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结构和发动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647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和发动机系统,泵体结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杆和冷端,液压缸内具有第一传动件;冷端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第二传动件,连接杆的第一端插设在液压缸内且与第一传动件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插设在缸体内与第二传动件连接,泵体包括:吸液部,与连接杆连接,吸液部位于液压缸和冷端之间,以使吸液部吸取由液压缸漏出的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LNG泵的泵液压缸中的油液泄漏进入泵冷端而导致LNG泵受损的问题。受损的问题。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结构和发动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泵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和发动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压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压天然气)喷射到天然气发动机的气缸中,与气缸中的空气进行混合后燃烧实现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供给。通过LNG泵将液态LNG从LNG气瓶中泵出至LNG泵冷端,由LNG泵冷端对LNG进行增压,增压后的LNG作为高压LNG供给天然气发动机进行直喷。目前,LNG泵的泵液压缸通过连接杆驱动泵冷端将液态LNG从LNG气瓶中泵出。
[0003]然而,目前的LNG泵的液压缸中的少量油液泄漏后会沿着连接杆流向泵冷端,当油液进入泵冷端受冷凝固,会造成LNG泵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和发动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LNG泵的泵液压缸中的油液泄漏进入泵冷端而导致LNG泵受损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杆和冷端,液压缸内具有第一传动件;冷端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第二传动件,连接杆的第一端插设在液压缸内且与第一传动件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插设在缸体内与第二传动件连接,泵体包括:吸液部,与连接杆连接,吸液部位于液压缸和冷端之间,以使吸液部吸取由液压缸漏出的液体。
[0006]进一步地,吸液部与连接杆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地,吸液部和连接杆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吸液部和连接杆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距离。<br/>[0008]进一步地,吸液部为环形结构,吸液部环绕连接杆设置。
[0009]进一步地,泵体结构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液压缸拆卸连接,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冷端拆卸连接;连接杆穿设在连接管内,吸液部位于连接管内,吸液部与连接管过盈配合。
[0010]进一步地,吸液部为吸油棉。
[0011]进一步地,泵体结构还包括:承接部,具有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连通的进液口,以接收吸液部滴落的液体。
[0012]进一步地,承接部与连接杆连接;其中,承接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或者,承接部与连接部焊接连接;或者,承接部与连接部粘接。
[0013]进一步地,承接部包括底板和与环形侧板,底板具有连通孔,连接杆穿设在连通孔内;环形侧板的第一端与底板连接,以与底板共同形成储液腔;环形侧板的第二端形成进液口;和/或,承接部位于吸液部和冷端之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系统
还包括上述的泵体结构。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泵体结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杆、冷端和吸液部,液压缸内的液体驱动第一传动件带动连接杆和第二传动件沿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使得冷端将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压天然气)泵入缸体内并对LNG进行增压,液压缸内的液体会部分漏出至连接杆上,此时吸液部会对由液压缸漏出的液体进行吸收,避免液体沿着连接杆流入冷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LNG泵的泵液压缸中的油液泄漏进入泵冷端而导致LNG泵受损的问题,保证了泵体结构的安全,提升泵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泵体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泵体结构;10、液压缸;11、第一传动件;12、液压缸轴封;20、连接杆;30、冷端;31、缸体;32、第二传动件;40、吸液部;50、连接管;60、承接部;61、储液腔;62、底板;63、环形侧板;70、LNG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请参考图1,包括液压缸10、连接杆20和冷端30,液压缸10内具有第一传动件11;冷端30包括缸体31和设置在缸体31内的第二传动件32,连接杆20的第一端插设在液压缸10内且与第一传动件11连接,连接杆20的第二端插设在缸体31内与第二传动件32连接,泵体包括:吸液部40,与连接杆20连接,吸液部40位于液压缸10和冷端30之间,以使吸液部40吸取由液压缸10漏出的液体。
[0024]本技术的泵体结构1包括液压缸10、连接杆20、冷端30和吸液部40,液压缸10内的液体驱动第一传动件11带动连接杆20和第二传动件32沿连接杆20的延伸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使得冷端30将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压天然气)泵入缸体31内并对LNG进行增压,液压缸10内的液体会部分漏出至连接杆20上,此时吸液部40会对由液压缸10漏出的液体进行吸收,避免液体沿着连接杆20流入冷端30,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LNG
泵的泵液压缸中的油液泄漏进入泵冷端而导致LNG泵受损的问题,保证了泵体结构的安全,提升泵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5]可选地,液体为液压油,泵体结构1为LNG泵,第一传动件11和第二传动件32均为活塞。
[0026]在本实施例中,吸液部40与连接杆20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用户对吸液部40进行更换,避免吸液部40吸收的液体过多导致液体溢出至冷端30,导致泵体结构受损。
[0027]在本实施例中,吸液部40和连接杆20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吸液部40和连接杆20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0028]具体地,液压缸轴封12设置在液压缸10靠近冷端30的一端,用于对液压缸10和连接杆2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液体大量溢出。连接杆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插设在液压缸10和冷端30的缸体31内,根据液压缸10的运动行程,合理设计吸液部40和液压缸轴封12以及冷端30之间的距离,避免连接杆20运动时,吸液部40与液压缸轴封12发生碰撞,同时吸液部40远离冷端30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吸液部40因不耐受低温而导致受损失效,影响吸液部40对于液压缸10中漏出液体的吸收。
[0029]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液压缸(10)、连接杆(20)和冷端(30),所述液压缸(10)内具有第一传动件(11);所述冷端(30)包括缸体(31)和设置在所述缸体(31)内的第二传动件(32),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液压缸(10)内且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1)连接,所述连接杆(20)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缸体(31)内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结构包括:吸液部(40),与所述连接杆(20)连接,所述吸液部(40)位于所述液压缸(10)和所述冷端(30)之间,以使所述吸液部(40)吸取由所述液压缸(10)漏出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40)与所述连接杆(20)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40)和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吸液部(40)和所述连接杆(20)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40)为环形结构,所述吸液部(40)环绕所述连接杆(20)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结构还包括:连接管(50),所述连接管(50)的第一端与所述液压缸(10)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50)的第二端与所述冷端(30)拆卸连接;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通徐威风石魁曾笑笑马飞马文娟吴心波贾春苹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