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技术

技术编号:385554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方法包括:设置鱼内脏去除生产线,其中设置有割喉刀(4)、去脏轮(5)和摄像机;在鱼内脏去除生产线运行过程中,鱼体进入到生产线中,摄像机对鱼体摄取图像;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依据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来设置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当鱼体到达割喉刀处,控制割喉刀对鱼体实施内脏切割操作;当鱼体到达去脏轮处,控制去脏轮对鱼体实施内脏拽出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生产线能够实现上述鱼内脏去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能够依据鱼体的形态构造尺寸来对鱼体进行内脏去除操作,从而提高了操作精准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鲜鱼产品加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鲢鳙鱼是鲢鱼和鳙鱼的合称,两种鱼都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其中鲢鱼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而鳙鱼则是鲤科鳙属淡水鱼类,亦称花鲢、胖头鱼、黑鲢等,这两种鱼的形态非常相似。
[0003]目前,常见的输送带式剖腹去内脏生产线,其配置有割喉刀和去脏轮,所述割喉刀用于对生产线上的鱼体进行内脏切割操作,而去脏轮对经过内脏切割操作之后的鱼体进行内脏拽出操作,从而将鱼体中的内脏去除。
[0004]目前的问题在于,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是预先设置好的固定数值,这样一来,无论生产线上鱼体体型大小和构造不同,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是不调整的,也就是说,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不会对应鱼体体型构造而进行适应性调整,经常会出现“对鱼体进行内脏切割操作以及内脏拽出操作时,操作位置不准确”的情况,从而使得生产质量和效率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内脏去除方法,该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能够依据鱼体的形态构造尺寸来对鱼体进行内脏去除操作,从而提高了操作精准度,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鱼内脏去除方法,包括:
[0008]设置鱼内脏去除生产线,所述鱼内脏去除生产线中设置有割喉刀和去脏轮,所述鱼内脏去除生产线中设置有摄像机;
[0009]在鱼内脏去除生产线运行过程中,鱼体进入到生产线中,所述摄像机对鱼体摄取图像;
[0010]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
[0011]依据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来设置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
[0012]当鱼体到达割喉刀处,控制割喉刀对鱼体实施内脏切割操作;
[0013]当鱼体到达去脏轮处,控制去脏轮对鱼体实施内脏拽出操作。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其具体实现的方法包括:
[0015]预先设置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该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中存储有数量众多的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样本数据;
[0016]分析鱼体图像,得出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
[0017]基于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并依据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数据来获取喉嘴间距、喉管深度、喉管宽度、前腹腔深度、中腹腔深度、后腹腔深度以及腹腔长度数据。
[0018]进一步地,所述分析鱼体图像,得出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其具体实现的方法包括:
[0019]对鱼体图像进行灰度,二值化阈值分割,高斯滤波和形态学处理,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获得图像中的鱼体轮廓,利用最小外接矩形算法得到鱼体的最小外界矩阵的长宽,然后将其转换为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
[0020]进一步地,所述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依据公式
[0021]H0(i)=Tar_D(i)+b+c
[0022]来计算得出,式中,H0(i)表示出刀长度,Tar_D(i)表示鱼体的喉管宽度,b表示割喉刀距离生产线的鱼腹底线的距离,c表示割喉管冗余量。
[0023]进一步地,所述割喉管冗余量在0.8~1cm的范围内取值。
[0024]进一步地,所述鱼内脏去除生产线上设置有第一鱼体位置感应器、第二鱼体位置感应器和第三鱼体位置感应器,
[0025]所述第一鱼体位置感应器位于摄像机的下游侧,该第一鱼体位置感应器用于判断鱼体处于摄像机摄取图像的范围内;
[0026]所述第二鱼体位置感应器位于割喉刀的下游侧,该第二鱼体位置感应器用于判断鱼体到达割喉刀的操作位置;
[0027]所述第三鱼体位置感应器位于去脏轮的上游侧,该第三鱼体位置感应器用于判断鱼体到达去脏轮的操作区域。
[002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去脏轮对鱼体实施内脏拽出操作,其具体的过程包括:
[0029]当鱼体到达割喉刀的操作位置时,这一时刻记为初始时间0,根据公式
[0030][0031]计算获得去脏轮启动工作时间,式中,t1(i)表示去脏轮启动工作时间,V
c
表示生产线的流水速度,D表示第二鱼体位置感应器与去脏轮之间的距离;
