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漂脚、漂身、漂尾,所述漂脚紧密插接在浮漂座上,漂尾的直径小于漂身的直径。
[0007]作为优选,所述漂身的长度大于等于水下浮漂的长度且小于水下浮漂长度的两倍。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水下浮漂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水下浮漂两端也设有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上的所述太空豆。
[0010]作为优选,所述水下浮漂下端为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收拢形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应用于溪流钓,相对于传统立式浮漂,具有更优的稳定性,相对于七星漂,更易被钓鱼者观察,具有立式浮漂和七星漂结合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1、钓鱼主线,2、浮漂座,3、水下浮漂,4、太空豆,5、立式浮漂,6、漂脚,7、漂身,8、漂尾,9、有配重块,10、鱼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一种钓鱼浮漂结构,包括钓鱼主线1,钓鱼主线1上套设有浮漂座2和一个水下浮漂3,水下浮漂3位于浮漂座2和钓鱼主线1下端之间,浮漂座2的两侧设有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1上的太空豆4,所述浮漂座2上固定有立式浮漂5,所述立式浮漂5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漂脚6、漂身7、漂尾8,所述漂脚6紧密插接在浮漂座2上,漂尾8的直径小于漂身7的直径,所述漂身7的长度大于水下浮漂3的长度且小于水下浮漂3长度的两倍,这样可以将漂身7设置的较短。所述水下浮漂3下端为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收拢形结构。经申请人实验发现,水下浮漂3下端设计成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收拢形结构,相对于将水下浮漂3设计成圆柱形结构,水下浮漂3在溪流中具有更优的稳定性。
[0018]所述水下浮漂3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1上。可直接在钓鱼主线1上滑动水下浮漂3,因水下浮漂3与钓鱼主线1直接为紧密套设,即紧密配合,这样将水下浮漂3拉动至钓鱼主线1上的任一位置,即可完成水下浮漂3在钓鱼主线1上的位置调整。
[0019]当水下浮漂3与钓鱼主线1之间不是紧密连接,也可在水下浮漂3两端设置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1上的太空豆4。用于对水下浮漂3在钓鱼主线1上的位置限位,调整水下浮漂3两端的太空豆4在钓鱼主线1上的位置,并拉动水下浮漂3,就能完成对水下浮漂3位置的调整。
[0020]如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在钓鱼主线1上安装有配重块9、鱼钩10等配件使用,先根据溪水深度调整好水下浮漂3和立式浮漂5的位置,将本技术扔入溪水中时,水下浮漂3位于水下,立式浮漂5的漂脚6、部分漂身7或全部漂身7位于水下,全部漂尾8或者漂尾8上端露出水面,立式浮漂5的漂尾8因全部或部分露出于水面,因此容易被观察,而水下浮漂3和立式浮漂5结合,类似于七星漂,因此,本技术在溪水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21]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
……”
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

[0022]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鱼浮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钓鱼主线(1),钓鱼主线(1)上套设有浮漂座(2)和至少一个水下浮漂(3),水下浮漂(3)位于浮漂座(2)和钓鱼主线(1)下端之间,浮漂座(2)的两侧设有紧密套设在钓鱼主线(1)上的太空豆(4),所述浮漂座(2)上固定有立式浮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浮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浮漂(5)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漂脚(6)、漂身(7)、漂尾(8),所述漂脚(6)紧密插接在浮漂座(2)上,漂尾(8)的直径小于漂身(7)的直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丁爽
申请(专利权)人:庄丁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