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及修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修缮
,尤其涉及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及修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中应用的承重柱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其自身结构影响着整个建筑的整体安全,承重柱多为木质。置于室外或室内的承重柱要长时间直接面对风吹日晒、雨水及虫蛀等环境侵蚀,在承重柱根部位置极易出现腐朽老化、开裂等损坏现象,严重影响承重柱自身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大打折扣,进而会威胁到整个古建筑的安全。
[0003]一旦承重柱根部出现腐朽,这就需要及时对承重柱进行修缮、加固处理,但这并不是对整个承重柱进行更换,而是对承重柱进行局部修缮。最常见的修缮方式是采用墩接,墩接前先加扶柱、取代承重柱,解除承重柱荷重,而后取下承重柱截断腐朽部位、配合好的承重柱进行墩接。
[0004]其中一种墩接方式是接长承重柱和已有承重柱之间采用抄手榫结构来墩接,也就是在接长承重柱圆形端面上划十字线、将其分四瓣,凿去对角的两瓣,剩余两瓣保留,已有承重柱也是同样的操作,接长承重柱、已有承重柱剩余的两瓣进行榫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包括已有承重柱(2)和接长承重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有承重柱(2)和接长承重柱(1)上下榫卯连接,已有承重柱(2)下端为阶梯状形成已有段(202),所述接长承重柱(1)上端也为阶梯状形成接长段(101);所述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上下紧密嵌合,已有段(202)和所述接长段(101)之间形成“Z”形的接合面,接合面包括上平面(51)、垂直面(52)和下平面(53);所述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榫卯结构来连接,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组锁止单元(7),所述锁止单元(7)隐藏于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之间,锁止单元(7)包括双头螺杆(71)和锁止件(72);所述双头螺杆(71)贯穿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双头螺杆(71)两端均设置所述锁止件(72),锁止件(72)包括锁止锥套(721)和锁止螺母(722),所述锁止锥套(721)套设在双头螺杆(71)端部、且挤压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所述锁止螺母(722)紧抵在锁止锥套(721)上;所述锁止件(72)和已有段(202)、接长段(101)之间均存在间隙,该间隙内填充密实有密封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有承重柱(2)和接长承重柱(1)直径、材质均相同,所述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结构相同,所述上平面(51)和下平面(53)均为半圆形,所述垂直面(52)为矩形,垂直面(52)宽度和已有承重柱(2)或接长承重柱(1)的直径相等,垂直面(52)高度≥4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的所述上平面(51)之间紧密贴合、且之间设置有榫卯结构,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的所述下平面(53)之间紧密贴合、且之间也设置有榫卯结构,所述榫卯结构为燕尾榫,燕尾榫为燕尾榫头(61)嵌合燕尾榫槽(62)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段(101)的上平面(51)设置燕尾榫头(61)、下平面(53)开设燕尾榫槽(62),所述已有段(202)的上平面(51)开设燕尾榫槽(62)、下平面(53)设置燕尾榫头(61),所述燕尾榫槽(62)、燕尾榫头(61)通长布设在上平面(51)或下平面(53)上,上下相对应的所述燕尾榫槽(62)和燕尾榫头(61)之间嵌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承重柱连接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已有段(202)和接长段(101)的所述垂直面(52)之间紧密贴合、且之间设置有榫卯结构,所述榫卯结构为插销榫,插销榫为插销榫头(10)嵌合销子孔(11)结构;所述已有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生,梁艳,柳珽,郭文涛,李小凯,魏培远,丁晓倩,马波,房亮,王玉凤,王文正,何永,李代,邵祥雨,杨开放,徐超,孔雪静,查航,林立,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文投阳光湖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