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修饰的微溶胶电纺支架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原位重编程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90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病毒修饰的微溶胶电纺支架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原位重编程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表面修饰有聚多巴胺涂层并接枝有shPTB慢病毒载体的微溶胶电纺支架;其基质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聚左旋乳酸和透明质酸制得。并提供了该支架的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微溶胶电纺支架体系与传统的神经损伤生物材料疗法相比,其可以针对损伤后微环境炎症因子大量生成、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瘢痕组织增生等多个特点予以改善。瘢痕组织增生等多个特点予以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毒修饰的微溶胶电纺支架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原位重编程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病毒修饰的微溶胶电纺支架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原位重编程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脊髓损伤)常由车祸、高空坠落等直接或间接损伤脊髓组织,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大小便、性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不但会面临巨大的身体与心理痛苦,同时也面临巨额的经济支出,治疗脊髓损伤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解除椎板对脊髓组织的压力,激素冲击疗法以及术后大量康复治疗,但这些治疗效果都较差。由于脊髓组织自修复能力极其有限,脊髓损伤后早期的炎症风暴,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瘢痕组织的形成,神经元难以长入病灶部位,这些都限制了脊髓神经组织的修复,因此,脊髓损伤的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项国际性医学难题。
[0003]脊髓损伤早期,首先出现神经元凋亡坏死、组织血管破坏,并可能伴随脊髓神经束断裂;随后继发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炎症反应,包括各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表面修饰有聚多巴胺涂层并接枝有shPTB慢病毒载体的微溶胶电纺支架;其基质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聚左旋乳酸和透明质酸制得。2.权利要求1所述微溶胶电纺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左旋乳酸与二氯甲烷混合,制得溶液A;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溶液与透明质酸水溶胶混合,制得溶液B;将溶液A、溶液B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与纺丝液溶剂混合制得微溶胶电纺溶液;所述微溶胶电纺溶液后经纺丝制得基质;将多巴胺盐酸盐溶液与所述基质混合孵育后,再与shPTBP1慢病毒载体混合孵育,制得所述微溶胶电纺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中,聚左旋乳酸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0.25

1):4;所述溶液B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溶液的浓度为100~1000μg/ml;透明质酸水溶胶中HA的质量分数为00.5%~2%;所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溶液与透明质酸水溶胶的体积比为1:(2~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Span

80;所述纺丝液溶剂为N,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勤杨惠林刘长鹏刘星志张熊劲夫钮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