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64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包括:水源,用以提供水资源;灌溉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灌溉;滴灌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滴灌;喷灌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喷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花卉进行灌溉、滴灌以及喷灌,同时还能够调节滴灌液以及喷灌液的肥力,实现低能耗长时间的滴灌操作;以及调节滴灌管的滴灌速度。节滴灌管的滴灌速度。节滴灌管的滴灌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水资源的不足和不合理利用,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如洪灌、滴灌、喷灌等,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还会导致土地退化和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0003]而花卉在栽培过程中,不同花期以及不同培育阶段均需要不同的灌溉方案,从灌溉的精细度乃至不同花种的养分需求差异都有着各自的需求,就需要依据花卉类别乃至生长的花期针对性的调配养分进行灌溉,而传统的统一灌溉方式难以满足花卉精细化栽培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灌溉方式能耗高,增加了栽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包括:水源,用以提供水资源;灌溉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灌溉;滴灌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滴灌;喷灌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喷灌。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滴灌单元包括:第一灌溉流道,所述第一灌溉流道与水源相连;滴灌管,所述滴灌管的一端与第一灌溉流道相连;第二灌溉流道,所述第二灌溉流道与水源相连;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为存储肥料的容器;配比罐,所述配比罐与第二灌溉流道以及肥料罐相连,所述配比罐为容纳水资源以及肥料进行混合以制备水肥液的容器。
[0006]所述第一灌溉流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灌溉流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以及第二单向阀。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滴灌单元还包括:多级调节罐,所述多级调节罐与配比罐相连,用以调节水肥液的肥力。
[0008]所述多级调节罐还与滴灌管远离第一灌溉流道的一端相连;所述多级调节罐与滴灌管之间还设有第四单向阀;所述配比罐与多级调节罐之间还设有第一增压泵,用于增加输送介质的压力;重力水塔,所述重力水塔为用于容纳滴灌液的容器,所述滴灌管设于下方并与所述重力水塔相连。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滴灌单元还包括:压力计,用以测量滴灌管中的液压;
所述压力计与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相配合用以持续补充滴灌管中的滴灌液。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持续补充滴灌管中的滴灌液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滴灌管中的压力值;基于滴灌管中的压力值补充滴灌液;所述水源包括:蓄水池,用以积蓄水资源;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设于所述蓄水池的出口处,用以向滴灌单元以及喷灌单元输送蓄水池中的水资源。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滴灌管中的压力值补充滴灌液包括:(1)若滴灌液为水资源,且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预设值,则开启输送泵以及第二电磁阀,向重力水塔中补充水资源;(2)若滴灌液为水资源,且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预设值,则关闭输送泵以及第二电磁阀,停止向重力水塔中补充水资源;(3)若滴灌液为水肥液,且压力值小于第三压力预设值,则开启第一增压泵,向重力水塔中补充水肥液;(4)若滴灌液为水肥液,且压力值大于第四压力预设值,则关闭第一增压泵,向重力水塔中补充水肥液。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源还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用以抽取水资源;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与抽水泵相连,用以对水资源进行初次过滤;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与第一过滤器相连,用以对水资源进行再次过滤;所述蓄水池还与第二过滤器相连;所述多级调节罐上还设有若干添加管,用以添加养分;所述重力水塔上还设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用以调节滴灌管的滴灌状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滴灌管的滴灌状态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滴灌管中的压力值;基于滴灌管中的压力值调节滴灌液从重力水塔中流入滴灌管中的速度;所述基于滴灌管中的压力值调节滴灌液从重力水塔中流入滴灌管中的速度包括:(5)若压力值小于第五压力预设值,则增加滴灌液从重力水塔中流入滴灌管中的速度;(6)若压力值大于第六压力预设值,则降低滴灌液从重力水塔中流入滴灌管中的速度。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灌单元包括:第三灌溉流道,所述第三灌溉流道与水源相连,用以输送喷灌所需水资源;喷灌管,用以对植物进行喷灌,所述喷灌管的一端与第三灌溉流道相连通;第四灌溉流道,用以输送喷灌所需水肥液,所述第四灌溉流道的一端与配比罐相连,另一端与喷灌管远离第三灌溉流道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灌溉流道上设有第四电磁阀以及第五单向阀;所述第四灌溉流道上设有第二增压泵以及第六单向阀。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溉单元包括:喷灌管,所述喷灌管用以向植物进行灌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灌溉管上,用以调节灌溉管的状态;所述灌溉管与第一过滤器相连。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向重力水塔中补充滴灌液,利用重力水塔补充滴灌管中的滴灌液,使滴灌管对花卉持续进行滴灌,实现低能耗长时间的滴灌操作;通过调压阀调节滴灌液从重力水塔中流入滴灌管中的速度,利用调节滴灌管中的压力实现调节滴灌管的滴灌速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水源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灌溉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滴灌单元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喷灌单元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水源;11、抽水泵;12、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14、蓄水池;15、输送泵;16、第三过滤器;2、灌溉单元;21、灌溉管;22、第一电磁阀;3、滴灌单元;31、第一灌溉流道;311、第二电磁阀;312、第一单向阀;32、滴灌管; 33、第二灌溉流道;331、第三电磁阀;332、第二单向阀;34、肥料罐;341、污水泵;342、第四电磁阀;343、第三单向阀;35、配比罐;36、堆肥室;37、多级调节罐;371、添加管;372、第四单向阀;38、重力水塔;381、调压阀;39、压力计;4、喷灌单元;41、第三灌溉流道;411、第四电磁阀;412、第五单向阀412;42、喷灌管;43、第四灌溉流道;431、第二增压泵;432、第六单向阀;A、电磁阀;B、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用以提供水资源;灌溉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灌溉;滴灌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滴灌;喷灌单元,与水源相连,用以对植物进行喷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单元包括:第一灌溉流道,所述第一灌溉流道与水源相连;滴灌管,所述滴灌管的一端与第一灌溉流道相连;第二灌溉流道,所述第二灌溉流道与水源相连;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为存储肥料的容器;配比罐,所述配比罐与第二灌溉流道以及肥料罐相连,所述配比罐为容纳水资源以及肥料进行混合以制备水肥液的容器;所述第一灌溉流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灌溉流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以及第二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单元还包括:多级调节罐,所述多级调节罐与配比罐相连,用以调节水肥液的肥力;所述多级调节罐还与滴灌管远离第一灌溉流道的一端相连;所述多级调节罐与滴灌管之间还设有第四单向阀;所述配比罐与多级调节罐之间还设有第一增压泵,用于增加输送介质的压力;重力水塔,所述重力水塔为用于容纳滴灌液的容器,所述滴灌管设于下方并与所述重力水塔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单元还包括:压力计,用以测量滴灌管中的液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计与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相配合用以持续补充滴灌管中的滴灌液;所述持续补充滴灌管中的滴灌液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滴灌管中的压力值;基于滴灌管中的压力值补充滴灌液;所述水源包括:蓄水池,用以积蓄水资源;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设于所述蓄水池的出口处,用以向滴灌单元以及喷灌单元输送蓄水池中的水资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花卉栽培的水肥智能循环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滴灌管中的压力值补充滴灌液包括:(1)若滴灌液为水资源,且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预设值,则开启输送泵以及第二电磁阀,向重力水塔中补充水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