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南倒刺鲃的池塘自然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979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云南倒刺鲃的池塘自然养殖池,属于养殖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驯养培育池、产床、纱网、水流梯、增氧机、进水管Ⅰ、出水管Ⅰ,驯养培育池内设置有产床和增氧机,产床为三面围设挡墙的矩形装置,产床背向驯养培育池边沿的面敞开,产床内部铺设有鹅卵石,鹅卵石上铺设有纱网,水流梯倾斜设置在驯养培育池靠近产床的位置,且水流梯的尾部与驯养培育池相连通,水流梯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Ⅰ,驯养培育池连通有出水管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带有水流梯、产床、鹅卵石以及纱网等装置的养殖池,使云南倒刺鲃能在养殖池内自然产卵的同时减少收集云南倒刺鲃鱼卵的难度以及消耗的人力财力,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南倒刺鲃的池塘自然养殖池


[0001]本技术属于养殖池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云南倒刺鲃的池塘自然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云南倒刺鲃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当地俗称红脸青、青鱼,背鳍前方有一卧伏于皮下的倒刺而得名。原分布于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现在仅在抚仙湖尚存一定数量的野生种群。云南倒刺鲃的个体较大,属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0公斤,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肉鲜嫩等优点,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养殖新品种。但云南倒刺鲃因受到捕捞过度、外来物种入侵、湖泊中的地下水减少、淤泥加厚、产卵场的环境受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野生种群的数量减少,人工繁殖云南倒刺鲃,在池塘条件下人为保护,可以有效的缓解种群减少甚至灭绝的危机,但人工催产云南倒刺鲃的催产时机较难掌握,还需要使用催产激素,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若能根据云南倒刺鲃的繁殖习性建设养殖池,可使云南倒刺鲃在养殖池内自然产卵,这使得人工繁殖保护云南倒刺鲃能够有较好的成果。并且云南倒刺鲃的鱼卵不具有粘性,自然条件下收集有一定的困难性,若能针对这一特性去设置云南倒刺鲃鱼卵的收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南倒刺鲃的池塘自然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云南倒刺鲃的池塘自然养殖池包括驯养培育池(1)、产床(2)、纱网(3)、水流梯(4)、增氧机(8)、进水管Ⅰ(9)、出水管Ⅰ(10),驯养培育池(1)内设置有产床(2)和增氧机(8),产床(2)为三面围设挡墙的矩形装置,产床(2)背向驯养培育池(1)边沿的面敞开,产床(2)内部铺设有鹅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四春王文玉张员超梁用本薛旭宋秀华官鹏紫宝良刘长喜蒋睿王宝云张友存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江川区畜牧水产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