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47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包括蓝牙系统、降噪系统及送受话系统,送受话系统包括骨导送话器及降噪耳塞,降噪系统包括送话处理模块及受话处理模块,蓝牙系统通过送话处理模块连接骨导送话器,并通过受话处理模块连接降噪耳塞,送话处理模块用于对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降噪消减,受话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噪音抑制。通过设置降噪耳塞,可实现被动降噪功能,通过送话处理模块可从增强语音信号及降低噪音信号两方面实现送话的主动降噪,通过受话处理模块可从增强语音信号及降低噪音信号两方面进行受话的主动降噪,在自动识别语音信号时,将多种降噪方式结合,可使降噪处理更为智能化,提高降噪效果。提高降噪效果。提高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

技术介绍

[0002]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使用;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避免嘈杂的环境影响佩戴者的使用。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的应用环境已越来越广泛。
[0003]对耳机来说,实现清晰送受话是其信息化的基础。在任何环境下,需要能够清晰的对语音信息进行接听和发送。随着通信性能要求的日益增加,比如对高噪环境下的信噪比、语音的清晰还原度、智能听力防护等要求都愈发严格。
[0004]但现有的耳机语音送受话降噪方法,一般通过发出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相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降噪功能较为单一,未形成集中的方法,存在设备智能化不足、降噪效果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的降噪功能单一,未形成集中的方法,存在智能化不足、降噪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包括蓝牙系统、降噪系统及送受话系统,所述送受话系统包括骨导送话器及降噪耳塞,所述降噪耳塞由流阻率为2
×
106pa. s/m2的记忆海绵材料制成,所述降噪系统包括送话处理模块及受话处理模块,所述送话处理模块用于对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语音降噪,所述受话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噪音抑制,所述送话处理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清晰语音降噪单元及语音环境切换单元,所述骨导送话器电性连接所述清晰语音降噪单元,所述清晰语音降噪单元用于通过清晰语音增强算法对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噪声抑制比处理,并基于语音信号的频谱识别噪声类型,根据所述噪声类型对应进行噪声处理,以提高语音信号的信噪比,所述语音环境切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蓝牙系统,以实现降噪后的语音信号的传送,所述受话处理模块包括脉冲噪声抑制单元及语音处理单元,所述蓝牙系统通过所述语音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降噪耳塞,所述语音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检测,以根据接收的语音信号中的语音数据进行对应频段的信号增强,以获取增强信号,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内设置量能阈值,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基于所述量能阈值对所述增强信号进行增强抑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降噪耳塞,可实现所述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的被动降噪功能,通过所述送话处理模块对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语
音增强及降噪消减,可通过增强语音信号及降低噪音信号两方面进行降噪,实现送话的主动降噪,通过受话处理模块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噪音抑制,通过增强语音信号及降低噪音信号两方面进行受话的主动降噪,将多种降噪方式结合进行降噪,可使降噪处理更为智能化,并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0008]进一步,所述噪声处理包括增强语音抑制噪声、脉冲噪声剔除及超大信号闭锁。
[0009]更进一步,所述语音环境切换单元用于通过声学特征及频谱特征增强语音信号,并将增强后的所述语音信号与语音模型库中的信号进行匹配,以完成语音环境的切换。
[0010]更进一步,所述语音环境包括语音增强模式及环境声音监听模式。
[0011]更进一步,所述受话处理模块还包括输入控制单元,所述蓝牙系统与所述语音处理单元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输入控制单元,所述输入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优先级控制处理,以实现优先级通话。
[0012]更进一步,所述送受话系统还包括拾音麦克,所述拾音麦克电性连接所述语音处理单元。
[0013]更进一步,所述以根据接收的语音信号中的语音数据进行对应频段的信号增强具体为:若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语音数据,则对第一语音频段进行信号增强;若接收的语音信号中不存在语音数据,则对第二语音频段进行信号增强。
[0014]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语音频段为300Hz~4000Hz,所述第二语音频段为100Hz~8000Hz。
[0015]更进一步,所述量能阈值为105dB。
[0016]再进一步,所述骨导送话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送话器及右送话器,所述左送话器及所述右送话器之间形成阵列结构,以增强特定方向到达的语音信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的结构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包括蓝牙系统10、降噪系统20及送受话系统30,所述蓝牙系统10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采用3.7V聚合物锂电池供电,优选地,所述3.7V聚合物锂电池的电池容量为600mAh,且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充电IC,所述充电IC用于为所述3.7V聚合物锂电池充电,所述充电IC的充电电流为300mA。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管理选用低噪音、低压差、宽电压范围的电源管理IC作为适配电源,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隔离式独立供电,优化设计电源滤波吸收回路,辅以优化PCB布线设计及地线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减少电流串扰和辐射干扰,有效抑制电源噪声,降低电路本底噪声。
[0022]所述送受话系统30包括骨导送话器310及降噪耳塞320,通过设置所述骨导送话器310,可利用所述骨导送话器310良好的降噪性能,在器件层面降低送话噪声,所述降噪耳塞320由由流阻率为2
×
106pa. s/m2所述的记忆海绵材料制成,根据所述降噪耳塞320的材料特性分析声音传播路径,建立声学模型,该模型主要描述声波经过所述降噪耳塞320和仿真人工耳后的传播情况,通过所述降噪耳塞320及仿真人工耳的3D几何建模有限元分析。仿真分析给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包括蓝牙系统、降噪系统及送受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受话系统包括骨导送话器及降噪耳塞,所述降噪耳塞由流阻率为2
×
106pa. s/m2的记忆海绵材料制成,所述降噪系统包括送话处理模块及受话处理模块,所述送话处理模块用于对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语音降噪,所述受话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及噪音抑制,所述送话处理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清晰语音降噪单元及语音环境切换单元,所述骨导送话器电性连接所述清晰语音降噪单元,所述清晰语音降噪单元用于通过清晰语音增强算法对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噪声抑制比处理,并基于语音信号的频谱识别噪声类型,根据所述噪声类型对应进行噪声处理,以提高语音信号的信噪比,所述语音环境切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蓝牙系统,以实现降噪后的语音信号的传送,所述受话处理模块包括脉冲噪声抑制单元及语音处理单元,所述蓝牙系统通过所述语音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降噪耳塞,所述语音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检测,以根据接收的语音信号中的语音数据进行对应频段的信号增强,以获取增强信号,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内设置量能阈值,所述脉冲噪声抑制单元基于所述量能阈值对所述增强信号进行增强抑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处理包括增强语音抑制噪声、脉冲噪声剔除及超大信号闭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晰语音送受话降噪耳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昱田朱孟秦美平邓旭东曾利群王智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红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