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394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一种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在离线阶段对构建得到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实时资源占用评估,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调整仿真模型中模块的时间步长和网格,并选取流体域方程作为神经网络学习对象;采集若干类历史瞬态工况构造数据库,并分别用于训练对应的仿真模型;在在线阶段,采用GPU加载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以求解流体域,采用多核CPU并行以求解固体域,并基于文件解锁和读取实现CPU和GPU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流体域与固体域耦合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反应堆系统瞬态行为超实时数值模拟计算,从而满足系统状态监测、预测的功能,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决策。行决策。行决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微型反应堆控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反应堆可采用四代非轻水堆、热管堆等固有安全性高的堆型,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范围广等优势,可为偏远海岛,矿区和基地等偏远地区提供电能和热能。微型反应堆的应用领域决定了其在运行期间能够获得的维护较少,考虑到反应堆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问题,这就对其系统设计、监控与故障诊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微型反应堆数字孪生系统是一种确保微型反应堆安全的重要手段,其能够真实地、实时地反映物理世界空间反应堆的状态,从而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决策、管理和控制。数值模拟程序是微型反应堆数字孪生的核心所在。这不仅要求程序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且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具有较高的空间解析度,并且整个程序能够达到实时输出结果,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同步。传统数值求解基于差分或有限元的思想,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反复去迭代计算,然而,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数据通讯手段缺乏,硬件设施缺陷等,传统数值求解方法难以同时满足高维度、高精度、超实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在确保一定精度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反应堆系统瞬态行为超实时数值模拟计算,从而满足系统状态监测、预测的功能,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决策。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在离线阶段对构建得到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实时资源占用评估,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调整仿真模型中模块的时间步长和网格,并选取流体域方程作为神经网络学习对象;采集若干类历史瞬态工况构造数据库,并分别用于训练对应的仿真模型;在在线阶段,采用GPU加载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以求解流体域,采用多核CPU并行以求解固体域,并基于文件解锁和读取实现CPU和GPU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流体域与固体域耦合计算。技术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CPU并行计算求解固体域方程,采用GPU深度学习方法求解流体域方程,并基于文件解锁和读取实现CPU和GPU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流体域与固体域耦合、传统数值求解与深度学习算子之间信息交互的三维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0008]图2为空间热离子反应堆三维几何模型示意图;
[0009]图3为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示意图;
[0010]图中:P为功率、R为反应性、m为质量流量、Te为发射极温度、Tc为接收极温度、I为电流、qr为翅片辐射散热量、Tin为冷却剂入口温度、Tout为冷却剂出口温度、Tcon为热管冷凝段平均温度;
[0011]图4为数据库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神经网络结构图;
[0013]图6为GPU与多核CPU计算框架下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示意图;
[0014]图中:P为功率、R为反应性、m为质量流量、Te为发射极温度、Tc为接收极温度、I为电流、qr为翅片辐射散热量、Tin为冷却剂入口温度、Tout为冷却剂出口温度、Tcon为热管冷凝段平均温度;
[0015]图7为超实时计算程序三维冷却剂温度场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空间热离子反应堆实时/超实时系统计算实现方法流程图,以如图2所示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TOPAZ

II为研究对象,对其降功率瞬态行为,即从100%功率低到90%到70%功率,进行学习,实现整个系统能够超实时计算并呈现结果,具体包括:
[0017]步骤1、构建如图3所示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包括:零维的电磁泵模型、零维的点堆中子动力学模型、一维的热电转换模型、二维的热管辐射散热器模型和三维的反应堆多区域瞬态热传导模型。
[0018]步骤2、分析各个模型在单位时间内占用时间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三维反应堆多区域瞬态热传导模型求解所花费时间占比较大,其中,流体域的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的求解是制约实时性的关键,因此以流体域求解为神经网络的学习对象,设置固体域求解时间步长为1s,热管方程求解时间步长为0.005s,翅片时间步长为0.001s,热管辐射换热器模块与其他仿真的数据交换时间为1s一次。流体域与固体域信息交互的时间步长为1s。
[0019]表1程序运行中各个模块程序占用时间
[0020]步骤3、构建包含三个层次的数据库:根据需要确定仿真运行区间在90%