[0032]当鱼体到达去脏轮的操作区域时,去脏轮在启动工作时间t1(i)内上升至预先设定的出轮高度位置;
[0033]待去脏轮上升至预先设定的出轮高度位置之后,控制去脏轮返回到生产线的鱼腹底线位置处。
[0034]进一步地,在实施内脏切割操作的时刻,生产线停止流水,待完成内脏切割操作之后,生产线重新启动流水。
[0035]进一步地,所述鱼体为鲢鱼或鳙鱼。
[0036]一种鱼内脏去除生产线,所述鱼内脏去除生产线能够实现上述鱼内脏去除方法。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中,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是可以随着生产线上流水的鱼体而动态调整的,并且,其调整依据“鱼体图像分析得出的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是依据实际鱼体体型大小和构造不同而动态调整的,从而提高了“对鱼体进行内脏切割操作以及内脏拽出操作”的操作精准度,进而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003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中,在“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的过程中,基于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来分析得出鱼体的一些构造尺寸数据,而后再应用于“对鱼体进行内脏切割操作以及内脏拽出操作”,由于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中存储有数量众多的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样本数据,从而使得最终分析得出的鱼体的构造尺寸数据可靠性较高,这就更有利于内脏去除操作的精准性。
[0039]总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方法和生产线相对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鱼内脏去除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割喉刀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的出轮高度能够随着生产线上流水的鱼体而动态调整,并且调整到与鱼体形态构造尺寸匹配的数值,从而提高了对鱼体进行内脏切割操作以及内脏拽出操作的操作精准度,也就是说,能够依据鱼体的形态构造尺寸来对鱼体进行内脏去除操作,进而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鱼内脏去除生产线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鱼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3]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鱼内脏去除方法,该鱼内脏去除方法能够依据鱼体的形态构造尺寸来对鱼体进行内脏去除操作。
[0044]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提及的鱼体是指鲢鱼或鳙鱼的鱼体。
[0045]本实施方式的鱼内脏去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至S6。
[0046]S1,设置一条鱼内脏去除生产线以及用于控制生产线运行的主控计算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内脏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鱼内脏去除生产线,所述鱼内脏去除生产线中设置有割喉刀(4)和去脏轮(5),所述鱼内脏去除生产线中设置有摄像机;在鱼内脏去除生产线运行过程中,鱼体进入到生产线中,所述摄像机对鱼体摄取图像;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依据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来设置割喉刀(4)的出刀长度以及去脏轮(5)的出轮高度;当鱼体到达割喉刀(4)处,控制割喉刀(4)对鱼体实施内脏切割操作;当鱼体到达去脏轮(5)处,控制去脏轮(5)对鱼体实施内脏拽出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内脏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数据,其具体实现的方法包括:预先设置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该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中存储有数量众多的鱼体形态构造尺寸样本数据;分析鱼体图像,得出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基于鱼体生物学特征数据库,并依据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数据来获取喉嘴间距、喉管深度、喉管宽度、前腹腔深度、中腹腔深度、后腹腔深度以及腹腔长度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鱼内脏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鱼体图像,得出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其具体实现的方法包括:对鱼体图像进行灰度,二值化阈值分割,高斯滤波和形态学处理,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获得图像中的鱼体轮廓,利用最小外接矩形算法得到鱼体的最小外界矩阵的长宽,然后将其转换为鱼体长度和鱼体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鱼内脏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喉刀(4)的出刀长度依据公式H0(i)=Tar_D(i)+b+c来计算得出,式中,H0(i)表示出刀长度,Tar_D(i)表示鱼体的喉管宽度,b表示割喉刀距离生产线的鱼腹底线的距离,c表示割喉管冗余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内脏去除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锦郑晓伟欧阳杰张军文沈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