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电池的需要日益广泛,新能源电池的材料中需要大量的铝膜等材料,而批量存储运输这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需要存储运输这类材料时,需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不会被磨损磕碰等。现有运输这类材料时制成缠绕在卷轴上的成品卷,通过运输箱放置成品卷,由于材料特性成品卷重量较重,需要在运输箱里设置两个较为厚重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卷轴撘在支撑板上,从而有足够的强度可支撑住成品卷,又不让材料之间放置子在底座上被挤压变形或磨损。为了在运输时成品卷不会移动,再设置卡板与支撑板相连,将卷轴的两端卡在卡板与支撑板的两端,由于成品卷较重,为了稳定定位成品卷,卡板为较大的板体与支撑板配合相连,减缓支撑板的压力。通过此结构支撑并定位住成品卷,但此结构过多的板体结构且结构较大,使得运输箱整体结构复杂,在放置成品卷或取出成品卷时,均需要搬运卡板,将耗费较大的人力,使用不便,且该运输箱中的卡板和支撑板结构存在让该运输箱体积庞大,在空箱时会占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的两侧可折叠连接,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下板体,所述第一下板体与所述底座可折叠连接,各所述第一下板体的顶侧设有用于承接存储品端部的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一放置口朝向所述可折叠容器内部和顶部开口;以及第一上板体,所述第一上板体与所述第一下板体的顶侧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板体可操地打开所述第一放置口的顶部开口;至少一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塑胶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可折叠连接且包括:第二下板体,所述第二下板体与所述底座可折叠连接;以及第二上板体,所述第二上板体与所述第二下板体的顶侧铰接相连,所述第二上板体可操作地绕所述第二下板体的铰接处翻转至所述可折叠容器外;所述第二上板体的内表面为光滑面,外表面为带筋注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板体的内表面为带筋注塑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板体和所述第二下板体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板体的顶部两端朝向顶部延伸凸出并相隔开形成凹陷槽,所述第一放置口开设在凹陷槽的底部;所述第一下板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二下板体的侧壁配合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板体与所述第一下板体通过弹性锁扣相连;所述弹性锁件与所述第二下板体的侧面和所述第一下板体中的一个连接,另一个设有容纳所述弹性锁件的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口内设置有嵌入所述第一下板体中的垫件,所述垫件与所述第一下板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垫件用于支撑所述存储品的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件包括外套体,所述外套体包括:承接部,所述承接部暴露于所述第一放置口中,用于承接所述存储品的端部,以及挡隔部,与所述承接部相连且朝向顶部延伸,所述挡隔部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口朝向所述可折叠容器外的一侧用于限位所述存储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还包括与所述承接部的底部连接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第一下板体中;所述垫件还包括加强体,所述加强体位于所述外套体内且具有:沿其所在第一下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承接部内,以及与所述延伸部相连且朝向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挡隔部内;
所述第一下板体中具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