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414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及其方法,该节能型试验系统工作台和若干个固定座,若干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包括试验电路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侧边和顶部,热能转换组件,设置于工作台和固定座上,电缆固定组件,设置于固定座顶部,散热组件,设置于固定座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热能转换组件,具体的,试验时,电缆不断产生热量,会对隔离罩的内侧加热,此时通过微型水泵利用管道向水槽内进行循环供水,使得安装槽的两个面形成冷热端,然后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进行发电并将电源储存在蓄电池内,对热能进行回收,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设备的节能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节能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节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试验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家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随着国家高铁、核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所涉及到的产品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压电缆的发展更是与电力息息相关。目前,国内有能力生产500kV电缆的厂家愈来愈多,超高压电缆的网络供电已经成为大多数工业城市的不二选择,电缆线路的稳定性与城市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密切相关,电缆及其附件的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可以全面反映电力电缆的性能。现有的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在IEC标准和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规范TICW7.1

2012《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第一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关于电缆热循环试验的规定中的负载说明中,受试验的对象为一定长度的电缆或者电缆附件,负荷循环包括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24h负荷循环包括至少8h加热和至少16h自然冷却。48h负荷循环包括至少24h加热和至少24h自然冷却,显然,在试验的过程中长时间的加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0003]但是基于实际的试验过程中,试验往往是在室内空旷的环境下进行的,电缆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会在室内快速流失,照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室内的环境还可能会影响到试验结果;其次在加热后,需要长达几个小时以上的自然冷却,冷却时间过长延长试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及其方法,设置了热能转换组件,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进行发电并将电源储存在蓄电池内,对热能进行回收,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设备的节能性能,通过设置了电缆固定组件,便于对电缆进行支撑和固定,方便使用,设置了散热组件,利用热能转换储存在蓄电池内的电能对风机进行供电,风机通过导风板对电缆进行吹风,再透过透气口进行排气散热,加快自然散热效率,保证了试验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应用于电缆试验上,该节能型试验系统工作台和若干个固定座,若干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所述固定座两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孔,该节能型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电路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侧边和顶部,用于对试验过程进行供电以及监测;热能转换组件,设置于工作台和固定座上,用于将试验过程中将电缆产生的热量回收再利用;
电缆固定组件,设置于固定座顶部,用于固定不同长度的电缆,便于进行试验;散热组件,设置于固定座的上方,用于试验后加速电缆的自然散热;所述热能转换组件包括隔离罩、水槽、安装槽、隔板、排水口、进水口、排水支管、进水支管、排水总管、进水总管、进水管、微型水泵、水箱、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和蓄电池,所述隔离罩一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顶部一侧,所述水槽和安装槽开设在隔离罩内部,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水槽内侧顶部,所述排水口和进水口开设在水槽一端,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部,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内侧,所述微型水泵固定安装在水箱底部,所述排水总管和进水总管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一侧,所述微型水泵输出端通过进水管与进水总管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总管内部通过管道与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总管内部通过排水支管与排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总管通过进水支管与进水口相连通。
[0006]可选的,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输入端分别抵设在安装槽内壁顶部与底部,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输出端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电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试验电路组件包括有计算机、控制柜、温控箱、模拟电流互感器、试验电流互感器、辅试验调压器、主试验调压器、补偿柜、供电线路和回流线路,所述计算机位于工作台顶部,所述控制柜、温控箱、模拟电流互感器、试验电流互感器、辅试验调压器和主试验调压器位于工作台一侧,所述补偿柜位于工作台底部内侧,所述供电线路和回流线路一端与补偿柜相匹配。
[0008]可选的,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滑杆、滑动块、底座、下固定件、支杆、上固定件、固定杆、固定螺杆、螺帽、转柄、接线柱、卡块、拉簧和支撑件,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端板内侧,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杆外壁,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滑动块顶部轴心处,所述下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支杆固定连接在滑动块顶部一侧,所述上固定件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杆顶部,所述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块顶部一侧,所述固定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块一端,所述螺帽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外壁,所述转柄固定连接在固定螺杆外壁,所述接线柱固定连接在上固定件一侧,所述卡块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块一端顶部,所述拉簧固定安装在卡块和滑动块之间,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在滑杆外壁。