70%区间范围内,以100%功率为起点,对瞬态工况等间隔采样选取终点,如表2所示,其中第一层次为瞬态工况数据集合,包括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第二层次为瞬态工况,例如115kw

103.5kw降功率工况;第三层次为根据t时刻下的流体域平均温度u
t
与t+1时刻下的冷却剂平均温度u
t+1
的大小关系,包括:递增数据:(u
t+1
>u
t
)and|u
t+1

u
t
|>ξ;递减数据:(i
t+1
<u
t
)and|u
t+1

u
t
|>ξ;输出不变的数据|u
t+1

u
t
|<ξ,以及判断输出是递增、递减还是保持不变的数据。如图4所示。
[0021]所述的瞬态工况包括:t时刻的流体域温度场、t

2到t时刻的质量流量、流体域入口温度、热功率、t+1时刻的流体域温度场、t

1到t+1时刻的总反应性、多普勒反应性、外部反应性引入后的时间,t+1时刻的标签数据:0,1,2,0表示用递增网络,1表示递减网络,2表示认为输出不变。
[0022]表2训练数据以及测试数据
[0023]步骤4、构建如图5所示的包括两个回归网络和一个分类网络的神经网络,采用数据库对其进行训练,数据库中单调递增、单调递减的数据分别训练两个回归网络,判断数据用以训练分类网络。
[0024]本实施例中的分类网络采用LSTM网络实现,回归网络采用DeepONet网络实现。
[0025]所述的训练,采用的损失函数包括:

累加误差,即超实时计算获得冷却剂全场温度与数字孪生程序计算获得冷却剂全场温度绝对值偏差总和f
sum


冷却剂全场绝对值偏差的平均值f
ave
和最大值f
max


超实时程序计算结果不符合单调性的惩罚f
punish
,具体为:损失函数f=f
sum
+a1f
av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线阶段对构建得到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实时资源占用评估,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调整仿真模型中模块的时间步长和网格,并选取流体域方程作为神经网络学习对象;采集若干类历史瞬态工况构造数据库,并分别用于训练对应的仿真模型;在在线阶段,采用GPU加载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以求解流体域,采用多核CPU并行以求解固体域,并基于文件解锁和读取实现CPU和GPU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流体域与固体域耦合计算;所述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包括:零维的电磁泵模型、零维的点堆中子动力学模型、一维的热电转换模型、二维的热管辐射散热器模型和三维的反应堆多区域瞬态热传导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步骤1、构建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步骤2、分析各个模型在单位时间内占用时间情况;步骤3、构建包含三个层次的数据库:根据需要确定仿真运行区间在90%

70%区间范围内,以100%功率为起点,对瞬态工况等间隔采样选取终点,步骤4、构建包括两个回归网络和一个分类网络的神经网络,采用步骤3得到的数据库对其进行训练,数据库中单调递增、单调递减的数据分别训练两个回归网络,判断数据用以训练分类网络;步骤5、构建GPU与多核CPU计算框架下的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计算模型,将其中的反应堆多区域瞬态热传导模型的固体域划分成20个子区域并采用20线程并行加速求解,该模型的求解包括:CPU:0通过API接口调用GPU加载神经网络和数据,GPU程序运行输出下一时刻的冷却剂温度场分布,并返回给CPU:0;CPU:0接收到数据后储存为不同的文件,且CPU:0

19分别读取相应的文件,从而实现流体域与固体域的耦合;步骤6、在线阶段,采用GPU加载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以求解流体域,采用多核CPU并行以求解固体域,并基于文件解锁和读取实现CPU和GPU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流体域与固体域耦合计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核反应堆系统超实时计算实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库中第一层次为瞬态工况数据集合,包括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第二层次为瞬态工况,例如115kw

103.5kw降功率工况;第三层次为根据t时刻下的流体域平均温度u
t
与t+1时刻下的冷却剂平均温度u
t+1
的大小关系,包括:递增数据:(u
t+1
>u
t
)and|u
t+1

u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翔朱恩平刘晓晶熊进标张滕飞何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