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64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单元;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驱动单元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至少两个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电极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图形的最大宽度的一半。该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均一性高、显示效果好。显示效果好。显示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硅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产品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在可穿戴设备、工业安防、医疗等高分辨率的近眼显示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3]然而,硅基OLED显示产品存在显示亮度不均一的问题,目前,亟需提供一种新的硅基OLED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均一性高、显示效果好。
[0005]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7]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
[0008]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
[0009]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单元;r/>[00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单元;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驱动单元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至少两个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电极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图形的最大宽度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至少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两个所述连接电极分别为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到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到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反射层、第二绝缘层和发光功能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驱动单元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通过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电极通过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连接,且所述反射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导电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驱动单元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导电层至少包括第一导电垫、第二导电垫和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垫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垫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电垫通过所述连接走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垫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垫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垫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第二导电垫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以内,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垫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电极分别为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参考点为对称点,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参考点为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相对的第一顶角和第二顶角;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到所述第一顶角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到所述第二顶角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所述第一顶角、所述第二顶角、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内。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顶角相连,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顶角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所述第一侧边的中点、所述第二侧边的中点、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内。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顶角相连,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顶角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平行,且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到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到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顶点、所述第三侧边依次连接,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顶点和所述第四侧边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和所述第三侧边平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和所述第四侧边平行,且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到所述第三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到所述第四侧边之间的距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到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到所述第三侧边之间的距离。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一边缘到所
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边缘到所述第三侧边之间的距离。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三个以上所述连接电极,各所述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以内,且各所述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延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边缘分布。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俊波杨盛际卢鹏程黄冠达田元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