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40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丝编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所述编织工艺包括S1、选用金属丝作为电性导体;S2、将纱线基材通过分纱机进行分纱处理;S3、将单根纱通过拉纱机进行拉纱处理;S4、通过编织机以金属丝为核心编织形成金属编织线束;S5、编织完成后进行一次收卷;S6、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包覆绝缘材料;S7、通过绳子机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加捻韧性金属丝和单根纱成股,以形成成品线材;S8、通过收卷机二次收卷,并存储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丝编织工艺,以纱线编织代替传统的漆包线,能够成型轻质量且高韧度的数据线材,成型线材整体紧凑,导体外侧的编织层不易脱落,保证导电效果,提高材料使用寿命。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丝编织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今的多元化科技时代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蓝牙音响等娱乐设备、外设产品的普及与发展,USB线也经历了1.1版本到4.0版本的更迭,消费者对消费型电子线材的要去也越来越多元化,对传输频率越来越高;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对线材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对线材的载流量又越来越大。其中USB2.0线材做为目前市场基数上最大的消费型电子线材,其分支也众多,例如USB A

Ligthing结构、USB A

Type

C结构、USB C

Lighting结构等,受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消费者对其的使用寿命、柔软度、外观等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线缆通过传输电流或信号来实现对手机、平板等娱乐生活设施的充电及信号传输。
[0003]传统技术中,多采用漆包线的加工方式成型电子线材,此方式获得的电子线材表面容易松散,以及容易被外力破坏,影响使用;并且,传统方式获得的电子线材一般直径较大,结构不紧凑,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漆包线的加工方式成型电子线材表面容易松散、结构不紧凑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所述编织工艺包括:
[0006]S1、选用金属丝作为电性导体;
[0007]S2、将用于编织的纱线基材通过分纱机进行分纱处理,以使纱线分离获得单根纱;
[0008]S3、将S2步骤得到的单根纱通过拉纱机进行拉纱处理,获得极细单根纱;
[0009]S4、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接入编织机中;与此同时,将S3步骤中得到的极细单根纱装入编织机中,编织机以金属丝为核心进行生产编织,获得金属编织线束;
[0010]S5、编织完成后通过收卷机对金属编织线束进行一次收卷;
[0011]S6、将收卷在收卷机上的金属编织线束一端拉出,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包覆绝缘材料,梳理整理线束并把理顺好的金属编织线束用传统纱架裹紧,以使绝缘材料紧紧贴合金属编织线束;
[0012]S7、在S6步骤中获得的绝缘金属编织线束通过绳子机加工,以相反的捻向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加捻韧性金属丝和单根纱成股,以形成成品线材;
[0013]S8、通过收卷机对成品线材进行二次收卷,并存储备用。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S1步骤中,具体选用铜丝作为导体。
[0015]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28mm

0.33mm。
[001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S3步骤中,对于单根纱的拉纱伸长率为2.5%

3%。
[001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S4步骤中,对于金属丝表面的编织纱线的厚度为金属丝直径的0.7

2倍。
[001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S6步骤中,包覆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的绝缘材料为TPE材质。
[001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S7步骤中,选用高延展性铜合金配合单根纱加捻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表面。
[002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合金的直径为0.05mm

0.1mm。
[0021]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金属丝编织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对纱线基材进行分纱和拉纱处理,能够获得极细单根纱,在编织时能够达到精磨编织的效果,提高线束编织的紧密度和强度;
[0023]2、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包覆绝缘材料后通过手工拉纱能够梳理整理线束并把理顺好的金属编织线束用传统纱架裹紧,提高绝缘材料与金属编织线束的贴合效果,使结构紧凑;
[0024]3、通过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上加捻韧性金属丝和单根纱,近一步提高线材的强度以及线材成型后的紧凑度;
[0025]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丝编织工艺,以纱线编织代替传统的漆包线,能够成型轻质量且高韧度的数据线材,成型线材整体紧凑,导体外侧的编织层不易脱落,保证导电效果,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所述编织工艺包括:
[0029]S1、选用金属丝作为电性导体;
[0030]S2、将用于编织的纱线基材通过分纱机进行分纱处理,以使纱线分离获得单根纱;
[0031]S3、将S2步骤得到的单根纱通过拉纱机进行拉纱处理,获得极细单根纱;
[0032]S4、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接入编织机中;与此同时,将S3步骤中得到的极细单根纱装入编织机中,编织机以金属丝为核心进行生产编织,获得金属编织线束;
[0033]S5、编织完成后通过收卷机对金属编织线束进行一次收卷;
[0034]S6、将收卷在收卷机上的金属编织线束一端拉出,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包覆绝缘材料,梳理整理线束并把理顺好的金属编织线束用传统纱架裹紧,以使绝缘材料紧紧贴合金属编织线束;
[0035]S7、在S6步骤中获得的绝缘金属编织线束通过绳子机加工,以相反的捻向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加捻韧性金属丝和单根纱成股,以形成成品线材;
[0036]S8、通过收卷机对成品线材进行二次收卷,并存储备用。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纱线基材进行分纱和拉纱处理,能够获得极细单根纱,在编织时能够达到精磨编织的效果,提高线束编织的紧密度和强度;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包覆绝缘材料后通过手工拉纱能够梳理整理线束并把理顺好的金属编织线束用传统纱架裹紧,提高绝缘材料与金属编织线束的贴合效果,使结构紧凑;通过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上加捻韧性金属丝和单根纱,近一步提高线材的强度以及线材成型后的紧凑度。
[0038]所述S1步骤中,具体选用铜丝作为导体,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28mm

0.33mm;铜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电导率在常温下约为6
×
10^7S/m,选用0.28mm

0.33mm的铜丝作为导体能够同时保证导电效果和确保线材成型规格,方便线材携带和使用。
[0039]所述S3步骤中,对于单根纱的拉纱伸长率为2.5%

3%;拉纱时因单根纱内部纤维间相对位移而伸长,如果张力控制不当则会引起纱条的严重不匀,甚至造成单根纱内部纤维破坏断裂,2.5%

3%的拉纱伸长率能够在保证内部纤维适度拉伸的同时获得更细的单根纱,方便后续精密编织使用。
[0040]所述S4步骤中,对于金属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工艺包括:S1、选用金属丝作为电性导体;S2、将用于编织的纱线基材通过分纱机进行分纱处理,以使纱线分离获得单根纱;S3、将S2步骤得到的单根纱通过拉纱机进行拉纱处理,获得极细单根纱;S4、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接入编织机中;与此同时,将S3步骤中得到的极细单根纱装入编织机中,编织机以金属丝为核心进行生产编织,获得金属编织线束;S5、编织完成后通过收卷机对金属编织线束进行一次收卷;S6、将收卷在收卷机上的金属编织线束一端拉出,在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包覆绝缘材料,梳理整理线束并把理顺好的金属编织线束用传统纱架裹紧,以使绝缘材料紧紧贴合金属编织线束;S7、在S6步骤中获得的绝缘金属编织线束通过绳子机加工,以相反的捻向在绝缘金属编织线束表面加捻韧性金属丝和单根纱成股,以形成成品线材;S8、通过收卷机对成品线材进行二次收卷,并存储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丝编织工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恒信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