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与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96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发光元件及导光板。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第一表面与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连接在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彼此相对。第二表面具有多个散光微结构,其中每一散光微结构具有本体部和边缘部。边缘部围绕本体部,且本体部与边缘部分别凸出于或凹陷于第二表面。边缘部具有凸出于第二表面的第一高度或凹陷于第二表面的第一深度,第一高度及第一深度介于0.2μm~1.4μm。μm。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与背光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光源模块,尤其是一种背光模块,以及适用于上述背光模块的导光板。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器主要由背光模块、显示面板与外框等元件组成。按照发光元件方向的不同,背光模块又可分为侧光式背光模块与直下式背光模块。一般来说,侧光式背光模块会配置导光板,并在导光板的边缘设置发光元件;导光板能引导发光元件产生的光束从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进而形成面光源。另外,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还会设有散光微结构,以将入射至底面的光束均匀地反射至出光面。
[0003]然而,现有技术大多是以激光加工制作导光板的模仁,导致模仁的表面被激光熔化而形成大量的熔融态堆积物。上述熔融态堆积物在凝固后,便随着后续制程与散光微结构一并形成在导光板上,因而破坏光束的反射和折射路径。如此,现有的导光板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大视角杂散光,导致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出光视角难以集中。为了集中出光视角,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大多会另外配置许多光学膜片,但大量的光学膜片造成侧光式背光模块无法薄化,且集中出光视角的效果也相当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以集中出光视角的范围,并提升出光亮度。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集中出光视角的范围并提升出光亮度。
[0006]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块包括发光元件及导光板。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第一表面与发光元件相对。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连接在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彼此相对。第二表面具有多个散光微结构,其中每一散光微结构具有本体部和边缘部。边缘部围绕本体部,且本体部与边缘部分别凸出于或凹陷于第二表面。边缘部具有凸出于第二表面的第一高度或凹陷于第二表面的第一深度,第一高度及第一深度介于0.2μm~1.4μm。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本体部例如凸出于第二表面,边缘部则可凹陷于第二表面。边缘部还可具有底部、内侧面和外侧面。内侧面和外侧面相对,底部位于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内侧面连接于本体部,且外侧面连接于第二表面。在第二表面的法向上,底部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深度。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本体部可具有凸出于第二表面的顶部。本体部在第二表面的法向上,于第二表面和顶部之间例如还具有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介于3.8μm~24μm。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二表面还可具有假想面。假想面延伸至本体部,并贯穿本体部。本体部在假想面形成的轮廓呈圆形,且本体部的轮廓的直径介于17.3μm~30μm。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边缘部的外侧面可具有顶缘,顶缘邻接于第二表面。顶缘在第二表面形成的轮廓呈圆形,且顶缘的轮廓的直径介于21.22μm~32.4μm。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本体部例如凹陷于第二表面,边缘部则可凸出于第二表面。边缘部还可具有顶部、内侧面和外侧面。内侧面和外侧面相对,顶部位于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内侧面连接于本体部,且外侧面连接于第二表面。在第二表面的法向上,顶部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高度。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边缘部的外侧面例如具有底缘,底缘邻接于第二表面。本体部可具有凹陷于第二表面的底部。本体部在第二表面的法向上,于底缘和底部之间更具有第二深度。第二深度介于3.8μm~24μm。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本体部例如具有开口,开口位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还可具有延伸至开口的假想面。开口在假想面形成的轮廓呈圆形,且开口的轮廓的直径介于17.3μm~30μm。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边缘部的外侧面可具有底缘,底缘邻接于第二表面。底缘在第二表面形成的轮廓呈圆形,且底缘的轮廓的直径介于21.22μm~32.4μm。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高度及第一深度例如介于0.26μm~1.34μm。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块还可包括逆棱镜片,逆棱镜片与导光板的第三表面相对设置。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块还可包括反射片,反射片则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块还可包括第一光扩散片、第二光扩散片、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第一光扩散片与导光板的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第一棱镜片设置于第一光扩散片的背对导光板的一侧。第二棱镜片设置于第一棱镜片的背对导光板的一侧。第二光扩散片设置于第二棱镜片的背对导光板的一侧。
[0019]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的导光板。
[0020]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采用了边缘部尺寸较小的散光微结构,以减少大视角的杂散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能集中出光视角的范围,并提升出光亮度。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因采用上述的导光板,所以能集中出光视角的范围并提升出光亮度。
[0021]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导光板的散光微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的导光板的散光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是现有的导光板和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出光视角示意图。
[0026]图5是现有的背光模块和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出光视角示意图。
[0027]图6是现有的的散光微结构和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散光微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29]图8是图7的导光板的散光微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9是图7的导光板的散光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32]其中,附图标记:
[0033]100、100a、100b:背光模块
[0034]110:发光元件
[0035]120、120a:导光板
[0036]121、121a:散光微结构
[0037]122、122a:假想面
[0038]130:逆棱镜片
[0039]140:反射片
[0040]150:第一光扩散片
[0041]160:第二光扩散片
[0042]170:第一棱镜片
[0043]180:第二棱镜片
[0044]1210、1210a:本体部
[0045]1211、1211a:边缘部
[0046]B:底部
[0047]BE:底缘
[0048]C1、C2、C3、C4:轮廓
[0049]D1:第一深度
[0050]D2:第二深度
[0051]H1:第一高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和一第三表面,该第二表面和该第三表面连接在该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彼此相对,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散光微结构,其中每一该些散光微结构具有一本体部和一边缘部,该边缘部围绕该本体部,且该本体部与该边缘部分别凸出于或凹陷于该第二表面,该边缘部具有凸出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一高度或凹陷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一深度,该第一高度及该第一深度介于0.2μm~1.4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凸出于该第二表面,该边缘部凹陷于该第二表面,该边缘部更具有一底部、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该内侧面和该外侧面相对,该底部位于该内侧面和该外侧面之间,该内侧面连接于该本体部,且该外侧面连接于该第二表面,在该第二表面的一法向上,该底部与该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该第一深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具有凸出于该第二表面的一顶部,该本体部在该第二表面的法向上,于该第二表面和该顶部之间更具有一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介于3.8μm~24μ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表面更具有一假想面,该假想面延伸至并贯穿该本体部,该本体部在该假想面形成的一轮廓呈圆形,且该本体部的该轮廓的直径介于17.3μm~30μ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边缘部的该外侧面具有一顶缘,该顶缘邻接于该第二表面,该顶缘在该第二表面形成的一轮廓呈圆形,且该顶缘的该轮廓的直径介于21.22μm~32.4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凹陷于该第二表面,该边缘部凸出于该第二表面,该边缘部更具有一顶部、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该内侧面和该外侧面相对,该顶部位于该内侧面和该外侧面之间,该内侧面连接于该本体部,且该外侧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静胡翔壹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