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77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所述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包括连接柱、支撑柱、稳定装置、调节装置、移动柱以及弧形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通过固定柱、第一插锥、侧板以及第二插锥的相互配合,将两个稳定装置放置于土坑中,并使得第一插锥及第二插锥均插入土坑底部的土壤中,接着,工作人员用土填实土坑,此时,工作人员根据弧形杆的长度,同样的方法将两个稳定装置放入土坑中,通过该装置,提高了种植棚架的稳定性,此外,通过螺纹杆、移动板、插柱以及转动环的相互配合,方便对棚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棚架的灵活性。提高了棚架的灵活性。提高了棚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


[0001]本技术涉及棚架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

技术介绍

[0002]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在进行瓜果蔬菜的种植时需要使用到大棚,然而,现有的大棚在使用时多为一体式的,组装类的大棚在进行高度调节时,需要通过拧动多个螺丝进行伸缩,操作起来较麻烦。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
[0005]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包括:连接柱、支撑柱、稳定装置、调节装置、移动柱以及弧形杆,连接柱设有两个,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有稳定装置,调节装置设于连接柱上,移动柱一端设于支撑柱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弧形杆设有两个,弧形杆底部的两端设于移动柱的上方。
[0006]优选的,移动柱的顶部套设有顶框,顶框内壁与移动柱外表面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弧形杆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四个拐角处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于顶框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一端设于移动柱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定位块外表面与移动柱凹槽内壁相贴合。
[0008]优选的,稳定装置包括固定柱、第一插锥、侧板以及第二插锥,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插锥,固定柱的四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锥。
[0009]优选的,移动柱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插孔。
[0010]优选的,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杆、移动板、插柱以及转动环,螺纹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柱的侧壁,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移动板与螺纹杆连接处的通孔内壁的螺纹方向相反,移动板的底部滑动连接于连接柱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插柱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侧壁,插柱穿插于支撑柱凹槽内壁开设的相对的两个通孔内以及插孔内,转动环套设于螺纹杆上,且转动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具有如下
[0012]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固定柱、第一插锥、侧板以及第二插锥的相互配合,将两个稳定装置放置于土坑中,并使得第一插锥及第二插锥均插入土坑底部的土壤中,接着,工作人员用土填实土坑,此时,工作人员根据弧形杆的长度,同样的方法将两个稳定装置放入土坑中,通过该装置,提高了种植棚架的稳定性。
[0014]2、通过螺纹杆、移动板、插柱以及转动环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环,使得
螺纹杆带动着两个移动板移动,两个移动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与移动板连接的插柱移动进支撑柱凹槽内壁开设的相对的两个通孔内以及插孔内,由此,即可完成高度的调节,通过该装置,方便对棚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棚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的分解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稳定装置以及移动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所示的连接柱、支撑柱、移动柱以及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连接柱;2、支撑柱;3、稳定装置;4、调节装置;5、移动柱;6、弧形杆;7、顶框;8、底板;9、螺栓;10、固定柱;11、第一插锥;12、侧板;13、第二插锥;14、插孔;15、螺纹杆;16、移动板;17、插柱;18、转动环;19、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的分解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2、稳定装置3以及移动柱5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连接柱1、支撑柱2、移动柱5以及调节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连接柱1、支撑柱2、稳定装置3、调节装置4、移动柱5以及弧形杆6。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柱1设有两个,连接柱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底部设有稳定装置3,调节装置4设于连接柱1上,移动柱5一端设于支撑柱2顶部开设的凹槽内,移动柱5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插孔14,弧形杆6设有两个,弧形杆6底部的两端设于移动柱5的上方。
[0024]参考图3所示,移动柱5的顶部套设有顶框7,顶框7内壁与移动柱5外表面固定连接,弧形杆6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8,底板8的四个拐角处螺纹连接有螺栓9,螺栓9的一端螺纹连接于顶框7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底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9,定位块19一端设于移动柱5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定位块19外表面与移动柱5凹槽内壁相贴合。
[0025]参考图4所示,稳定装置3包括固定柱10、第一插锥11、侧板12以及第二插锥13,固定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插锥11,固定柱10的四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2,侧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锥13。
[0026]参考图5所示,调节装置4包括螺纹杆15、移动板16、插柱17以及转动环18,螺纹杆15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柱2的侧壁,螺纹杆1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板16,两个移动板16与螺纹杆15连接处的通孔内壁的螺纹方向相反,移动板16的底部滑动连接于连接柱1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插柱17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16侧壁,插柱17穿插于支撑柱2凹槽内壁开设的相对的两个通孔内以及插孔14内,转动环18套设于螺纹杆15上,且转动环18与
螺纹杆15固定连接。
[0027]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人员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坑,然后,将两个稳定装置3放置于土坑中,并使得第一插锥11及第二插锥13均插入土坑底部的土壤中,接着,工作人员用土填实土坑,此时,工作人员根据弧形杆6的长度,同样的方法将两个稳定装置3放入土坑中,然后,工作人员根据大棚所需的高度,将移动柱5移动进支撑柱2的凹槽内,移至合适的位置后,转动转动环18,使得螺纹杆15带动着两个移动板16移动,两个移动板16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板1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与移动板16连接的插柱17移动进支撑柱2凹槽内壁开设的相对的两个通孔内以及插孔14内,由此,即可完成高度的调节,此时,工作人员将定位块19插入移动柱5顶部开设的凹槽内,然后,通过螺栓9将底板8与顶框7连接起来,由此即可完成棚架的安装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包括连接柱(1)、支撑柱(2)、稳定装置(3)、调节装置(4)、移动柱(5)以及弧形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设有两个,连接柱(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底部设有稳定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4)设于连接柱(1)上,所述移动柱(5)一端设于支撑柱(2)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弧形杆(6)设有两个,弧形杆(6)底部的两端设于移动柱(5)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5)的顶部套设有顶框(7),顶框(7)内壁与移动柱(5)外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6)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8),底板(8)的四个拐角处螺纹连接有螺栓(9),螺栓(9)的一端螺纹连接于顶框(7)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底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9),定位块(19)一端设于移动柱(5)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定位块(19)外表面与移动柱(5)凹槽内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高度的种植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龚序良孔祥君栗增然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集忠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