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智能监测和安防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空间的智慧安防是以感知设备为触角,以互联网为纽带,综合利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安全监测、自动控制等技术将地下空间中的有关设施互联互通,进而构建高效的地下空间安防管理系统。当前,地下空间开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地下空间在安防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需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安全监视等新技术做好地下空间的安全防护,保障地下空间的整体安全管理和提高地下空间重要区域的安防监测水平。
[0003]现有的地下空间基本无安防措施,部分设备硐室虽具有安防监测功能,但其监测系统存在较多问题。如设备硐室的入口处普遍无人监管,时间过长会出现入口门锁故障,并且设备硐室不具有入侵监测功能;安防监测的便捷化导致管理方容易忽视电器设备的老化问题,导致过度运作而产生不必要的火灾或潜在安全隐患;已有安防监测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功能简单,不具有联网功能和整体安全风险分析功能,无法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入侵监测单元、火灾感知单元、水害感知单元、电器安全监测单元、用户数据管控单元和异常报警单元;入侵监测单元、火灾感知单元、水害感知单元和电器安全监测单元均内置数据联网单元,且分别与用户数据管控单元通信连接;火灾感知单元和水害感知单元分别与电器安全监测单元通信连接,当电器安全监测单元收到火灾感知单元、水害感知单元通过数据联网单元发送的预警信号后,启动断电闭锁保护;异常报警单元与用户数据管控单元通信连接;用户数据管控单元接收并存储入侵监测单元、火灾感知单元、水害感知单元、电器安全监测单元发送的预警信号后,向异常报警单元发送报警信号,用户数据管控单元采用自学习策略分析一定时段内的信号数据,获取信号数据的统计特征;异常报警单元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启动声光报警,并通过内置的物联网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安防监控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所述入侵监测单元包括红外人体监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异常声音监测模块、异常振动监测模块、人员行为分析模块;红外人体监测模块通过内置的热释电传感器监测是否有人员接近硐室门,当热释电传感器监测到有人员接近硐室门时,入侵监测单元中的人脸识别模块、异常声音监测模块、异常振动监测模块、人员姿态分析模块启动工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所述异常声音监测模块通过内置的拾音器采集硐室门附近的声音信号,所述异常振动监测模块通过内置的振动传感器采集硐室门的振动信号;当异常声音监测模块判定声音信号中存在异常声音,且异常振动监测模块判定振动信号中存在异常振动时,入侵监测单元通过内置的数据联网单元,将异常入侵预警信号发送至用户数据管控单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人员行为分析模块相互连接,人脸识别模块通过内置的相机采集硐室门外侧的视频图像,当检测到视频图像中有人员时,人脸识别模块启动人脸检测和比对,并将所述视频图像发送到人员行为分析模块;人员行为分析模块接收到视频图像后,采用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算法获取图像中人员的关键点,并结合内置的测距装置获取人体关键点在三维空间相对位置,计算相邻视频帧中人体的同一关键点在三维空间中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当人脸识别模块的人脸检测和比对结果小于设定置信度,并且人员行为分析模块判定所述人体的变化规律为异常行为时,入侵监测单元通过内置的数据联网单元,将人员入侵预警信号发送至用户数据管控单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所述火灾感知单元包括温度监测模块、颗粒物监测模块、烟雾监测模块、火焰监测模块、有害气体监测模块,各监测模块内部均包含电池管理单元和数据联网单元;温度监测模块、颗粒物监测模块、烟雾监测模块、火焰监测模块、有害气体监测模块将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联网单元发送至火灾感知单元,火灾感知单元接收到同一时刻各监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后进行归一化,并将归一化后的数据输入到预训练后的火灾分类器中,通过火灾分类器输出火灾危险系数;火灾感知单元将火灾危险系数与火灾报警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火灾报警阈值,则通过内置的数据联网单元将火灾预警信号发送至电器安全监测单元和用户数据管控单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的硐室安防监控系统,所述水害感知单元包括流速监测装置、水位监测装置和湿度监测装置;流速监测装置、水位监测装置和湿度监测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