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39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监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BIM+AR技术的建筑施工后不方便灵活的对施工情况进行监测,以及多功能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支撑桩、安装座、通讯模块、滑杆组、挡块、电动气缸一、滑座、铰接座一,每个所述电动气缸一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二,相邻的所述铰接座一与铰接座二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滑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上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设备座,设备座的两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两侧的所述伺服电机之间安装有监测设备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集成度高,多功能性,方便对多种数据进行监测,同时方便调节控制,无死角的特点。无死角的特点。无死角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监测
,具体为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0003]A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0004]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建筑施工一般也会结合BIM+AR技术,但是在施工后一般不方便对施工工程进行监测,以检验实际施工情况与BIM+AR技术的设计是否足够精准,虽然有一些设备可以进行监测,但是其一种设备只能实现一种功能,不具有多功能性,导致不方便灵活对多种数据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BIM+AR技术的建筑施工后不方便灵活的对施工情况进行监测,以及多功能性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桩、安装座和通讯模块,所述安装座的四侧面均阵列固定安装有滑杆组,滑杆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阵列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一,每个所述滑杆组上均滑动套设有滑座,滑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一,每个所述电动气缸一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二,相邻的所述铰接座一与铰接座二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滑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上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设备座,设备座的两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两侧的所述伺服电机之间安装有监测设备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支撑桩和安装座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安装,且支撑桩的上端嵌装有电动气缸二,并通过电动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通讯模块。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座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滑杆组上,并与滑杆组外侧的挡块限位。
[0010]优选的,所述滑杆组同一侧的铰接座一与铰接座二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
[0011]优选的,各个所述监测设备模块的两端均与各自一侧的设备座两侧内壁的伺服电机固定安装。
[0012]优选的,各个所述监测设备模块阵列设置在通讯模块的周围,并高于通讯模块。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通讯模块、监测设备模块对应组装在监测装置的电动气缸二、设备座上;
[0015]S2:通过调节电动气缸一的纵向伸缩,由铰接座二传动转杆进一步带动与铰接座一连接的滑座沿着滑杆组横向移动,从而对各个滑座同步或者分别的控制互相远离或者靠近;
[0016]S3:调节电机,带动设备座纵轴向旋转,进而调节监测设备模块纵轴向角度;
[0017]S4:调节伺服电机,带动监测设备模块横轴向旋转,进而实现对环境各个角度的全向无死角的转动监测;
[0018]S5:启动电动气缸二带动通讯模块进行伸缩调节,以获取最佳的通讯信号。
[0019]优选的,S1中在对不同建筑施工环境监测时,通过监测设备模块更换使用安装不同的设备,以监测不同的数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在安装座四侧面均阵列固定安装有滑轨组,以及在底座上端面阵列安装有电动气缸一,而滑轨组上滑动设置有滑座,以及滑座上设置有铰接座一,而电动气缸一的上端设置有铰接座二,铰接座一与铰接座二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这样可以灵活通过电动气缸一对各个滑座同步或者分别的控制互相远离或者靠近,以及可以通过电动气缸二而灵活调节通讯模块的高度,以方便获取更好的通讯信号。
[00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每个滑座上均通过电机固定安装有设备座,而设备座通过其两侧内壁安装的伺服电机安装有监测设备模块,进而可以在电机以及伺服电机的调节下,而带动监测设备模块可以全向无死角的转动,进而方便对各个角度进行监测,而监测设备模块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安装不同的设备,以监测不同的数据,整个装置具有集成度高,多功能性,方便对多种数据进行监测,同时方便调节控制,无死角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7]图中:1、底座;2、支撑桩;3、安装座;4、通讯模块;5、滑杆组;6、挡块;7、电动气缸一;8、滑座;9、铰接座一;10、铰接座二;11、转杆;12、电机;13、设备座;14、伺服电机;15、监测设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桩2、安装座3和通讯模块4,所述安装座3的四侧面均阵列固定安装有滑杆组5,滑杆组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挡块6,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阵列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一7,每个所述滑杆组5上均滑动套设有滑座8,滑座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一9,每个所述电动气缸一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二10,相邻的所述铰接座一9与铰接座二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滑座8的上端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上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设备座13,设备座13的两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4,且两侧的所述伺服电机14之间安装有监测设备模块15,通过滑杆组5的设置,使得滑座8可以在各自的滑杆组5上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稳定的滑动套设。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底座1、支撑桩2和安装座3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安装,且支撑桩2的上端嵌装有电动气缸二,并通过电动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通讯模块4,进而可以通过电动气缸二的伸缩调节,而对通讯模块4的高度进行灵活调整,以获取更好的通讯信号;每个滑座8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滑杆组5上,并与滑杆组5外侧的挡块6限位,以防止滑座8在滑杆组5上滑脱;滑杆组5同一侧的铰接座一9与铰接座二10之间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桩(2)、安装座(3)和通讯模块(4),所述安装座(3)的四侧面均阵列固定安装有滑杆组(5),滑杆组(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挡块(6),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阵列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一(7),每个所述滑杆组(5)上均滑动套设有滑座(8),滑座(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一(9),每个所述电动气缸一(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二(10),相邻的所述铰接座一(9)与铰接座二(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滑座(8)的上端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上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设备座(13),设备座(13)的两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4),且两侧的所述伺服电机(14)之间安装有监测设备模块(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支撑桩(2)和安装座(3)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安装,且支撑桩(2)的上端嵌装有电动气缸二,并通过电动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通讯模块(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座(8)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滑杆组(5)上,并与滑杆组(5)外侧的挡块(6)限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和AR技术的建筑施工运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组(5)同一侧的铰接座一(9)与铰接座二(1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晨闫昊常宝珲张建泽程大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