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91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属于车载电源模块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模块组壳和电池组壳,电源模块组壳内设置有车载充电机、变换器和高压配电单元,位于车载充电机一侧的电源模块组壳侧壁开设有两个流通孔,流通孔内侧壁连接有气流流通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板和弹簧的设置,可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时,让弹簧起到减震的作用,对电池进行保护,且动力电池在更换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提升车载充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备用电池和导电板的设置,可以在更换电池的时,让备用电池和导电板进行电连通对变换器进行供电,保证车内低压部件的供电正常和运行正常,便于驾驶人员换电完成后操作。驶人员换电完成后操作。驶人员换电完成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源模块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汽车的电源模块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车载OBC,也就是车载充电机,作用是在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时,将输入的单相或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第二个是车载DC/DC变换器,电动汽车的车载DC/DC变换器,主要是将来自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车内的低压用电器(如动力转向系统、仪表盘等)以及低压蓄电池提供电能;第三个是高压配电单元PDU,负责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解决方案中的电源分配与管理,通过线束将高压元器件连接,为整车提供充放电控制、高压部件上电控制、电路过载短路保护、高压采样、低压控制等功能。
[0003]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出现从原来的几小时充电变化为更换电池的快速充电方式,随着政策的制定和电池规格的统一,将会快速推进换电方式的发展,当前的换电方式虽然可以快速的让汽车满电,但是在更换的过程中汽车失去了动力电池的供电,会使得汽车内部的仪表、导航和车内灯等低压供电部件一起停止工作,需要等到电池更换完后重新启动,有些部件甚至需要重新连接信号,十分的麻烦,且可更换的电池一般组装拆卸方便,缺少对电池的防颠簸撞击的后自动拆卸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更换电池的电源模块停止工作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组壳和电池组壳,所述电源模块组壳内设置有车载充电机、变换器和高压配电单元,位于车载充电机一侧的所述电源模块组壳侧壁开设有两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内侧壁连接有气流流通组件,所述电池组壳内侧壁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顶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方设置有动力电池,所述电池组壳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顶端通过连杆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触发板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所述电池组壳顶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有备用电池,所述备用电池一侧设置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通过导线与变换器相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组壳外侧壁与电池组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变换器和高压配电单元与电源模块组壳内顶部侧壁均通过螺栓方式固定连接,且两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0008]优选地,所述气流流通组件是由孔板、转轴和导流风扇组成,所述孔板弧面侧壁与流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孔板平面侧壁与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侧壁与导流风扇端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两个所述流通孔内的导流风扇设置方向相反,所述电池组壳的侧壁与流通孔连通,所述电池组壳设置在靠近车载充电机的一侧,所述电源模块组壳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
[0010]优选地,所述电池组壳内侧壁与托板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托板顶端与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板侧壁与电池组壳内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触发板弧面侧壁朝下,且触发板顶端上开设有限位槽。
[0011]优选地,所述辅助限位组件是由挡板和伸缩杆组成,所述挡板底端与伸缩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挡板弧面侧壁朝上,所述挡板侧壁与电池组壳内侧壁开设的滑槽内侧壁滑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触发板端部与连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顶端与限位板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顶端面与动力电池底端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板侧壁与电池组壳内侧壁开设的上槽内侧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电池组壳顶端与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侧壁与电动推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备用电池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备用电池相对的两侧壁均滑动连接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底端与电池组壳顶端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盖板顶端与导电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板上设置有与备用电池相适配的电源插槽,所述导电板与导线固定连接,所述导线另一端与变换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组壳底端通过多个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基座。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方案中,通过两个导流风扇的设置,可以对电源模块组壳和电池组壳内的气流进行流通,避免车载充电机在工作的时候温度过高,保证整个电源模块组件的运行安全。
[0017]2、本方案中,通过限位板和弹簧的设置,可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时,让弹簧起到减震的作用,对电池进行保护,且动力电池在更换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提升车载充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8]3、本方案中,通过备用电池和导电板的设置,可以在更换电池的时,让备用电池和导电板进行电连通对变换器进行供电,保证车内低压部件的供电正常和运行正常,便于驾驶人员换电完成后操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电源模块组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触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中电动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中:1、电源模块组壳;2、电池组壳;3、车载充电机;4、变换器;5、高压配电单元;6、孔板;7、转轴;8、导流风扇;9、托板;10、弹簧;11、动力电池;12、触发板;13、连杆;14、限位板;15、挡板;16、伸缩杆;17、固定板;18、电动推杆;19、备用电池;20、导向轨;21、导电板;22、导线;23、盖板;24、安装板;25、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参照图1

9,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组壳1和电池组壳2,电源模块组壳1内设置有车载充电机3、变换器4和高压配电单元5,位于车载充电机3一侧的电源模块组壳1侧壁开设有两个流通孔,流通孔内侧壁连接有气流流通组件;
[0032]进一步地,电源模块组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组壳(1)和电池组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组壳(1)内设置有车载充电机(3)、变换器(4)和高压配电单元(5),位于车载充电机(3)一侧的所述电源模块组壳(1)侧壁开设有两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内侧壁连接有气流流通组件,所述电池组壳(2)内侧壁连接有托板(9),所述托板(9)顶端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上方设置有动力电池(11),所述电池组壳(2)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连接有触发板(12),所述触发板(12)顶端通过连杆(13)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触发板(12)和限位板(14)之间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所述电池组壳(2)顶端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侧壁通过电动推杆(18)连接有备用电池(19),所述备用电池(19)一侧设置有导电板(21),所述导电板(21)通过导线(22)与变换器(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组壳(1)外侧壁与电池组壳(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3)、变换器(4)和高压配电单元(5)与电源模块组壳(1)内顶部侧壁均通过螺栓方式固定连接,且两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流通组件是由孔板(6)、转轴(7)和导流风扇(8)组成,所述孔板(6)弧面侧壁与流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孔板(6)平面侧壁与转轴(7)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外侧壁与导流风扇(8)端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安全型车规级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流通孔内的导流风扇(8)设置方向相反,所述电池组壳(2)的侧壁与流通孔连通,所述电池组壳(2)设置在靠近车载充电机(3)的一侧,所述电源模块组壳(1)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浩泽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辰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