[0009]可选的,所述上固定件活动安装在下固定件顶部内侧,所述上固定件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安装在固定螺杆外壁。
[0010]可选的,所述接线柱位于安装孔内侧,所述接线柱分别与供电线路和回流线路电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块底部,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卡块底部轴心处,所述卡块底部活动安装在滑杆外壁。
[0012]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管、侧开口、若干风机、若干导风板、密封件、透气口、伸缩杆和安装座,所述散热管固定安装在隔离罩内侧,所述侧开口开设在散热管内侧,若干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散热管内侧,若干所述导风板固定安装在散热管和侧开口内侧,所述密封件滑动连接在散热管两端内侧,所述透气口开设在密封件侧壁,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散热管一端内壁,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一侧,且所述伸缩杆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密封件内侧轴心处。
[0013]可选的,所述散热管两端分别贯穿于隔离罩两端,所述风机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电
连接。
[0014]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选取不同长度的待试验电缆,将各个隔离罩打开,然后调节下固定件的高度,然后将待检测电缆的一端夹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并通过固定螺杆和螺帽之间配合,使得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对电缆一点进行夹紧,夹紧后调节滑动块的位置,并将电缆支撑在支撑件上;步骤二:然后盖上隔离罩,此时通过试验电路组件进行供电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电缆不断产生热量对隔离罩的内侧加热,此时,通过微型水泵利用管道向水槽内进行循环供水,使得安装槽的两个面形成冷热端,然后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进行发电并将电源储存在蓄电池内;步骤三:最后,进行负荷试验后进行自然冷却时,此时通过热能转换储存在蓄电池内的电能对风机进行供电,同时伸缩杆伸长将密封件张开,然后风机通过导风板对电缆进行吹风,再透过透气口进行排气散热,加快自然散热效率。
[0015]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通过设置了热能转换组件,具体的,试验时,电缆不断产生热量,会对隔离罩的内侧加热,此时通过微型水泵利用管道向水槽内进行循环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应用于电缆试验上,该节能型试验系统工作台(101)和若干个固定座(2),若干个所述固定座(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1)顶部,所述固定座(2)两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201),所述端板(201)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孔(202),其特征在于,该节能型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电路组件,设置于工作台(101)侧边和顶部,用于对试验过程进行供电以及监测;热能转换组件,设置于工作台(101)和固定座(2)上,用于将试验过程中将电缆产生的热量回收再利用;电缆固定组件,设置于固定座(2)顶部,用于固定不同长度的电缆,便于进行试验;散热组件,设置于固定座(2)的上方,用于试验后加速电缆的自然散热;所述热能转换组件包括隔离罩(301)、水槽(302)、安装槽(303)、隔板(304)、排水口(305)、进水口(306)、排水支管(307)、进水支管(308)、排水总管(309)、进水总管(310)、进水管(311)、微型水泵(312)、水箱(313)、半导体温差发电器(314)和蓄电池(315),所述隔离罩(301)一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2)顶部一侧,所述水槽(302)和安装槽(303)开设在隔离罩(301)内部,所述隔板(304)固定连接在水槽(302)内侧顶部,所述排水口(305)和进水口(306)开设在水槽(302)一端,所述蓄电池(3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1)底部,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器(314)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03)内部,所述水箱(313)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1)底部内侧,所述微型水泵(312)固定安装在水箱(313)底部,所述排水总管(309)和进水总管(310)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1)一侧,所述微型水泵(312)输出端通过进水管(311)与进水总管(310)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总管(309)内部通过管道与水箱(313)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总管(309)内部通过排水支管(307)与排水口(305)相连通,所述进水总管(310)通过进水支管(308)与进水口(30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器(314)输入端分别抵设在安装槽(303)内壁顶部与底部,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器(314)输出端通过电线与蓄电池(315)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电路组件包括有计算机(102)、控制柜(103)、温控箱(104)、模拟电流互感器(105)、试验电流互感器(106)、辅试验调压器(107)、主试验调压器(108)、补偿柜(109)、供电线路(110)和回流线路(111),所述计算机(102)位于工作台(101)顶部,所述控制柜(103)、温控箱(104)、模拟电流互感器(105)、试验电流互感器(106)、辅试验调压器(107)和主试验调压器(108)位于工作台(101)一侧,所述补偿柜(109)位于工作台(101)底部内侧,所述供电线路(110)和回流线路(111)一端与补偿柜(109)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电流循环加热试验节能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滑杆(401)、滑动块(402)、底座(403)、下固定件(404)、支杆(405)、上固定件(406)、固定杆(407)、固定螺杆(408)、螺帽(409)、转柄(410)、接线柱(411)、卡块(412)、拉簧(413)和支撑件(414),所述滑杆(401)固定连接在端板(201)内侧,所述滑动块(402)滑动连接在滑杆(401)外壁,所述底座(403)固定连接在滑动块(402)顶部轴心处,所述下固定件(404)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403)顶部,所述支杆(405)固定连接在滑动块(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张志栋李传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希波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