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33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包括呈月牙状的月骨假体,在月骨假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个缝合孔,在月骨假体的两侧设置有蜂窝状的仿松质骨结构的金属骨小梁粗糙面,月骨假体的凹面设置有第一光滑面,月骨假体的凸面设置有第二光滑面;所述缝合孔为弧状结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月骨假体,利用月骨假体上下两端的缝合孔进行缝合固定;月骨假体两侧的蜂窝状仿松质骨结构的骨小梁粗糙面为软组织提供生长和固定空间;月骨假体通过凹面和凸面上的光滑面分别与头状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相接触活动。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相接触活动。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相接触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

技术介绍

[0002]月骨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是八块腕骨中的一块,月骨呈半月形,位于手舟骨与三角骨之间,分为左右前后掌侧背侧六个面,分别与头状骨、手舟骨、三角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相关节。正常在腕背伸及掌屈时,月骨在桡骨远端关节面及头状骨上均有一定程度运动。摔倒时腕部极度背伸,月骨被挤压于桡骨下远端和头状骨之间,关节囊破裂,月骨向掌侧脱位,月骨可旋转90
°
~270
°
。如掌侧韧带完整时,月骨血液供应仍可由该韧带中的血管供应,如能早期整复,月骨可以保留血运,腕关节也可保持较好功能;如完全脱位,桡腕掌侧及背侧韧带断裂,月骨失去血液供应,可发生缺血性坏死。
[0003]月骨坏死以后很容易导致腕关节张力增加并且引起周围的韧带、关节囊水肿,引起明显的腕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从而病人不敢行手部的活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4]对于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往针对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案是摘除月骨。现在临床应用的假体类型较多,包括骨水泥、金属球、硅橡胶、钛合金、陶瓷等。而月骨属于不规则骨,形态多变,且现有的各种类型月骨假体制备多为减材加工制造,对于不规则的形状加工难度大,容易出现人工假体大小、形状与患者不匹配等情况;植入后的月骨假体固定不牢固,还可能会发生错位的状况,给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且月骨形态多变,手术过程中不易拿取和安放,手术过程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易于固定,功能良好的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包括呈月牙状的月骨假体,在月骨假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个缝线孔(1),在月骨假体的两侧(舟骨接触面和三角骨接触面)设置有蜂窝状的仿松质骨结构的金属骨小梁粗糙面(2),月骨假体的凹面设置有第一光滑面(3),月骨假体的凸面设置有第二光滑面(4);所述缝线孔(1)为弧状结构孔。
[000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月骨假体两端的缝线孔(1)数目为一端各四个。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四个缝线孔(1)中,两个缝线孔(1)与另外两个缝线孔(1)呈交叉不连通结构。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缝线孔(1)的内壁为光滑弧面。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粗糙面(2)的蜂窝状小孔相互连通,其蜂窝状小孔的深度大于为月骨假体宽度的四分之一。
[001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光滑面(3)的凹面与人体腕部的头状骨关节面外
形相适配。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二光滑面(4)的凸面与人体前臂的桡骨远端关节面外形相适配。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5]本技术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月骨假体,利用月骨假体两端的缝线孔进行缝合固定;月骨假体两侧(舟骨接触面和三角骨接触面)的蜂窝状仿松质骨结构的金属骨小梁粗糙面能为软组织提供长入和固定空间;月骨假体通过凹面和凸面上的光滑面分别与头状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相接触活动。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缝线孔缝合固定月骨假体,确保月骨假体手术后位置固定牢固,防止月骨假体发生错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0018]缝线孔为弧状结构孔,便于弧形的缝针穿过缝合孔进行缝合固定,提高缝合的流畅性,降低缝合难度;
[0019]在月骨假体两侧(舟骨接触面和三角骨接触面)设置蜂窝状的仿松质骨结构的金属骨小梁粗糙面,为软体组织提供长入空间,辅助缝线固定月骨假体,若一段时间后缝合线松动或断裂,月骨假体还有软组织长入金属骨小梁粗糙面小孔中进行固定,进而增加了假体固定的牢固性;
[0020]将月骨假体的凹面和凸面设置为光滑高抛光关节面,可减小月骨假体与头状骨和桡骨接触面间在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防止月骨假体对头状骨和桡骨造成摩擦性损伤;
[0021]月骨假体凹面和凸面的形状分别与头状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外形相适配,确保月骨假体与头状骨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软骨形状相匹配,防止月骨假体对头状骨和桡骨造成挤压性损伤。
[0022]月骨假体的大小及形状是根据健侧腕关节月骨的CT数据而设计和定制,确保了月骨假体制作的精准性,进而确保术后腕关节良好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第一光滑面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第二光滑面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缝线孔的立体透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7]图中标号:
[0028]1‑
缝线孔;
[0029]2‑
粗糙面;
[0030]3‑
第一光滑面;
[0031]4‑
第二光滑面;
[0032]5‑
头状骨;
[0033]6‑
桡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5]如图1

4所示,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包括呈月牙状的月骨假体,在月骨假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个缝线孔1,在月骨假体的两侧设置有蜂窝状的仿松质骨结构的金属骨小梁粗糙面2,月骨假体的凹面设置有第一光滑面3,月骨假体的凸面设置有第二光滑面4。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月骨假体的两侧为月骨假体与舟骨和三角骨的接触面;月骨假体的凹面为月骨假体与头状骨的接触面;月骨假体的凸面为月骨假体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接触面。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月骨假体上下两端的缝线孔1数目为一端各四个,缝线孔1用于缝合固定月骨假体。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四个缝线孔1中,两个缝线孔1与另外两个缝线孔1呈交叉不连通结构,便于缝合针对月骨假体进行不同方向的缝合,加强月骨假体缝合的稳定性。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缝线孔1为弧状结构孔,便于弧形的缝合针穿过缝线孔1进行缝合,提高缝合的流畅性,降低缝合难度。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缝线孔1的内壁为光滑弧面,便于缝合针穿过缝线孔1,防止缝合针穿孔过程中卡顿。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粗糙面2的蜂窝状仿松质骨结构的金属骨小梁小孔相互连通,其蜂窝状小孔的深度大于月骨假体宽度的五分之一,有利于软组织生长到粗糙面2的蜂窝状小孔内,形成对月骨假体的辅助固定,防止月骨假体错位;若一段时间后缝合线出现松动或断裂的情况,月骨假体还可通过与软组织的长入连接进行固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包括呈月牙状的月骨假体,在月骨假体的两端设置有若干个缝线孔(1),其特征在于:在月骨假体的非关节面两侧设置有蜂窝状的仿松质骨结构的骨小梁粗糙面(2),月骨假体的凹面设置有第一光滑面(3),月骨假体的凸面设置有第二光滑面(4);所述缝线孔(1)为弧状结构孔,易于缝合针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月骨假体上下两端的缝线孔(1)数目为一端各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缝线孔(1)中,两个缝线孔(1)与另外两个缝线孔(1)呈交叉不连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新型月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线孔(1)的内壁为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徐永清王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