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420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及系统,涉及强震受灾区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文献资料确定陆域居里面深度模型;地震文献资料包括航空磁法测量数据;根据历史地震目录数据确定研究区域的地震频度分布图;根据陆域居里面深度模型和地震频度分布图确定研究区域的震频叠加居里面深度图;基于研究区域的震频叠加居里面深度图确定研究区域内Ms≥7强震潜在风险区;根据研究区域内Ms≥7强震潜在风险区确定研究区域的Ms≥7强震潜在受灾区标记图;Ms≥7强震潜在受灾区标记图用于确定研究区域的强震潜在受灾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精细的量化指标,来定量标注强震潜在受灾区,提高标注精度。提高标注精度。提高标注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强震受灾区预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类对强震潜在风险区的精准化、定量化地判断需求日渐增强,研究逐渐从区域地震带预测,转向局部地区或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孕震分析。国内学者在强震潜在风险区也进行了相关系列研究。例如,刘鸣等(2015)提出了研究区域的NE向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未来具有Ms≥7.0以上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圈定了5处Ms≥7.0强震潜在风险区。
[0003]Ms≥7.0强震潜在风险区标定方法(即刘鸣等(2015)的分析方法)是目前判定受灾区域较为适用的一种方法。通过Ms≥7.0强震潜在风险区的标定,能够实现对强震受灾区域的预判。然而,由于历史地震研究的局限性,对强震预测存在多种孕震机制与规律的解释。因此,Ms≥7.0强震潜在风险区标定方法缺乏量化观测数据约束,故而在标注精度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同时,此种Ms≥7.0强震潜在风险区标定方法相对依赖传统的强震定性分析方法,还相对缺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文献资料,确定陆域居里面深度模型;所述地震文献资料至少包括航空磁法测量数据;根据历史地震目录数据,确定研究区域的地震频度分布图;根据研究区域的陆域居里面深度模型和地震频度分布图,确定研究区域的震频叠加居里面深度图;基于研究区域的震频叠加居里面深度图,确定研究区域内Ms≥7强震潜在风险区;根据研究区域内Ms≥7强震潜在风险区,确定研究区域的Ms≥7强震潜在受灾区标记图;所述Ms≥7强震潜在受灾区标记图用于确定研究区域的强震潜在受灾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历史地震目录数据,确定研究区域的地震频度分布图,具体包括:基于历史地震目录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得到42
×
62的单元网格区域;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文献资料确定每个单元网格区域的Ms数据;对每个单元网格区域内的Ms>1的地震发生数目进行统计,得到研究区域的地震频度分布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研究区域的震频叠加居里面深度图,确定研究区域内Ms≥7强震潜在风险区,具体包括:基于研究区域的震频叠加居里面深度图和第一约束条件,确定强震潜在发生区;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将地震频次在9次以上的区域确定为强震潜在发生区的条件;根据所述强震潜在发生区,确定Ms≥7强震潜在风险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分析的强震受灾区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强震潜在发生区,确定Ms≥7强震潜在风险区,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强震潜在发生区和第二约束条件,确定Ms≥7强震潜在风险区;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一是Ms≥7强震潜在风险区应位于在活动断裂带周缘,二是Ms≥7强震潜在风险区应位于居里面梯度带偏较浅的区域,三是Ms≥7强震潜在风险区应位于历史地震活动频率极高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居里面和震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星徐曦肖梦楚张贺然李天祺牛毅郝晨昱杨晓李芸卓李元龙王颖许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