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及下面层摊铺压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634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及下面层摊铺压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待铺筑基层的下承层场地做施工准备;针对施工准备完成的下承层进行施工放样;根据基层分层摊铺与基层大厚度摊铺分别架设模板;制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并卸料至摊铺机;基于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业;完成碾压作业之后做接缝及养生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路面构层的施工细节处理不佳,导致在使用长期受荷载后,容易造成路面结构损陷,进而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的技术问题。面出现不平整的技术问题。面出现不平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及下面层摊铺压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及下面层摊铺压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路沥青路面通常是指以石、砂作骨料,矿粉作填充料,沥青作胶凝材料,加热浇注或拌合而铺筑的路面。沥青路面构层通常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其中,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构层,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为起次要承重作用的构层,均与面层同步承受交通工具荷载。
[0003]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城市交通工具运行稳定,通常需要保持路面平整,不平整的路面极容易导致交通工具发生颠簸,限制了交通工具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施工路面虽然在修建时会压平处理,但由于施工细节处理不佳,导致在长期使用受到交通工具荷载后,容易产生路面结构破损下陷等弊端,进而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产生积水颠簸,进而严重影响交通工具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及下面层摊铺压实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路面构层的施工细节处理不佳,导致在使用长期受荷载后,容易造成路面结构损陷,进而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根据待铺筑基层的下承层场地做施工准备;
[0008]针对施工准备完成的下承层进行施工放样;
[0009]根据基层分层摊铺与基层大厚度摊铺分别架设模板;
[0010]制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并卸料至摊铺机;
[0011]基于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业;
[0012]完成碾压作业之后做接缝及养生处理。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根据待铺筑基层的下承层场地做施工准备,具体包括:
[0015]底基层铺筑前,清除下承层表面的浮土、杂物、积水,对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并进行复压平整;对于下承层相应路床的松散和弹簧现象,通过开挖晾晒,掺合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进行填实处理;
[0016]当对应为基层分层摊铺、碾压施工时,底基层采用高18cm、长3m的槽钢支护;当对应基层大厚度摊铺、压实施工时,底基层采用槽钢高度20cm+14cm加工成的加厚钢模支护,并每隔1.5m增支设一道横撑,确保支护牢固可靠。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针对施工准备完成的下承层进行施工放样,具体包括:
[0018]通过全站仪恢复中线,并对应直线段以每10m放样,对应曲线段以每隔5m放样,同时将线段两侧的边桩放出;
[0019]根据中线、边桩位置,每隔10m稳固支设基准钢丝支撑钢钎,支撑钢钎与路中线桩号保持一致;同时按照底基层两侧的控制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测量架设基准钢丝绳,基准钢丝绳与支撑钢钎的横杆之间采用绑带绑扎牢固,且基准钢丝绳的两端用紧线钳做拉紧处理,每段基准钢丝绳架设长度按100m控制,保证基准钢丝绳的传感器接收拉力达到1000N;
[0020]更为具体地,基准钢丝绳的高程控制表达式为:
[0021]H=H1+L
×
i+H2+ΔH+D
[0022]式中,H为基准钢丝标高;H1为路面结构层设计标高;L为基准钢丝距设计标高位置距离;i为路面横坡;H2为预留工作高度(一般10cm);ΔH为松铺厚度与设计厚度差值;D为基准钢丝绳直径(3.5mm)。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根据基层分层摊铺与基层大厚度摊铺分别架设模板,具体包括:
[0024]基层分层摊铺、碾压施工时的模板安装工序如下:
[0025]底基层施工,为保证边缘压实度,靠近路肩一侧采用土路肩作为侧模,中间分隔带位置采用槽钢作为模板,槽钢形成的模板采用钢钎支撑牢固;
