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446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终端模块,由指定地点内的个体人员操作,以至少用于实现信息上传和/或发布;采集模块,被配置于指定地点内,以用于获取指定地点内的至少一种信息;处理模块,与终端模块和采集模块通讯连接,处理模块能够以直接和/或间接的方式从终端模块和采集模块获取至少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并通过识别特征数据信息的一张或多张图片中人物表情的情感类别,确定相应的情感评分。该方法包括以至少两种方式获取针对指定地点内的一个或多个个体人员的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通过识别特征数据信息的一张或多张图片中人物表情的情感类别,确定相应的情感评分。确定相应的情感评分。确定相应的情感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情感识别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的多项研究表明,患者(病人)的心理状况(情绪/情感)常常会影响到其疾病的治疗进度以及康复速度,有时甚至直接导致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而且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其生活质量也密切相关,临床许多病例也反应出,疾病发展与心理变化息息相关,甚至互为因果。例如,就诊于消化科的患者中,有30%伴有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除表现为情绪问题外,还可表现为多种躯体不适症状,而消化系统最易受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反酸、便秘、烧心、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等,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五倍,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四倍,且患病率与病因无关,其消化道症状越多其患病率就越高。对于消化科的患者,尤其是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其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或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会极大程度地降低治疗依从性,并可能因负面情绪而大大影响治疗效果,进而还可能引发医患纠纷,借助于现有技术来对患者情绪进行监测,以快速确定针对不同患者的情绪疏导方案。可实现患者情绪监测的现有技术可例如是:
[0003]CN114883014A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患者情绪反馈装置、方法和治疗床,主要包括以下模块:主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用于采集患者面部特征信息、面部动态变化信息;肢体摄像头,所述肢体摄像头用于采集患者的肢体动作;分布式服务器,所述分布式服务器用于根据主摄像头采集的面部特征信息、面部动态变化信息和肢体摄像头采集的肢体动作分析患者的实时情绪,得到情绪分析结果;警告装置,所述警告装置用于根据分布式服务器的情绪分析结果发出提示信息。
[0004]但是现有技术的针对个体患者的情绪监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对于患者大量聚集的场所,难以针对每个个体患者都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监测,进而可能会引起整个治疗场所存在大量的负面情绪难以疏导,其中,尤其是对于因特定原因被限制在指定场所的人群,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该特定原因可例如是传染病。
[0005]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示例性地,中国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40种。
[0006]针对爆发的传染病,尤其是甲类传染病以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公布的部分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乙类传染病,通常会以指定隔离点的方式将部分受感染的患者限定在规定区域内进行集中治疗,待康复且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例如方舱等集中隔离点。对于被隔离的患者,由于对自身健康和家人的担心,其必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患者的不良情绪不管是对患者本身康复,还是对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都会有负面影响,因此对情绪的监测和调
节工作不容忽视。现有技术例如:
[0007]CN215068279U提供一种基于方舱医院的情绪识别和安抚系统,属于面部识别
,包括面部表情采集模块、数据维度转换器、特征提取器、情绪匹配模块、显示模块、焦虑等级匹配模块和安抚模块,安抚模块包括多个安抚执行器;面部表情采集模块经数据维度转换器、特征提取器、情绪匹配模块连接显示模块;焦虑等级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特征提取器的输出端,输出端分别连接安抚模块中对应的安抚执行器。
[0008]CN115324388A提供了一种心理治疗方舱,涉及医疗设备
,包括舱体、心理治疗设备、供配电系统、通信系统、环境保障系统。舱体在前壁设有舱门,舱体内部设有互相隔断的工作区、设备间;心理治疗设备包括设置在舱内的心理测评及情绪管理一体机、呐喊宣泄仪、VR心理训练仪,供配电系统包括配电柜、线缆,通信系统包括环形网络交换机,用于方舱内部通信以及与外部通信系统组网实现信息互联,环境保障系统包括暖通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
[0009]但现有技术通常仅利用摄像头获取单一人员的人脸图像,通过人脸识别获取相应的人脸情绪,进而对相应患者提供不同预设需求的安抚手段。但是针对传染病疫情大量扩散和爆发的地区,指定隔离点内的被隔离的人群基数大、流动性大、心理状态复杂程度高,且医疗资源(尤其是心理干预等针对心理疾病诊断治疗的资源)严重不足或分配不均,会导致在指定隔离点难以采集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难以针对所有出现消极情绪的患者均可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救助,从而使得现有技术不仅会由于数据采集途径的单一及面部识别过程的简化而难以掌握指定隔离点的真实的整体情感状态,也会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进而导致资源浪费和心理救助效果不良等情况。
[0010]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其包括:
[0013]终端模块,由指定地点内的个体人员操作,以至少用于实现信息上传和/或发布,采集模块,被配置于指定地点内,以用于获取指定地点内的至少一种信息,处理模块,与终端模块和采集模块通讯连接。
[0014]优选地,处理模块能够以直接和/或间接的方式从终端模块和采集模块获取至少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并通过识别特征数据信息的一张或多张图片中人物表情的情感类别,确定相应的情感评分,其中,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被附带有地理属性和时间属性的标签。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模块在对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时,能够至少基于第一分类规则和/或第二分类规则对所收集的图片和/或图片中的相应区域进行分类,以赋予相应的处理权重。
[00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模块在执行第一分类规则时能够根据图片来源进行分类,其中,由终端模块上传和/或发布的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被划分为主动拍摄图像,由采集模块获取的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被划分为被动拍摄图像。
[0017]优选地,处理模块能够对被动拍摄图像赋予相比于主动拍摄图像更高的第一处理权重,如此设置是由于通过拍摄单元获取的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时被拍摄单元指向的个体人员通常会感知到拍摄单元的存在而容易产生特定的镜头表情,其中,镜头表情可以是被拍摄单元指向的个体人员为了展现出任一指定的但与当前情绪不完全一致的情绪而展现出的表情,该表情通常是不自然的(例如表情的夸大或收敛或僵硬)或不能完全表征该个体人员的当时情绪的,上述指定的情绪可以是由自我指定或他人指定。例如,在指定隔离点内的一个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情感识别系统,其包括:终端模块(100),由指定地点内的个体人员操作,以至少用于实现信息上传和/或发布,采集模块(200),被配置于指定地点内,以用于获取指定地点内的至少一种信息,处理模块(300),与所述终端模块(100)和所述采集模块(200)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300)能够以直接和/或间接的方式从终端模块(100)和采集模块(200)获取至少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并通过识别特征数据信息的一张或多张图片中人物表情的情感类别,确定相应的情感评分,其中,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被附带有地理属性和时间属性的标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情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300)在对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时,能够至少基于第一分类规则和/或第二分类规则对所收集的图片和/或图片中的相应区域进行分类,以赋予相应的处理权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情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300)在执行第一分类规则时能够根据图片来源进行分类,其中,由所述终端模块(100)上传和/或发布的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被划分为主动拍摄图像,由所述采集模块(200)获取的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被划分为被动拍摄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情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300)在执行第二分类规则时能够根据图片中的人物的所处区域进行分类,以将任一图片划分为主要图像区域和次要图像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情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300)能够基于经过训练的情感判断模型对所收集的任一包含图片性质的特征数据信息进行各人物表情的情感识别,以获取单一图像情感值。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情感识别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水清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