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光清专利>正文

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09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涉及辅助行走领域,包括底支撑板和外保护软垫,底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支撑架,外保护软垫的内部设有内空腔,外保护软垫套在内支撑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果为:气囊装置应用到腋拐支撑后,腋窝受到的压力、摩擦,使其不再疼痛,气囊按照使用者体重大小自由调节气压大小达到气囊最适合的程度,使气囊上表面凹型与人体腋窝吻合,因实际使用过程中,腋拐与地面角度是斜度,为了避免气囊装置偏倒而达不到与腋窝平面支撑,因此整体注塑成型,加上气囊内部又有软套辅助再支撑固定作用,不会致使气囊倒戈摩擦手臂肌肉甚至滑落,此装置适合已经拥有普通拐杖更换,因此通用性更强。因此通用性更强。因此通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


[0001]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
为:本技术涉及残疾或腿部受伤着辅助行走


技术介绍

[0002]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为:腋拐又叫拐杖,是利用人体的腋下部位和手共同支撑的杖类助行器。可单侧手或双侧手同时使用。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者或支撑能力较差者,目前人们使用的普通腋拐在使用的时候会对使用者的腋下位置造成较大的负担,腋窝下皮肤通常表现为红肿、起水泡、长茧子、出汗后茧子破裂出血,加上腋窝下神经系统与供血脉搏、韧带集中,手臂很容易麻木等缺点,给这些特殊群体造成了很大的生活痛苦与不便,通常是采用普通硬质塑料作为支撑面,再套装泡棉软垫,硬质塑料易老化,不耐低温易裂,泡棉软垫薄并且几乎没有弹力,易造成人体腋窝受伤;使用者通常解决方法为购买海绵套暂时缓解,因海绵套弹力记忆周期短,加上夏季使用者穿衣少,易出汗,海绵容易浸湿,因次海绵套弹力记忆周期短,易长霉,在与老茧破裂接触易皮肤脓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适用新型内容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包括底支撑板和外保护软垫,所述底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支撑架,所述外保护软垫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所述外保护软垫套在内支撑架的外侧,所述外保护软垫的外侧包裹有外气囊,所述外气囊的一侧设置有充气装置。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端延伸至外气囊的内部,所述连接口另一端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连接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充气鼓气囊,所述充气鼓气囊靠近输气管的接口安装有放气单向阀。
[0004]优选的,所述底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连接桩,所述底连接桩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
[0005]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由两个圈组成,所述固定绳上较大的圈大于底连接桩的外径。
[0006]优选的,所述气囊、底支撑板、内支撑架和底连接桩由塑料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气囊材料磨砂表面、抗压、耐磨、抗寒、耐腐蚀等优点。
[0008]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是按压式充气垫。
[0009]优选的,所述底连接桩的内径为20cm。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应用在腋拐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通过气囊装置总成应用到腋拐支撑后,使用者腋窝受到的负担降低,使其不再疼痛,加上使用时气囊可以按照使用者体重大小自由调节气压大小,使气囊达到最优舒软程度并且上表面凹型与人体腋窝形状高度吻合,体
重压力均匀分布在腋窝整体受力,因使用者在使用腋拐或助行器时,使用者在挪动脚的一瞬间的冲击力远远超过了体重压力,实际上腋拐地面的角度是有斜度,舒软的气囊侧面不至于摩擦手臂内侧皮肤、肌肉,加上整个装置为注塑整体装置不易滑落,因此使用更加方便,舒适性更强。
[0012]2、该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使用了与市场上常见的腋拐支撑面相同的安装方式,已经拥有普通拐杖的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只对原支撑装置进行更换气囊装置,节省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支撑板;2、内支撑架;3、底连接桩;4、固定螺丝;5、外保护软垫;6、内空腔;7、外气囊;8、连接口;9、输气管;10、单向阀;11、鼓气囊;12、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包括底支撑板1和外保护软垫5,底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支撑架2,底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连接桩3,底支撑板1、内支撑架2和底连接桩3以及7气囊表面均由塑料一体成型工艺制成,降低了生产成本,底连接桩3的内径为20cm,可以适用于市面上常见的腋拐更换,底连接桩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4,外保护软垫5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6,外保护软垫5套在内支撑架2的外侧,外保护软垫5的外侧包裹有外气囊7,外气囊7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连接口8,连接口8的一端延伸至外气囊7的内部,连接口8另一端安装有输气管9,输气管9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绳12,固定绳12由两个圈组成,固定绳12上较大的圈大于底连接桩3的外径,在安装完成后可以利用固定绳12对鼓气囊11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妨碍日常的使用,输气管9远离连接口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鼓气囊11,鼓气囊11靠近输气管9的接口安装有单向阀10,可以利用充气机构向外气囊7的内部注入空气,从而使得外气囊7膨胀,充气机构是按压式充气。
[0018]综上,该应用在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底连接桩3套在需要安装的腋拐上,随后利用固定螺丝4对其进行固定,并将外保护软垫5套在内支撑架2的外侧,当固定和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按压鼓气囊11,使外界的空气经过单向阀10、输气管9和连接口8充入到外气囊7的内部,使外气囊7膨胀,此时再进行使用的时候则只会利用空气当做缓冲物,使得患者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腋窝支撑气囊减压装置,包括底支撑板(1)和外保护软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支撑架(2),所述底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连接桩(3),所述外保护软垫(5)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6),所述外保护软垫(5)套在内支撑架(2)的外侧,所述外保护软垫(5)的外侧包裹有外气囊(7),所述外气囊(7)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机构,连接口(8)的一端延伸至外气囊(7)的内部,所述连接口(8)的另一端安装有输气管(9),所述输气管(9)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绳(12),所述输气管(9)远离连接口(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鼓气囊(11),所述鼓气囊(11)靠近输气管(9)的接口有放气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光清
申请(专利权)人:邱光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