[0026]对于土路肩施工,在靠近路基的一侧支模,并由人工配合机械填土、整平,采用小型振动夯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0%;拆模后对于边部喷洒水泥浆,在急流槽处设开口,并采用砂浆抹面防冲刷;
[0027]槽钢模板安装,中间分隔带位置模板采用18cm高槽钢,每块槽钢长度3m,在槽钢两端及中间加斜支撑,形成槽钢模板并用固定钢钎牢固;
[0028]基层大厚度摊铺、压实施工时的模板安装工序如下:
[0029]底基层施工,靠近路肩一侧采用土路肩作为侧模,中间分隔带位置采用34cm高槽钢,每块槽钢长度3m,形成槽钢模板并用固定钢钎牢固;
[0030]土路肩施工,根据基层的设计宽度培好压实两侧土路肩,路肩压实后的高度与设计底基层同厚,且路肩采用土路肩滑膜机一次成型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压实后路肩与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之间采用塑料薄膜隔离,保证混合料不被污染,并克服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边部的水分被路肩土吸收后出现松散的现象。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并卸料至摊铺机,具体包括:
[0032]对于混合料拌和,混合料拌和采用振动型拌和机集中拌和,在拌制生产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气温高低、前场铺筑反映的情况调整含水量;
[0033]开始拌和之后,对拌和的混合料取样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若偏差超限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进行正式生产之后,定时检查拌和配比、水泥剂量、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按温度变化相应调整;
[0034]对于混合料运输,拌和机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在拌和机出料口处,按前、后、中

品”字形均匀装料,减少离析作用;
[0035]对于混合料卸料,保证摊铺机料斗内还有1/3的混合料即进行下一车的卸料工作,减少收斗次数,避免至摊铺机将料斗内所有混合料摊铺完才进行卸料;
[0036]为防止混合料的离析,运输车卸料时将车厢缓慢升起,避免一次起槽到顶,造成混合料大面积滚落进摊铺机。
[003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基于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业,具体包括:
[0038]摊铺前对熨平板进行平直度校验,并对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
[0039]常规水稳底基层、基层混合料直接采用两台摊铺机分三层摊铺,摊铺压实厚度依次为18cm+18cm+18cm;
[0040]大厚度水稳混合料采用两台具备自动找平功能的摊铺机,在一层水稳底基层的基础上,基层分下基层和低基层两层摊铺,下基层和低基层两层同时摊铺、同时辗压成型,压实厚度为34cm+20cm;
[0041]两台摊铺机前后间隔不大于10m,中间熨平板搭接30~50cm。
[0042]松铺系数按照试验室试验确定控制,摊铺机的摊铺起步速度为1m/min,摊铺机夯锤震捣频率50Hz;正常摊铺时速度为1.5m/min,摊铺机夯锤震捣频率60Hz;两台摊铺机的夯锤频率保持一致,使初始压实度达到80%,在摊铺机后配备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待铺筑基层的下承层场地做施工准备;针对施工准备完成的下承层进行施工放样;根据基层分层摊铺与基层大厚度摊铺分别架设模板;制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并卸料至摊铺机;基于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业;完成碾压作业之后做接缝及养生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铺筑基层的下承层场地做施工准备,具体包括:底基层铺筑前,清除下承层表面的浮土、杂物、积水,对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并进行复压平整;对于下承层相应路床的松散和弹簧现象,通过开挖晾晒,掺合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进行填实处理;当对应为基层分层摊铺、碾压施工时,底基层采用高18cm、长3m的槽钢支护;当对应基层大厚度摊铺、压实施工时,底基层采用槽钢高度20cm+14cm加工成的加厚钢模支护,并每隔1.5m增支设一道横撑,确保支护牢固可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施工准备完成的下承层进行施工放样,具体包括:通过全站仪恢复中线,并对应直线段以每10m放样,对应曲线段以每隔5m放样,同时将线段两侧的边桩放出;根据中线、边桩位置,每隔10m稳固支设基准钢丝支撑钢钎,支撑钢钎与路中线桩号保持一致;同时按照底基层两侧的控制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测量架设基准钢丝绳,基准钢丝绳与支撑钢钎的横杆之间采用绑带绑扎牢固,且基准钢丝绳的两端用紧线钳做拉紧处理,每段基准钢丝绳架设长度按100m控制,保证基准钢丝绳的传感器接收拉力达到1000N;更为具体地,基准钢丝绳的高程控制表达式为:H=H1+L
×
i+H2+ΔH+D式中,H为基准钢丝标高;H1为路面结构层设计标高;L为基准钢丝距设计标高位置距离;i为路面横坡;H2为预留工作高度(一般10cm);ΔH为松铺厚度与设计厚度差值;D为基准钢丝绳直径(3.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层分层摊铺与基层大厚度摊铺分别架设模板,具体包括:基层分层摊铺、碾压施工时的模板安装工序如下:底基层施工,为保证边缘压实度,靠近路肩一侧采用土路肩作为侧模,中间分隔带位置采用槽钢作为模板,槽钢形成的模板采用钢钎支撑牢固;对于土路肩施工,在靠近路基的一侧支模,并由人工配合机械填土、整平,采用小型振动夯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0%;拆模后对于边部喷洒水泥浆,在急流槽处设开口,并采用砂浆抹面防冲刷;槽钢模板安装,中间分隔带位置模板采用18cm高槽钢,每块槽钢长度3m,在槽钢两端及中间加斜支撑,形成槽钢模板并用固定钢钎牢固;基层大厚度摊铺、压实施工时的模板安装工序如下:
