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824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通过在人造血管内壁注入细胞悬液进行黏附,随后在灌流式循环系统下进行培养基供给仿生体内血管环境,使得血管内壁形成一层内皮组织,最后对内皮组织人造血管进行脱细胞处理,得到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在提供血管内皮化基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上述过程,可利用细胞内部生长技术为人造血管提供弹性和力学性能,同时,利用人造血管自带的拓扑结构诱导细胞的黏附与生长,在对人造血管进行内皮基质化处理的同时,提升了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最终制得具有高弹性、较高力学强度和较高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基人造血管。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基人造血管。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基人造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纺织品
,尤其涉及一种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管内皮层作为血管的内部屏障,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人工血管和血管支架植入等造成的内皮层损伤会导致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血小板活化等问题,最终引发内膜增生及血栓形成。因此,选择性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和促进快速内皮化是维持血管长期通畅的最有效策略之一。快速成型内皮单层是制造小直径血管移植物成功的关键,这对于治疗危险甚至是致命的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然而,将内皮细胞均匀地定位在小直径管状支架的内腔上是个难题,这也加大了制备内皮化人工血管的难度。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310044325.9,公开日期为2023年3月17日,名称为“一种功能化可降解载药人工仿生血管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逐层制备人工仿生血管,其中,内层为聚氨酯脲

胶原蛋白层,内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层是聚氨酯

胶原蛋白层,提供机械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先制备内壁具有拓扑结构的血管支架,再将所述血管支架裁剪至所需长度并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无菌化的人造血管;S2、在无菌环境下,将细胞进行传代消化后得到的细胞悬液转移至无菌注射器中;然后,将步骤S1中制得的所述人造血管接入到3D灌流式循环系统的两端接口上的连接胶管之间;再将所述无菌注射器中的所述细胞悬液导入所述人造血管内,导入的细胞沉积并黏附在所述人造血管内壁的拓扑结构中,静置0

12h后,制得初步细胞黏附的人造血管;S3、开启3D灌流式循环系统,使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初步细胞黏附的人造血管发生匀速旋转,再经脱细胞处理、清洗、灭菌处理及冷冻干燥后,得到内皮基质化的人造血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结构为螺旋分布在所述血管支架内壁的密度为0.4

0.8mm、高度为0.2

0.4mm的沟壑;优选的,所述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厚度为1

2mm,直径为4

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人造血管的长度为1

10cm,直径为4

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细胞悬液的密度为1
×
106‑5×
105cells/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所述细胞悬液导入所述人造血管内的推速为0.1

0.5mL/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皮基质化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匀速旋转的转速为6

15r/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青王朝荣纪华卞力行陈依霞黄琪乐威田文军李圣王云杨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