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材、墙体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墙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异型材、墙体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石膏板、岩棉和龙骨建造的隔墙具有施工快速、墙体轻便和综合性能好的特点,节能环保优势明显,但需要表面找平、涂装等装饰,势必造成现场污染,影响施工周期。随着,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和施工现场的绿色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升,装饰一体化墙体装配式建造逐渐成为现代工程的需要,但是在墙体端头和门洞位置的拼接,较为复杂,牢固性也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型材,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且处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两个所述侧板都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04]所述底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而且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设置为共面;
[0005]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凸包,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且处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两个所述侧板都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底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而且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设置为共面;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凸包,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设置为向所述底板具有所述侧板的一侧突出,所述第一凸包在所述底板背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凸包在所述底板背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竖板和固定部,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背向所述第二侧板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包括相接的底部凸包和顶部凸包,所述底部凸包设置为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所述顶部凸包设置在所述底部凸包背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且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倾斜;所述第二凸包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二竖板、第一倾斜板和第三竖板,所述第二竖板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倾斜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竖板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底板;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三竖板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具有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底板,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设置为L1,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设置为L2,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都设置为L3,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都设置为L4,其中,L1<L2<L3<L4。5.一种墙体装配结构,包括端头墙体和主墙体,所述主墙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端头墙体的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型材;所述主墙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单元,以及夹在两个所述第一单元之间的中间单元,所述中间单元与上楼板连接且与下楼板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中间单元围成门洞口;所述端头墙体的墙面设有一个所述异型材,一个所述第一单元在远离所述中间单元的一端设有拼接件,作为端头拼接件,所述端头拼接件设置为与所述端头墙体上的异型材拼接;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在面向所述门洞口的端面都设有拼接件,构成两个门口拼接件,两个所述门口拼接件与两个所述异型材一一拼接,构成两个竖门框;
所述中间单元的底面设有横门框,所述横门框的两端设置为分别与两个所述竖门框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腹板和与所述腹板垂直的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分别位于所述腹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且向所述腹板的同一侧延伸;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处于所述腹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所述腹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马洪山,杨正波,李海朋,刘长柏,刘占维,刘志宝,党连军,刘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