底基层施工,靠近路肩一侧采用土路肩作为侧模,中间分隔带位置采用34cm高槽钢,每块槽钢长度3m,形成槽钢模板并用固定钢钎牢固;土路肩施工,根据基层的设计宽度培好压实两侧土路肩,路肩压实后的高度与设计底基层同厚,且路肩采用土路肩滑膜机一次成型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压实后路肩与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之间采用塑料薄膜隔离,保证混合料不被污染,并克服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边部的水分被路肩土吸收后出现松散的现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并卸料至摊铺机,具体包括:对于混合料拌和,混合料拌和采用振动型拌和机集中拌和,在拌制生产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气温高低、前场铺筑反映的情况调整含水量;开始拌和之后,对拌和的混合料取样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若偏差超限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进行正式生产之后,定时检查拌和配比、水泥剂量、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按温度变化相应调整;对于混合料运输,拌和机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在拌和机出料口处,按前、后、中“品”字形均匀装料,减少离析作用;对于混合料卸料,保证摊铺机料斗内还有1/3的混合料即进行下一车的卸料工作,减少收斗次数,避免至摊铺机将料斗内所有混合料摊铺完才进行卸料;为防止混合料的离析,运输车卸料时将车厢缓慢升起,避免一次起槽到顶,造成混合料大面积滚落进摊铺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摊铺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业,具体包括:摊铺前对熨平板进行平直度校验,并对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常规水稳底基层、基层混合料直接采用两台摊铺机分三层摊铺,摊铺压实厚度依次为18cm+18cm+18cm;大厚度水稳混合料采用两台具备自动找平功能的摊铺机,在一层水稳底基层的基础上,基层分下基层和低基层两层摊铺,下基层和低基层两层同时摊铺、同时辗压成型,压实厚度为34cm+20cm;两台摊铺机前后间隔不大于10m,中间熨平板搭接30~50cm;松铺系数按照试验室试验确定控制,摊铺机的摊铺起步速度为1m/min,摊铺机夯锤震捣频率50Hz;正常摊铺时速度为1.5m/min,摊铺机夯锤震捣频率60Hz;两台摊铺机的夯锤频率保持一致,使初始压实度达到80%,在摊铺机后配备跟踪处理两侧边缘,避免边部离析;配备跟踪处理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混合料补平;摊铺作业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2h以上时,支设横向接缝;具体摊铺作业方法如下:(1)摊铺机起步时调节夯锤频率与摊铺速度成一定正比关系;(2)双机摊铺时,前台摊铺机采用路侧基准钢丝绳和设置于路中的导梁控制高程,导梁根据两侧基准钢丝绳做基准面挂线调整高度,后台摊铺机路侧采用基准钢丝绳、路中采用滑靴控制高程;(3)摊铺机行进速度控制至1.5m/min,其速度与拌和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匀速
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4)摊铺时摊铺机螺旋布料器2/3埋入混合料中,以减少离析;(5)局部离析现象跟踪消除:铲除局部粗集料“窝”,用新拌和的混合料填补;严重部位按照“方补原则”进行换填;(6)无法采用机械摊铺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时采用挂线法控制高程;(7)摊铺时跟踪检测摊铺后的松铺厚度,出现异常时马上采取补救措施;(8)摊铺机前增设橡胶挡板,挡板底部距下承层距离不大于10cm;对于混合料碾压作业方法如下:(1)混合料摊铺成型后,在全宽范围内由低处向高处碾压;碾压时遵循“先静压后振动、从低到高、低速慢行,高频低幅”的碾压原则,压至无轮迹为止;保证振压不起浪推移;碾压时压路机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第1~2遍控制在1.6km/h,之后各遍控制在2.0km/h;具体请参考表1

表2施工方案:表1基层分层摊铺、碾压工艺机械组合碾压施工方案表2基层大厚度摊铺、碾压工艺机械组合碾压施工方案
(2)碾压过程中下承层表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3)纵向碾压时成锯齿状(最小错开1m),接头处错成横向45
°
的阶梯形状,碾压完后从中分带向外侧成45
°
碾压;(4)碾压过程中,对于“弹簧”、松散、起皮现象,进行消除补救处理,压实后的表面平整密实,无轮迹或隆起,不产生“大波浪”现象;(5)对于搭板边角地段,采用大型压路机结合小型压路机进行横向加强碾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飞杜金钊韩晓冲谭德用徐长春岳凌锋赵翔秦运强马进学赵朋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